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老朋友急匆匆地来找我,他开了一家贸易公司,去年好不容易走完清算程序注销了。结果上个月,法院的传票直接送到了他家——原来2019年还有笔30万的货款没付,供应商起诉后赢了官司,现在要执行他个人名下的房产。他当时就懵了:公司都注销一年了,怎么还找我?而且执行异议期限就剩7天了,这可怎么办?<
这种情况,我在财税圈子里见了20年,一点都不新鲜。很多老板以为清算注销就是终点,其实不然,尤其是未结债务清偿纠纷,一旦处理不好,执行异议期限一过,想补救都来不及。今天我就结合几个真实案例,跟大家好好聊聊:公司清算后遇到未结债务,执行异议期限怎么延长?到底有没有后悔药吃。
先搞清楚:执行异议期限,到底是个啥?为啥这么重要?
很多老板对执行异议期限这个词很陌生,说白了就是:当法院要执行你公司的财产(或者你个人的财产,如果股东被追加被执行人),如果你觉得执行错了(比如债务不成立、已经清过了、超过了诉讼时效),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不然法院该咋执行还咋执行,你连争辩的机会都没有。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5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自执行异议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注意,这个10天是除斥期间,不能延长,过期作废!我见过太多老板,收到执行通知书后才想起来不对啊,这笔钱早付了,结果一查,异议期限早过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法院划走钱。
更麻烦的是,公司清算时如果没通知已知债权人,或者清算报告里没披露这笔债务,债权人完全可以在清算注销后两年内,要求原股东、清算组成员承担清偿责任(《公司法解释二》第19条)。这时候如果执行异议期限过了,债权人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股东可能要自掏腰包还钱,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
案例1:清算漏了笔老债,期限只剩3天,律师这样翻盘
去年我接了个案子,客户李总的公司做服装批发,2021年清算注销时,财务说2018年有笔5万的货款对方没催,应该不用还了,结果清算报告里没写。2023年,债权人突然起诉,法院判公司还钱,这时候公司已经注销了,法院直接追加李总为被执行人。
李总收到执行通知书时,距离异议期限只剩3天!他急得团团转,找我的时候说:王老师,这钱我压根不知道啊,现在要我还,而且只剩3天了,是不是没救了?
我当时就告诉他:别慌,虽然期限紧,但只要证据充分,还是有办法的!我们立刻做了三件事:
第一,赶紧找当年的财务和采购,确认这笔货款是否真实存在。结果采购说,2018年那批货有质量问题,当时和对方口头协商过折价,后来对方没再催,我们就以为解决了。
第二,让李总联系债权人,看能不能协商先中止执行,等确认债务再说。债权人一开始不同意,我们告诉他:公司注销时没通知你,清算组有过错,如果现在强制执行,你可能要承担执行错误的责任,不如先看看债务到底该不该还。
第三,收集证据:2018年的沟通记录(微信截图)、当时的入库单(显示有折价)、财务凭证(显示对方没再开票催款)。
我们在异议期限最后一天向法院提交了书面异议,申请中止执行,并追加清算组成员(当时负责财务的会计)为被执行人。法院审查后认为,债务存在争议,且清算组未履行通知义务,裁定中止执行,给了李总3个月时间和债权人协商。最后双方达成和解,债权人同意减免2万,李总分3个月付清。
这个案子让我挺感慨的:很多债务纠纷,其实都是沟通不到位闹的。如果清算时哪怕打个电话问问债权人,也不至于后面这么被动。而且,就算期限快到了,只要证据在手,及时行动,总能找到突破口。
案例2:股东被追加执行,异议期限已过?试试执行监督这招
还有个更棘手的案子,客户张总的公司做工程,2020年清算时,清算组说所有债务都清完了,注销了。结果2022年,一个分包商拿着2019年的分包合同起诉,说公司还欠50万工程款。法院判公司还钱,公司没了,就追加张总为被执行人。
张总收到执行裁定时,距离异议期限已经过去半年了!他找了好几个律师,都说期限过了,没办法了。后来通过朋友找到我,我仔细看了材料,发现一个关键点:清算组在清算时,根本没通知过这个分包商——分包商的联系方式早就换了,清算组只联系了合同上留的旧电话,没人接就以为没债权人了。
我当时就判断:这个案子有救!虽然执行异议期限过了,但可以申请执行监督。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执行行为有异议,但超过法定期限提出,如果有不可归责于自身的事由,比如因客观原因无法知道执行行为,或者因执行法院的错误导致未及时提出,仍然可以主张权利。
我们立刻向执行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交了《执行监督申请书》,主要理由两点:
第一,清算组未履行通知义务,导致债权人未申报债权,属于不可归责于张总自身的事由;
第二,执行法院在追加张总为被执行人前,没有核查公司清算时是否通知了所有债权人,程序违法。
