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场景】 <
.jpg)
某企业服务公司办公室,新手顾问小王(入职3个月)正拿着一份文件,愁眉苦脸地敲了敲资深财税专家李老师的办公室门。李老师有13年企业服务经验,总爱用接地气的方式帮新人解决问题。
小王:(推门进来,手里捏着一份文件)李老师,我遇到个事儿,有点懵……您看,我们服务的这家WFOE(外商独资企业),最近在办注销,之前有个劳动仲裁案件,去年签的调解协议,约定公司分三期支付员工补偿金,现在才付了一期,公司就要注销了。剩下的钱还要给吗?要是公司注销了,这钱给谁啊?是不是就不用给了?
(李老师放下手里的茶杯,笑了笑)
李老师:小王啊,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我刚入行那会儿,也差点犯过同样的想当然错误。来,坐下慢慢说,咱们捋一捋。
一、WFOE注销了,调解协议的债是不是就跟着消失了?
小王:(急切地)对对对!我就觉得,公司都没了,协议是不是就作废了?员工总不能找不存在的公司要钱吧?
李老师:(摆摆手)哎,可不能这么想。劳动仲裁调解协议,本质上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相当于公司和员工签的借条——哪怕公司人没了,债也得有人还。你想想,这就像你借了朋友钱,朋友跑路了,你能说他不见了,我就不用还了吗?肯定不行啊。
小王:(眼睛瞪大)啊?那……那这钱给谁啊?公司主体都没了!
李老师:(笑了笑)别急,这里的关键是注销前的清算程序。根据《公司法》和《外商投资企业法》,WFOE注销前必须成立清算组,清算组的职责之一就是处理公司未了结的业务,包括清偿债务。而劳动仲裁调解协议上的补偿金,属于未了结的债务,清算组必须把它列进债务清单,不然就是程序违法。
小王:那……如果清算组忘了列进去,或者故意没告诉员工,会怎么样?
李老师:(叹了口气)这就说到我当年犯的错了!我刚入行时,跟过一个WFOE注销项目,清算组图省事,漏了一个没履行的调解协议,员工后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直接把清算组的成员告了,最后几个股东个人掏腰包把钱补上,还赔了滞纳金。我当时就纳闷:公司注销了,股东不是只承担有限责任吗?后来才明白,有限责任的前提是合法清算,要是清算时没通知债权人、没清偿债务,股东就可能要无限兜底——这就像你开车闯了红灯,不能说我没看见就不用罚分啊!
二、注销后发现还有调解协议没履行,员工能追杀到股东吗?
小W:(紧张地搓手)那……如果现在公司注销程序都快走完了,才发现还有这笔没付的调解协议款,员工会不会来告我们?股东会不会要赔钱?
李老师:(喝了口茶,慢慢说)这得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清算组不知道有这笔债务。比如员工没主动找公司,或者公司内部交接时文件丢了。这时候,员工可以在公司注销后2年内,要求股东在未清偿的债务范围内承担责任。你记住一个口诀:公司注销像搬家,不能把‘债’留在旧房子里。要是搬家时漏了东西,原房主(股东)还得负责找回来。
第二种,是清算组知道但没处理。比如员工早就来催过,清算组嫌麻烦故意拖着。这时候就更麻烦了,员工不仅可以要求股东赔钱,还能以恶意注销、逃避债务为由,告股东连带责任——相当于股东要用自己的全部财产来还债,这可不是有限责任能挡住的。
小王:(倒吸一口凉气)这么严重?那……有没有什么补救办法?比如现在赶紧把钱给了?
李老师:(眼睛一亮)对呀!补救措施还是有的。最直接的就是:立刻联系员工,协商支付剩余款项,最好让员工签一份《债务结清证明》,写清楚公司已履行完毕调解协议,双方再无纠纷。这就像拆,越早拆越安全。我之前有个客户,注销后才发现漏了笔调解款,员工狮子大开口要多要20%的精神损失费,最后公司多花了5万才摆平。要是注销前处理妥当,这几万块都能省下来!
三、注销前,怎么才能防患于未然?
小王:(拿出笔记本)李老师,那以后遇到WFOE注销,我该提前做哪些准备,才能避免这种坑?
