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公司?简单!让股东签个承诺书,税务风险我们扛!十年前刚入行时,我常听到中介拍着胸脯跟老板这么说。那时候,不少老板觉得这招妙:不用花大价钱清算,不用跟税务局磨嘴皮子,一张纸就把烫手山芋扔给了股东。可十年后的今天,我看着办公桌上堆积的案例,只想对这些老板说一句:醒醒!这承诺书在税务局眼里,可能连张擦屁股纸都不如!<

股东承诺担责注销公司税务风险?

>

一、老板们的救命稻草,其实是毒苹果

股东承诺担责这东西,说白了就是股东们凑一块儿写个保证:公司注销后,如果有税务问题,我们负责!听起来是不是特有安全感?毕竟,股东是自己人,总不能坑自己吧?可现实是,这玩意儿在法律上根本站不住脚。

我见过最离谱的一个案子:某餐饮公司老板王总,2020年想注销公司,中介说签承诺就行省5万块。王总想都没想,拉着两个股东签了《税务责任承诺书》,上面写着若公司注销后存在未缴税款,由股东个人承担连带责任。结果2022年税务局稽查,发现2019年有一笔20万的收入没开发票,也没申报。税务局找上门时,王总赶紧拿出承诺书,结果稽查人员冷笑一声:承诺书?我们只认《税收征管法》!

后来怎么样?公司账户早空了,税务局直接向三个股东追缴,每人补了7万多税款,还加了滞纳金。其中一个股东当场就哭了:我当时签承诺就是走个形式,谁知道真要掏钱啊!你看,这救命稻草到反而成了勒紧脖子的绳索。

二、两个案例告诉你:承诺担责,到底靠不靠谱?

案例一:空头承诺让股东背上百万债务

2021年,我接了个咨询:某科技公司股东张总,公司注销时签了承诺书,结果2023年被税务局追缴2018年的企业所得税50万,罚款25万。张总觉得委屈,找到当初帮他注销的中介,中介早就跑路了;找其他股东,大家互相推诿,最后他一个人扛了所有债务。

我翻了他的注销资料,发现问题所在:当初注销时,公司账上还有一笔其他应收款100万,是股东张总2017年借走的,既没签借款合同,也没付利息。按照税法规定,这属于视同分红,股东得缴纳20%个税(20万),但当时为了省事,中介根本没提这茬,直接让股东签了无遗留税务问题的承诺书。

后来税务局穿透式稽查(这词现在听得多了吧?就是查公司背后的实际交易),发现了这笔借款,直接认定为股东分红。张总后悔得直拍大腿:早知道多花两万块钱请专业团队查账,现在倒贴120万,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案例二:合规清算,才是股东真正的护身符

反观另一个案例:2022年,某贸易公司李总找我办注销,我坚持要做税务清算。一开始李总也嫌麻烦:不就是注销吗?查那么细干嘛?我跟他说:李总,您这公司开了五年,账上挂着‘预付账款’80万,三年了没发票,这税务局肯定要查。现在花点钱把账理清楚,比以后被追强。

我们花了两个月,逐笔核对那80万预付账款,发现是之前采购的货款,但因为供应商倒闭,一直没拿到发票。我们帮李总准备了无法取得发票说明、供应商注销证明、聊天记录等全套资料,向税务局做了特殊事项申报。最后清算下来,补了增值税1.2万,企业所得税3万,但全程合规,股东没多掏一分钱罚款。

李总后来跟我说:张总的公司注销后被追缴,我吓死了。现在想想,你这钱花得值,至少晚上睡得着觉。你看,这世上哪有什么捷径?所谓的承诺担责,不过是把风险藏起来,等爆炸的时候,所有人都躲不掉。

三、为什么股东承诺担责在税务局眼里无效?

可能有老板会问:我签了承诺书,白纸黑字,难道没有法律效力?还真没有。原因很简单:税务债务是公司的债务,不是股东的债务。股东承诺担责,本质上是债务转移,但税务局可不是你随便糊弄的对象。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四十六条,纳税人欠缴税款,转让财产或者以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影响债权人债权实现的,税务机关可以行使撤销权。也就是说,如果公司注销前,股东通过承诺担责的方式逃避税务债务,税务局完全可以撤销注销登记,甚至直接向股东追缴。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税务稽查早就不是查账本那么简单了。金税四期系统下,公司的银行流水、发票数据、社保缴纳情况全联网,税务局想查你有没有遗留问题,比以前容易太多了。你签的承诺书?在系统数据面前,就是个笑话。

四、注销公司想避税?这三条红线千万别碰!

十年做财税,我见过太多老板因为怕麻烦想省钱,在注销时踩红线,最后得不偿失。这里给大家提个醒,这三条红线,碰了必后悔:

第一,零申报注销,等于自爆雷

有些老板觉得公司没业务,零申报几年就能注销。殊不知,长期零申报会被税务局重点关注。我见过一个老板,公司开了三年,每个月零申报,注销时税务局直接要求他提供这三年的业务合同银行流水,最后发现有几笔私户收款的收入没申报,补税+罚款一共18万。

第二,账上挂账不处理,等于留隐患

公司账上的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尤其是股东个人账户和公司账户混用的情况,税务局一定会查。比如股东从公司拿钱没还,视同分红要交个税;公司挂账应付账款多年不付,可能被认定为收入。这些不处理,注销就是给自己埋雷。

第三,找野中介走捷径,等于送人头

现在市面上很多中介打着快速注销、零税务风险的旗号,其实就是让股东签承诺书,甚至帮公司做假账注销。我见过一个中介,帮客户把收入做成费用,少缴了20万企业所得税,结果注销后被税务局稽查,不仅补税罚款,股东还被列入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名单,坐不了高铁,贷不了款,后悔莫及。

五、未来注销公司,合规才是唯一出路

说实话,现在注销公司的难度,比十年前大太多了。以前税务局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随着以数治税的推进,任何一点税务瑕疵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我常说:注销不是‘结束’,是‘清算的开始’。只有把该缴的税缴了,该处理的问题处理了,股东才能真正‘上岸’。

未来,随着税收监管越来越严,那些想靠股东承诺担责走捷径的老板,迟早会栽跟头。而那些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做合规清算的企业,不仅能顺利注销,还能在过程中发现公司管理的问题,为以后的发展铺路。这就像给公司做体检,虽然麻烦,但能救命。

上海加喜财税:让注销不再是冒险游戏

深耕注销税务风险处理十年,我见过太多老板因为不懂税踩坑。上海加喜财税(https://www.110414.com)始终认为:注销不是甩包袱,而是负责任。我们擅长通过三步清算法——账务梳理、税务自查、风险隔离,帮企业把税务风险扼杀在摇篮里。从前期穿透式稽查应对到后期清算报告编制,全程由资深税务师把控,确保股东不用背锅,企业注销不留后患。选择加喜,就是选择安心注销。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