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场景】 <
某企业服务公司办公室,新手顾问小王(22岁,刚入职3个月)正愁眉苦脸地翻着注销材料,资深财税专家李姐(35岁,从业13年)端着咖啡走过来。
小王:(抬头,一脸迷茫)李姐,我手里有个企业注销的案子,市场监管局那边说需要提供担保,我……我有点懵。这担保到底是个啥呀?是不是就是找个老板的朋友签个字就行?我之前没接触过,怕搞砸了……
李姐:(笑着拉过椅子坐下)哈哈,小王啊,刚开始都这样。别慌,我刚开始做这行的时候,还以为担保就是找个熟人盖个章,结果后来被老板骂了一顿——人家担保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担啥责任!来,你先说说具体情况,咱们慢慢捋。
一、为啥注销非要担保?市场监管局怕啥?
小王:这个企业是个小贸易公司,账上基本没钱,也没欠税,就是没经营了想注销。市场监管局为啥突然要担保呀?是觉得我们会跑路吗?
李姐:(点点头,又摇摇头)你猜对了一半,但没那么简单。市场监管局要求担保,核心就一个词:风险兜底。你想啊,企业注销前,可能还有一些隐形债务——比如之前签的合同没履行完、被员工投诉欠薪,甚至有未结的行政处罚。这些账目不一定在报表上体现,但注销后企业主体没了,万一有人找上门,谁来负责?
(呷了口咖啡,语气放缓)这就好比你租房子到期要退租,房东怕你把墙弄坏、钥匙没还,让你找个朋友作保——不是不信你,是怕万一。市场监管局相当于房东,企业是租客,担保人就是那个朋友,承诺如果企业有未了结的事,担保人会来擦屁股。
小王:哦……那是不是所有企业注销都要担保呀?
李姐:那倒不是!一般只有这几种情况会被要求担保:比如企业有异常经营记录(比如年报没报、地址失联),或者曾经被投诉过、有未结的官司,甚至有些地方对特定行业(比如餐饮、食品)会从严要求。你这个贸易公司,是不是之前有地址异常记录?
小王:(翻看材料,一拍脑袋)对!去年搬家忘了更新地址,被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后来补报了才移除。难道是这个原因?
李姐:八九不离十!市场监管局一看:哦,这家公司连地址都能搞错,万一注销了还有别的事没处理,找谁去?所以就要担保。我刚开始做这行时,遇到过一家科技公司,老板觉得公司都注销了,哪还有债务,随便找了个表哥担保,结果半年后有个供应商拿着没结清的货款单子上门,担保人表哥直接懵了——最后担保人赔了5万,两人差点闹翻……
二、担保有几种?找人还是找机构?
小王:那担保只能是个人吗?找亲戚朋友行不行?会不会有风险?
李姐:(摆摆手)担保分两种:自然人担保和机构担保。各有各的讲究,咱们慢慢说。
先说自然人担保——就是找个人(比如老板、股东、亲戚朋友)签字担保。理论上,只要是中国年满18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都能当,但实际操作中,市场监管局会重点看两点:一是担保人的履约能力(有没有房、车、存款这些硬资产),二是和企业的关联性(亲属、股东、高管优先,陌生人一般不行)。
(压低声音,带点神秘感)这里有个潜规则:如果找老板的配偶当担保人,通过率会高很多——毕竟夫妻财产共担,责任更实在。我之前有个案子,老板想找朋友担保,市场监管局说朋友关系太松散,换配偶吧,后来换了老婆,第二天就通过了。
再说机构担保——就是找担保公司开《担保函》。这种的好处是专业背书,市场监管局一看,有正规机构兜底,风险小,基本不会再卡。但缺点也很明显:要花钱!担保费一般是担保金额的1%-3%,比如企业潜在债务风险预估100万,可能就要交1-3万。
小王:那这两种怎么选呀?我们老板肯定不想多花钱,但又怕找亲戚朋友出事……
李姐:(笑着点头)这确实是老板们最纠结的点。我给你个三步选法:
第一步,问市场监管局:直接打电话问我们愿意找自然人担保,你们对担保人有啥要求?(比如本地户口?有房?),有些地方会给你白名单标准,省得你瞎找。
第二步,评估风险:如果企业账面干净,没官司、没欠税,只是因为地址异常被要求担保,找老板配偶或股东就行——风险低,还省钱。但如果企业曾经被投诉过产品质量问题或者劳动纠纷,建议还是上机构担保,免得后续扯皮。
第三步,看老板人脉:如果老板在当地有房、有稳定工作,他自己当担保人最好(责任明确,市场监管局放心)。如果老板是外地打工族,没固定资产,那还是找机构,不然市场监管局可能直接拒收材料——怕担保人跑路。
三、自然人担保,怎么找?材料要啥?