李老师:(赞许地点点头)问得好!我总结了个三步排查法,你记一下:
第一步:拉清单——把所有未了结的劳动纠纷都列出来。
不光是已经签了调解协议的,还有正在仲裁的、员工刚提投诉的,甚至可能要投诉的(比如刚离职的员工还在群里抱怨)。这就像出门前检查行李,不能漏掉任何一件贵重物品。我见过有公司,注销时只处理了已仲裁的案件,结果有个员工刚提了劳动监察投诉,公司以为没事,结果注销后被劳动局罚款5万,还把法定代表人列入了失信名单。
第二步:打招呼——书面通知所有已知债权人。
这里的债权人,就包括签了调解协议的员工。通知要写清楚:公司要注销了,你有笔XX元的调解协议款还没付,请在X月X日前联系清算组确认。注意,一定要用EMS寄送+保留凭证,员工拒收没关系,只要寄到员工身份证地址就算送达——这就像喊人吃饭,你通知到了,他来不来是他的事,但你没通知就是你的错。
第三步:留证据——所有沟通和支付都要有痕。
和员工协商时,最好录音或发书面微信(别删!);支付款项时,备注XX员工劳动仲裁调解协议尾款;员工签收时,让他写今收到XX公司支付的XX元,与XX劳动仲裁案件(案号XXX)再无纠纷。这就像谈恋爱时的聊天记录,万一以后吵架,这就是铁证。
小王:(边记边问)那……如果员工不愿意现在拿钱,非要等注销后再说,怎么办?
李老师:(笑了笑)这就有行业小技巧了。你可以跟员工说:公司注销后,账户会被冻结,钱只能从股东个人口袋里掏,到时候流程更慢,可能还要多等3个月。不如现在拿,还能早点拿到手。有时候,员工只是担心公司跑路,你把注销流程和钱怎么给说清楚,他反而愿意配合。我之前遇到个员工,一开始非要等注销,后来我们给他看了清算组的银行账户(里面有钱),他当场就签了结清证明——这叫把丑话说在前面,把好处摆到明面上。
四、股东怕背锅,该怎么沟通?
小王:(犹豫了一下)李老师,还有个问题……有些股东特别精明,他们会说这是公司债务,注销了就和我们没关系了,不愿意个人掏钱,这咋办?
李老师:(拍了拍小王的肩膀)这很正常,股东怕担责嘛。但你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话说:您看,要是现在不处理,员工去法院告,法院一查‘清算时没通知债权人’,直接判您个人赔钱,到时候不光要还本金,还要加利息、滞纳金,甚至影响您以后贷款、开公司。现在提前把钱给了,最多几万块,省得以后花几十万打官司,还惹一身骚。
小王:那……如果股东还是不同意呢?
李老师:(严肃起来)那就要亮法律底牌了。你可以把《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19条指给他们看:清算组未按照规定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债权人主张清算组成员对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说白了就是:您不通知员工,员工找您赔,法院一定支持您赔!我之前有个股东,一开始死活不肯掏钱,我把这条法条打印出来放在他面前,他看完当场就同意了——这叫专业的事,要用专业的办法解决。
五、给新人的暖心话
小王:(长舒一口气)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了。原来注销前处理这些事情,这么讲究细节和证据。
李老师:(笑着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小王啊,做企业服务,就像医生看病,不能只看表面症状(比如公司要注销了),还得把病灶(比如未了结的劳动纠纷)挖出来,不然病根留着,迟早会复发。你刚入行,有这些疑问很正常,说明你在认真思考——我当年比你懵多了,还因为漏了一个调解协议,被客户骂了整整一周呢!
小王:(不好意思地笑了)那李老师,以后我遇到这种问题,还能再问您吗?
李老师:(举起茶杯)当然!咱们这行,就是传帮带嘛。记住,做企业服务,不光要懂法律、懂流程,更要懂人心、懂沟通。你多学多问,慢慢就会成为专家的。来,以茶代酒,祝你以后少踩坑,多拆顺利!
小王:(举起杯子,笑着)谢谢李老师!我一定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结尾寄语】
企业服务这条路,没有一劳永逸的模板,只有不断学习的心态。每一个傻气的问题,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耐心的解答,都是责任的体现。愿每一位新手都能在摸爬滚打中积累经验,在答疑解惑中成为客户的定海神针——记住,你守护的不仅是企业的合规,更是员工的生计和股东的信任。加油,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