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注销过程中如何避免劳动纠纷诉讼?——企业服务新手与财税专家的对话实录<

公司注销过程中如何避免劳动纠纷诉讼?

>

【场景】

某财税服务公司办公室,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桌上。新手顾问小林抱着厚厚的《劳动法》条文,眉头紧锁地坐在对面。资深顾问王姐(13年财税服务经验)端着咖啡,笑着看她:小林,最近接了注销案子,愁成这样?

一、员工安置的黄金沟通期:别让没钱成为借口

小林:(急切地)王姐,我手上有个餐饮公司注销案子,老板说疫情三年亏惨了,现在账上就剩10万块,还有8个员工没安置。他说没钱了,补偿金能不能少给点?员工不同意就拖着,反正公司要注销了,能赖就赖。这…这操作可行吗?

王姐:(放下咖啡杯,轻轻叹气)哎,这话我10年前刚入行时也听过!那时候我接了个服装厂案子,老板也是这套没钱论,结果呢?(摇摇头)员工直接集体仲裁,不仅补足补偿金,还被判了50%赔偿金,最后公司账上那点钱全赔进去还不够,老板还被列入失信名单。

小林:(瞪大眼睛)啊?不是…公司没钱,员工也不能硬逼啊?

王姐:(笑)傻孩子,劳动仲裁可不管你有钱没钱,法律只看该不该给。补偿金是员工的劳动债权,优先于公司财产分配,就像拆房子前得先给住户找好安置房、付搬家费,你不能说我没钱,就直接把住户扔大街上吧?(比喻)

小林:(恍然大悟)那…那得怎么跟老板说?

王姐:你得让他算笔账:现在少给1万补偿金,可能后面要赔2万;现在跟员工撕破脸,注销流程卡在仲裁环节,每天房租、人工成本照付,哪个更亏?(停顿)而且啊,员工安置有个黄金沟通期——就是决定注销到正式公告前,这时候员工还没慌,愿意谈。你带着老板跟员工一个个聊,态度好点,把公司难处说开,补偿金按《劳动合同法》N算(N=工作年限,每满一年补一个月工资),最多给N+1(公司主动提出解除或裁员),员工一般能接受。

小林:那如果员工就是不同意呢?

王姐:(眨眨眼)有个小技巧:别在办公室谈,约员工喝杯咖啡,私下聊。先共情我知道你突然失业很难受,再讲公司确实撑不住了,但我们会尽力给你争取最多的补偿,最后把补偿明细列清楚——工资、加班费、年假未休折现,一项项让员工核对。我之前有个案子,员工一开始要N+2,我们私下聊了三次,他看到明细后,主动降到N+1。为啥?因为被尊重比多要几千块更重要啊。

二、补偿金计算的隐形账本:别漏了这些零钱

小林:(翻着笔记本)王姐,补偿金里的工资到底怎么算?是基本工资,还是包含绩效、奖金?我之前算过一个案子,员工主张年终奖要算进去,老板说年终奖是发的,不是工资,吵得不可开交…

王姐:(点头)这个问题太常见了!我刚入行时也犯过错,把工资只算基本工资,结果员工拿着《工资条》来对质——上面明明写着岗位工资+绩效+餐补,我输了仲裁,还得补算。(拍拍小林的肩)记住:补偿金的工资基数,是员工离职前12个月的平均应发工资,所有货币性收入都得算: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费…年终奖如果过去12个月发过,也得分摊到月算进去。

小林:(快速记录)那加班费呢?很多员工会说我平时经常加班,但公司没给加班费,这部分要算进补偿金?

王姐:(正色)对!加班费是历史欠账,就算公司注销也得补。我有个客户是科技公司,员工主张过去3年的周末加班费,老板说都是自愿的,没加班记录。结果呢?(笑)员工手机里有跟领导的聊天记录——今晚加个班,方案明早要,还有打卡记录显示早9点到晚10点,仲裁直接判公司补了5万加班费。

小林:那…如果公司没给员工交社保,员工能不能以此为由要求2N赔偿?

王姐:(挑眉)这可是大雷!我2015年遇到过个案子,公司给员工社保补贴现金,没交社保,员工离职后直接仲裁,要求2N赔偿(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保,员工被迫解除劳动合同)。最后法院支持了,因为社保补贴不能替代法定社保。(停顿)所以啊,注销前一定要查社保缴纳记录:欠缴的得补缴,没交的得折现——补缴金额=欠缴基数×单位比例+个人比例,折现的话按当地规定的标准算。

三、离职证明的法律护身符:别写坑自己的话

小林:王姐,员工签了补偿协议,办完离职交接,离职证明是不是随便写几句就行?比如因公司经营不善,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王姐:(赶紧摆手)千万别!我见过个新手顾问,离职证明写了因公司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结果员工拿着它去领失业保险,社保局说是你公司原因,不是你个人原因,不能领,员工转头就把公司告了,说公司证明导致他无法领失业金,要求赔偿。(叹气)离职证明就像员工的离职背书,写错一个字,都可能惹麻烦。

小林:那到底该怎么写?