小王:那如果选自然人担保,具体要准备哪些材料呀?我总不能让老板随便找个人来签字吧?
李姐:(拿出笔记本)材料这块儿,每个地方要求可能有点小差别,但核心就这几样,你记好:
1. 《担保书》:市场监管局一般有模板,要写清楚担保人自愿为企业注销后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担保人要签字按手印,最好再拍个签字视频(证明是本人自愿,不是被逼的!我之前就遇到过,担保人说老板逼我签的,结果材料作废,从头再来)。
2. 担保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都要,最好再附上户口本首页+本人页(证明和企业的关联性,如果是配偶,还要提供结婚证)。
3. 担保人财产证明:这个是重点!市场监管局要看担保人赔得起。最常见的是房产证复印件,如果没有房产,有车辆行驶证银行存款流水(最近6个月,余额建议5万以上)也行。哦对了,有些地方还要求担保人写个人征信承诺书——怕他有老赖记录。
4. 担保人关系证明:如果是股东,提供工商股东名截图;如果是配偶,提供结婚证;如果是朋友,要写关系说明,并附上两人合照(比如一起旅游、吃饭的照片,证明认识,不是随便找个陌生人)。
(突然想起什么,一拍大腿)差点忘了!这里有个小技巧:如果担保人有稳定工作(比如公务员、教师、医生),哪怕没房,通过率也会高——因为铁饭碗代表信用好。我之前有个案子,担保人是老板的表哥,普通工人,没房没车,市场监管局说不行;后来换成老板的表嫂(小学老师),第二天就通过了!
小王:那担保人需要去市场监管局现场签字吗?还是线上就行?
李姐:现在大部分地方都支持线上+线下了。如果担保人就在本地,最好一起去现场——市场监管局会当面核验身份证,拍个担保人现场确认照,更稳妥。如果担保人外地,可以线上视频核验(提前约好时间,工作人员用腾讯会议或钉钉连线,看身份证、签字,全程录屏)。不过要注意,有些老派的区县市场监管局还是要求必须本人到场,这个你得提前问清楚,别白跑一趟!
四、机构担保,怎么找?钱怎么花?
小王:那如果老板不想麻烦亲戚朋友,想找机构担保,流程是啥呀?会不会被骗?
李姐:(正色道)找机构担保,最怕的就是遇到皮包公司——收了钱就跑,开的《担保函》市场监管局不认。所以第一步,查资质!必须找有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公司,可以在地方金融监管局官网查备案名单,千万别信百度搜出来的小广告(我之前有个客户贪便宜,找了个没资质的担保公司,结果市场监管局说这担保函无效,担保费打了水漂,还耽误了注销时间)。
流程大概是这样:
1. 咨询评估:把企业情况(比如成立时间、有无异常记录、潜在债务风险)告诉担保公司,他们会评估要不要给你担保以及收多少费。
2. 签合同:谈妥后签《担保合同》,注意看条款——有没有隐性收费?担保期限是多久?(一般是企业注销后3-5年,太短了不行,万一债务过期了才发现,担保人不用负责)。
3. 开函:担保公司收了钱(一般是先收50%定金,尾款等出函后付),会开《担保函》,上面要有担保公司公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签字,最好再盖个备案章(市场监管局更认这个)。
4. 提交市场监管局:把《担保函》和其他注销材料一起交,一般3-5个工作日就能有结果。
小王:那机构担保一般要多少钱呀?有没有砍价的空间?
李姐:(笑)小王还挺会过日子!费用确实有浮动空间。一般按担保金额的1%-3%收,比如企业预估风险100万,最低可能收1万,最高3万。砍价的话,可以试试这招:
- 多对比几家:找3家担保公司报价,说XX家只要1.5万,你们能不能再少点?担保公司之间也有竞争,一般会降个10%-20%。
- 绑定服务:如果你们公司还有别的需求(比如代理记账、税务筹划),可以和担保公司谈打包优惠,比如你们帮我们做担保,我们以后记账都找你们,费用能少不少。
- 缩短担保期限:如果市场监管局允许,把担保期限从5年缩短到3年,费用也能降一点(但别太短,3年是底线)。
五、担保有风险吗?担保人要背锅吗?
