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开始看到模仿真人这四个字,我还有点懵——啥叫真人?是得像朋友圈里那种随手拍张加滤镜的日常,还是像聊天时突然蹦出句卧槽的率真?后来琢磨着,可能都不是。真人写的文字,不该是那种挑不出毛病的精修图,得带点指纹才行:比如句尾偶尔会多一个逗号,或者突然想起什么又补半句,甚至有点语病,但读着就是有股子人味儿,像冬天捧着杯热茶,烫手,但暖。<
.jpg)
就说上周吧,我那破笔记本突然蓝屏了。当时正赶个方案,屏幕一黑,我差点把鼠标摔了。你猜我当时第一反应是啥?不是哎呀得赶紧修,而是艹,我上周存的猫猫视频还没备份呢!——对,我就是这么没出息,比起工作,我更担心我家主子(一只橘猫,叫胖子)在监控里追激光笔的视频没了。后来抱着电脑去楼下维修店,师傅拆开盖子瞅了瞅,说主板老了,换的话得一千多,不如再凑合用用。我站在那儿,手指无意识抠着电脑包的边角,突然就想起三年前刚买它的时候,也是这么个秋天,我抱着它从商场走回来,觉得它比我的书包还沉,但心里特甜,觉得以后就能在家办公啦!——结果现在呢?它跟我家胖子一样,都开始掉毛了:胖子掉毛,我掉头发;胖子跑不动了,电脑也蓝屏了。
修电脑的时候,我在旁边刷手机,刷到一条推送当代年轻人的‘电子陪伴’:手机电量低于20%就焦虑。我盯着那条推送看了半分钟,突然笑了。胖子在我脚边打呼噜,声音跟拖拉机似的,我摸了摸它的脑袋,毛有点扎手,但暖和。你说,这算不算真实?我们总说追求效率拥抱科技,但真正让我们心里踏实的,可能不是多快的网速,多新的电脑,而是这种有点破却习惯了的日常:电脑会卡,但胖子会蹭我;方案会改,但喝一口热咖啡就能继续;生活一地鸡毛,但捡起来看看,每根毛上都沾着点阳光。
所以啊,要模仿真人,就得写这些没用的细节:写蓝屏时的脏话,写担心猫猫视频的偏执,写修电脑时想起的旧事,写摸到橘猫扎手毛时的触感。别追求完美,真人哪有完美的?我们说话会磕巴,会突然跑题,会前一秒说我要减肥,后一秒就点奶茶——这些毛边,才是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证据。就像我现在写这段,可能有点乱,甚至有点啰嗦,但这就是我,一个会因为电脑蓝屏担心猫猫视频,会摸橘猫觉得扎手却暖和,会突然感慨生活一地鸡毛却还舍不得捡的普通人。
对了,胖子刚才跳上桌子,把我的水杯碰倒了,水洒在键盘上。我正想骂它,它却用脑袋蹭我的手,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算了吧,谁让我是它的铲屎官呢。反正键盘湿了,就用语音打字吧,反正真人写的文字,哪能那么整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