上级法院受理后,裁定撤销了原执行裁定,发回重审。重审期间,我们申请追加清算组为被执行人,最终由清算组承担了大部分债务,张总只承担了10%的补充责任。
说实话,这个案子能赢,运气成分占一半——毕竟执行监督的门槛很高,不是所有过期都能补救。但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如果是因为清算组的过错(比如漏通知债权人、清算报告造假)导致的债务纠纷,股东还是有办法甩锅的。
遇到这种情况,到底该怎么做?3步走,别踩坑
看了上面的案例,大家应该明白了:公司清算后遇到未结债务,执行异议期限快到了或已经过了,不是死路一条,但必须赶紧行动!结合我20年的经验,给大家总结3步应急措施:
第一步:立刻核实债务真实性,别急着认或不认
很多老板一看法院要执行,第一反应是我没欠钱!或者我确实欠了,但还不起。其实这两种都太冲动了。正确的做法是:
- 找当年的财务、业务人员,核对合同、付款记录、沟通记录,确认债务是否真实、是否已过诉讼时效(民法典规定普通诉讼时效3年,如果债务到期超过3年,债权人没催,你可以主张时效抗辩);
- 如果债务有争议(比如质量问题、对方违约),赶紧收集证据,比如验收单、整改函、聊天记录,这些都是你提异议的弹药。
我见过一个老板,收到执行通知后直接说钱我没欠,法院爱咋咋地,结果法院直接划走了他个人账户的20万。后来才发现,那笔钱是公司2018年的货款,他2019年把公司转给弟弟时,弟弟没告诉他,他自己也忘了。如果当时核实一下,根本不会吃这个亏。
第二步:区分公司债务和股东个人债务,别当冤大头
公司是独立法人,股东一般不承担公司债务,除非:
- 股东未足额缴纳出资;
- 股东抽逃出资;
- 公司清算时,恶意处置财产、未经清算即注销、或者清算组未履行通知义务导致债权人损失(《公司法》第20条、第190条)。
如果法院要执行你的个人财产,先搞清楚:是因为公司债务追加你为被执行人,还是你个人有担保责任?如果是公司债务,就要看清算组有没有过错——如果有,你可以主张让清算组承担责任;如果没有,那可能就要你个人还了(但前提是清算程序合法,已通知所有债权人)。
这里提醒一句:很多老板为了省事,找中介公司快速注销,中介随便做个清算报告就交上去,根本没通知债权人。这种情况下,一旦有漏掉的债务,股东100%要背锅!我见过一个案例,中介帮老板注销公司时,清算报告上写无未结债务,结果两年后冒出5个债权人,总共200万,老板最后只能卖房还债。
第三步:期限快到了?立即提异议!期限过了?试试执行监督或再审
如果确认债务有争议,且执行异议期限还没过(收到执行通知书后10天内),别犹豫,立刻向执行法院提交《执行异议申请书》,写清楚异议理由(比如债务不成立、已清偿、超过时效等),并附上证据。法院必须在15天内审查,如果异议成立,裁定中止执行;如果不成立,你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
如果期限已经过了,也别放弃!可以尝试两种途径:
1. 执行监督:如果是因为不可归责于自身的事由(比如清算组未通知、执行法院未告知异议权利)导致逾期,可以向执行法院的上一级法院申请执行监督;
2. 再审:如果已经进入执行阶段,但原来的判决本身有问题(比如债务虚构、超过诉讼时效),可以申请再审,推翻原判决,执行自然就中止了。
不过这两种途径难度很大,需要非常充分的证据,建议一定要找专业的律师或财税顾问帮忙,别自己瞎折腾。
写在最后:清算不是甩包袱,这些坑一定要避开
做了20年财税,我见过太多老板因为不懂清算而倾家荡产。其实公司清算就像给公司办葬礼,流程一步都不能少,尤其是债务清偿和债权人通知,否则死了的公司还会诈尸,找你麻烦。
这里给大家提个醒:
- 清算时一定要书面通知所有已知债权人(哪怕对方电话打不通,也要发挂号信或公告),并保留通知记录;
- 清算报告要如实披露所有债务,哪怕暂时还不起,也要写清楚;
- 如果不确定有没有遗漏债务,最好找专业的财税机构做清算审计,把所有账目捋清楚,别给以后留隐患。
毕竟,创业不易,好不容易把公司做起来,别因为清算时的小疏忽,把之前的努力都赔进去。
上海加喜财税服务见解:财务凭证不完整、知识产权处理不当,注销后隐患无穷
在企业注销服务中,我们经常遇到两类棘手问题:一是财务凭证缺失或账目混乱,导致清算报告无法真实反映债务情况;二是知识产权(商标、专利、著作权等)未妥善处理,引发后续纠纷。
财务凭证是清算的生命线。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平时记账不规范,发票、合同、出入库单丢失严重,清算时根本无法核实债务是否真实。曾有客户因丢失采购合同,被债权人主张货款未付,最终股东被迫自掏腰包。上海加喜财税(https://www.110414.com)在注销前会进行全面凭证梳理,协助企业补全缺失资料,确保债务清偿完整,避免因账不清引发执行异议。
知识产权方面,企业注销后未转让或注销的商标、专利,可能被他人恶意抢注或侵权,原股东仍可能面临法律风险。我们建议企业在清算前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有价值的优先转让,无价值的及时注销,彻底消除隐患。加喜财税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清理服务,确保企业干净退出,不留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