小王:(紧张地)李姐,我有点担心……如果找老板配偶担保,万一以后真有债务,担保人要赔多少钱呀?会不会影响她征信?
李姐:(拍拍小王的肩膀,语气温和)别怕,这个问题必须跟老板和担保人讲清楚!担保的核心是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如果企业有未了结的债务,债权人(比如供应商、员工)可以直接找担保人要钱,不用先找企业。
(举例说明)这就好比你借朋友钱,让你爸作保——朋友不还钱,债主可以直接找你爸要,甚至能起诉你爸,查他的银行卡、房产。但!重点来了:担保责任不是无限的!
1. 范围有限:担保人只承担企业注销前的债务,注销后新产生的债务(比如老板注销后又签的合同)不用负责。
2. 财产有限:如果担保人有配偶,且债务是夫妻共同债务(比如用于家庭生活),配偶可能也要一起赔;但如果债务是企业个人经营,且没用于家庭,担保人的个人财产(比如婚前房产)可能不用赔(这个最好让老板签个《债务性质说明》,明确企业债务与家庭无关)。
3. 有时效:债权人必须在担保期限内主张权利,过期了就不用赔了(一般是注销后3-5年,具体看担保书写的)。
(叹了口气)我刚开始做这行时,就犯过个大错!有个老板找他妹妹担保,我没提醒她担保责任范围,结果后来有个供应商拿着3年前的货款单子上门,担保人妹妹直接哭了:我哥的公司都注销3年了,凭啥要我赔?最后虽然通过法院证明了债务已过诉讼时效,但担保人妹妹吓得半年没睡好……所以啊,一定要让担保人明白:这不是‘走个形式’,是真的要担责任的!
六、如果实在找不到担保人,还有别的办法吗?
小王:那如果老板没亲戚朋友,也不想花机构担保的钱,实在找不到担保人,是不是就注销不了了?
李姐:(摇摇头,露出我懂你的表情)别急,办法总比困难多!我遇到过更绝的:老板是个孤寡老人,没亲戚没朋友,账上还欠着10万税款,市场监管局说必须担保才能注销。后来我们用了这招:分期清税+承诺书。
具体来说:
1. 先还一部分税:老板把能凑的钱(比如3万)先交了,跟税务局商量剩下的7万分期还,每月还1万。
2. 写《承诺书》:老板和税务局签《分期还款承诺书》,明确还款计划。
3. 市场监管局特批:拿着税务局的《分期缴纳证明》和老板的《还款承诺书》,跟市场监管局沟通:我们已经主动清税了,剩下的钱正在慢慢还,能不能不担保了?市场监管局看态度诚恳,也同意了。
(补充道)不过这招不是万能的,只适用于债务明确、企业有还款意愿的情况。如果企业是恶意逃债,那市场监管局肯定不会松口。
七、给新手的避坑指南
小王:(拿出笔记本,认真记)李姐,今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那能不能给我总结几个新手必避的坑?
李姐:(笑着点头)没问题,这几个血泪教训你一定要记牢:
1. 别想当然:每个地方的市场监管局要求可能不一样!比如有的区自然人担保必须有房,有的区有稳定工作就行,一定要提前打电话问清楚,别自己猜。
2. 别忽悠担保人:千万别跟担保人说没事,就是走个形式,一定要把风险说透——我见过太多因为没说清楚,最后担保人和老板反目的案例了。
3. 别贪便宜:找机构担保时,别选报价最低的!很可能是个皮包公司,收了钱就跑,到时候材料作废,注销更麻烦。
4. 别拖到最后:找担保人、办担保函至少要3-5天,如果企业还有税务注销(一般要20天),最好提前1个月启动,别等税务都办完了,卡在担保这一步。
【结尾鼓励】
李姐:(拍拍小王的肩膀,语气温暖)小王啊,做企业服务就像当保姆——既要懂政策,又要会沟通,还要有耐心。刚开始犯错很正常,我当年因为没提醒担保人责任,被客户骂过猪脑子;因为没查担保公司资质,让客户白花了2万……但只要多学、多问、多总结,慢慢就会成为专家。
(指了指小王的笔记本)你看,你今天问的问题都很实在,说明你在认真琢磨。这行最怕不懂装懂,你肯问,就已经成功一半了!以后遇到拿不准的,随时来找我,咱们一起想办法,别怕,有我呢!
小王:(眼睛亮亮的,笑着点头)谢谢李姐!我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两人的笑声里,满是传帮带的温暖和成长的希望。)
特别注明:本文《企业注销被市场监管局要求提供担保,如何办理?》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412592.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