前几天跟一个朋友喝茶,他说自己公司注销折腾了半年,眼看流程快走完了,结果商标那边突然冒出来个纠纷,被被许可方告了,说没提前终止许可协议,赔了小二十万。他拍着大腿说:早知道这么麻烦,注销前就该把商标这摊子事捋清楚!其实啊,公司注销时,大家盯着税务、资产清算,商标这块儿特别容易被当成边角料,结果往往栽跟头。<
.jpg)
商标许可:注销路上的隐形
很多人以为公司注销了,商标跟着注销就行,其实不然。要是公司之前把商标许可给别人用了,哪怕许可协议里没写公司注销时自动终止,这许可关系也不会因为公司注销就消失——商标权还在,被许可方继续用,就可能构成侵权。更麻烦的是,有些许可协议里写着违约金条款,注销前没提前通知被许可方,对方直接索赔,这笔钱最后可能得从清算资产里扣,甚至影响整个注销流程。
纠纷怎么来的?三个常见坑
我琢磨着,这种纠纷无非踩了三个坑。一是压根忘了有商标许可这回事,公司成立久了,早把当年签的协议扔到脑后了;二是以为注销=终止,没主动跟被许可方沟通,结果对方觉得被突然抛弃,不依不饶;三是协议写得模棱两可,比如只写了许可期限至2025年,没约定公司注销时如何处理,双方各执一词,最后只能对簿公堂。之前听一个创业者说,他注销公司时,被许可方咬着协议里未经书面同意不得终止的条款,非要赔一年的许可费,不然就不配合注销,卡了整整三个月。
和解协议怎么签才不踩坑?
其实要解决这事儿,关键在提前和明确。注销前得先把所有商标许可协议翻出来,看看哪些还在有效期内,然后主动找被许可方谈。和解协议里至少得写清楚三件事:一是许可关系从某个时间点正式终止,不能再用了;二是双方互不追究违约责任,尤其是注销方没提前通知的问题;三是商标后续怎么处理,是转给第三方还是注销,别留模糊地带。说白了,就是丑话说在前面,白纸黑字写清楚,免得以后扯皮。
其实处理这种商标许可纠纷,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上海加喜财税公司在注销公司这块经验挺足的,他们知道怎么提前排查商标许可风险,帮客户梳理所有许可协议,再跟被许可方谈判时,能抓住协议里的关键点,把赔偿降到最低。比如他们会建议客户在清算组成立后,就发书面通知给被许可方,明确告知注销意向和许可终止时间,同时根据许可类型(独占、排他、普通)制定不同的和解方案,确保双方都能接受。如果你也在为注销公司的商标问题头疼,可以去他们官网看看:https://www.110414.com,说不定能找到解决办法。毕竟注销公司本就麻烦,别让商标纠纷成为最后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