王姐:记住三个原则:客观、简洁、不评价。比如:兹确认XXX先生/女士系我公司员工,于XXXX年XX月XX日与我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已结清所有劳动报酬及经济补偿。特此证明。(停顿)千万别写因公司经营不善因员工不能胜任工作这种带原因的,也别写无任何劳动争议——万一员工后面仲裁,你说写的时候没争议,但员工说当时被迫签的,扯皮就来了。

小林:那离职证明要给原件吗?员工说我丢了,再开一份,会不会有风险?

王姐:(笑)这算行业潜规则了:离职证明最多给两份,原件给员工,复印件公司留存。如果员工说丢了,让他写个声明:本人XXX,身份证号XXX,因个人原因丢失离职证明原件,与公司无任何劳动纠纷,一切后果自行承担,然后按手印。我之前这么操作,员工就没再闹事了——毕竟白纸黑字写着呢。

四、公告期间的危机公关:别让小闹变成大乱

小林:公司注销要登报公告,万一公告期间,员工突然跑来闹事,说不给钱就堵门,怎么办?老板让我先稳住,别答应,但又怕真闹起来…

王姐:(靠在椅背上)我2018年遇到过个更狠的:员工带着全家来公司,举着黑心老板欠薪跑路的牌子,在门口拍视频发抖音。当时我正在现场,先让老板别出来(老板一出来容易吵起来),然后我端着水杯出去,跟员工说:大哥,先喝口水,咱们聊聊。你堵门一天,公司少一单生意,你的补偿金也少拿一天,对吧?(停顿)先共情,再讲道理,最后给解决方案:补偿金我们下周三前一定到账,今天你先回去,我每天给你发进度,行不行?

小林:那如果员工就是不走,非要当场给钱呢?

王姐:(严肃)这时候千万别私下答应额外条件!我见过个老板,被员工闹急了,当场多给了5000块,结果其他员工知道了,都来闹,多赔了20多万。(压低声音)正确做法是:报警+留证据。让员工闹,但用手机录下来(注意别侵犯隐私),证明是员工无理取闹。然后联系劳动监察部门,他们会来协调。注销公告期间,劳动局最怕,一般会优先处理。

小林:登报公告要注意什么?比如报纸级别、刊登次数?

王姐:这有讲究!得在市级以上报纸刊登,至少三次,每次间隔一周。我见过个公司,只在本地小报登了一次,结果员工说没看到,仲裁时公司举证不能,被判无效通知。(笑)还有个小技巧:除了登报,最好在公司门口贴公告,拍张照片留存,员工更容易看到。

五、档案转移的最后一公里:别让档案变成遗弃物

小林:最后一个问题!员工离职后,档案和社保关系怎么处理?公司注销了,档案是不是可以扔了?

王姐:(瞪大眼睛)我的天!这可千万不能扔!档案是员工的人生履历,扔了等于毁掉人家的前途!(缓了缓)我2012年刚做注销时,以为公司没了档案就不用管,结果有个员工考研,档案找不到,学校说不能报名,他直接把我告了,最后公司赔了2万精神损失费,我还被领导骂了半个月。

小林:那档案应该转到哪里?

王姐:分两种:在职员工的档案,转到员工新单位或户籍所在地人才市场;离职员工的档案,如果没找到新工作,转到户籍所在地人才市场。操作时得写《档案转递通知书》,让人才市场签收,保留好回执。(停顿)社保关系更简单:员工入职新公司的,让新公司续缴;没入职的,自己以灵活就业身份缴,或者封存。注销前,一定要给员工发《社保转移告知书》,写清楚怎么操作,不然员工说我不知道怎么转,又来找麻烦。

结尾:别怕麻烦,这是对彼此的负责

小林:(长舒一口气)王姐,听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没那么慌了。原来注销不是甩包袱,而是好好收尾。

王姐:(笑着拍拍她的手)是啊,公司注销就像送孩子上大学——虽然过程麻烦,但每一步都走扎实了,孩子才能走得更远。咱们做企业服务的,不光是帮公司关门,更是帮员工安心,帮老板体面。(停顿)刚开始遇到问题很正常,我当年也因为算错补偿金、写错离职证明被骂过,但只要多学、多问、多站在员工角度想,就没解决不了的难题。

小林:(眼睛亮亮的)谢谢王姐!我这就回去整理个《注销劳动纠纷避坑清单》,下次再有问题,还来请教你!

王姐:(举起咖啡杯)来,以茶代酒,祝咱们都能把每个案子做成样板工程——让员工拿到应得的,让公司顺利注销,咱们也能睡个安稳觉!加油,小林!你肯定比我当年强!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