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喜财税公司
400-018-2628

公司注销快速通道您的不二之选!

实战 专业 落地 高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注销知识库

注销企业合同终止是否需要撤销担保函?

已有 6906人查阅 发表时间:2025-08-11 15:58:20

去年冬天,我接待了一个特别焦虑的客户,老张,开了家小型加工厂,因为行业不景气,决定注销。他以为注销就是走流程,把税务、银行搞定就行,结果在清算时被律师问了一句:你们公司之前给隔壁厂的贷款做过担保,那份担保函处理了吗?老张当时就愣住了——担保函?早忘了这茬!后来一查,被担保的厂子还没还清贷款,债权人直接把老张告了,要求以他个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老张肠子都悔青了:公司都注销了,怎么还找上我了?这事儿让我想起从业20年来的无数案例:企业注销时,合同终止了,但担保函这事儿,往往成了定时。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注销企业合同终止,到底需不需要撤销担保函?<

注销企业合同终止是否需要撤销担保函?

>

一、先搞明白:担保函到底是个啥?为啥注销时容易踩坑?

说白了,担保函就是你替别人借钱,如果别人不还,你来还的书面承诺。法律上叫保证合同,是主合同的跟班——主合同(比如借款合同)没终止,担保函一般就有效;主合同终止了,担保函是不是也跟着寿终正寝?这得分情况。

但企业注销是个特殊节点。你想啊,公司注销后,法人资格就没了,就像人没了,那它之前签的担保函,责任算谁的?是人死债消,还是股东得替死人还债?这中间的弯弯绕绕,很多企业老板真搞不明白。

我见过不少老板觉得:公司注销了,所有合同都终止了,担保函自然也没用了。大错特错!去年有个做服装的老板,注销时忘了处理给朋友的担保函,结果朋友公司破产,债权人直接起诉了他。老板当时就炸了:公司都没了,你们找我一个老百姓干嘛?法院判决更直接:公司注销时未履行清算义务,股东应对未了结债务承担清偿责任,担保函当然有效!

二、法律咋规定的?注销时担保函不处理,股东可能背锅

先上干货法律条文。《民法典》第681条写得明明白白:保证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保证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担保函的寿命跟着主合同走。但关键是,企业注销时,主合同可能还没终止(比如借款没还完),这时候担保函怎么办?

《公司法》第185条要求: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时,必须处理公司的债权债务。担保函属于或有负债,也就是可能要承担的债务,清算时必须清理!如果没清理,清算报告不真实,股东就要承担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19条更狠:股东在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导致公司无法进行清算,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说白了,注销时担保函不处理,等于没依法清算,股东可能要自掏腰包替公司还债!我之前有个客户,注销时觉得担保的债务估计对方不会追,结果两年后对方真起诉了,股东不仅还了钱,还因为虚假清算被罚款5万。你说冤不冤?

三、案例说话:两种处理方式,结果天差地别

案例1:忘了处理,股东赔了夫人又折兵

老刘开了家建材公司,2021年注销。清算时财务只盯着银行欠款、税务问题,完全忘了2019年曾给一家建筑公司做过贷款担保(担保函还在抽屉里锁着)。2022年,建筑公司破产,债权人拿着担保函把老刘告了。老刘辩解:公司都注销了,你们怎么还找我?法院判决:公司注销时未通知债权人,也未处理担保责任,股东应在担保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最后老刘替公司还了80万,还搭进去律师费10万。后来他跟我说:早知道花几千块请律师查查担保函,也不至于这样……

案例2:主动拆弹,注销后高枕无忧

2022年,我帮一家科技公司做注销。清算时发现,2020年公司曾给关联企业做过担保,被担保的贷款还有50万没还。我赶紧建议客户:别等注销后出问题,现在就联系债权人,协商解除担保函。债权人一开始不同意,我们就提出:要么由关联企业找第三方担保替换,要么提前还一部分贷款,剩余部分签订《担保责任解除协议》。最后谈成了:关联企业3个月内还清贷款,期间公司继续担保,还清后债权人出具《担保责任确认书》。注销完成后,债权人果然没再找麻烦。客户后来特意给我送了面锦旗,说:你们不仅帮我们注销公司,还帮我们躲了个大坑!

四、核心结论:注销企业合同终止,担保函必须主动处理,不一定是撤销

那到底要不要撤销担保函?我的经验是:撤销不是唯一选项,但确保担保责任消灭必须做到!

啥意思?比如:

- 如果被担保的债务已经还清了,那担保函自然就失效了,让债权人出个《债务结清证明》就行,不用专门撤销;

- 如果债务还没还清,但担保期限过了(比如担保函写担保2年,现在早到期了),也可以主张担保责任免除;

- 如果债务还没到期,但公司注销了,最好的办法是和债权人协商:要么解除担保函,要么由股东/第三方承接担保(但股东要慎之又慎,别给自己挖坑)。

千万别学老张那样当不存在!注销时担保函没处理,就等于给股东留了个定时。我见过最惨的,一个老板注销公司时漏了3份担保函,结果被起诉3次,房子都差点被执行了。

五、给老板们的避坑指南:注销前,这3步必须走

1. 全面排查或有负债:不光是担保函,还有未决诉讼、未支付货款、对外借款等,都得列个清单。我建议找专业律师做尽职调查,几百块钱能省几十万。

2. 主动沟通债权人:别等注销后人家找上门,现在就联系:有担保的谈担保,有债务的谈还款。态度好点,多数债权人愿意协商。

3. 清算报告要留痕:所有和担保相关的处理记录(比如债权人出具的《担保责任解除书》、还款凭证),都要放进清算档案,万一以后有纠纷,这是免责证据。

说到底,企业注销不是甩包袱,而是负责任地告别。合同终止了,担保函的责任不能终止;公司没了,股东的责任不能没了。我做了20年财税,见过太多因为小细节翻大船的案例。记住:注销时多花一天时间清理担保函,可能就给股东未来省了无数麻烦。

上海加喜财税公司服务见解:财务凭证不完整、知识产权注销易被忽视,企业注销需专业护航

企业注销中,财务凭证不完整和知识产权处理是两大隐形雷区。财务凭证是税务清算的核心,很多企业为了省事,将小额费用凭证、零星采购凭证随意丢弃,导致成本费用无法核实,税务局可能认定为虚假清算,股东需承担补税、罚款甚至连带责任。曾有客户因丢失3张餐饮发票,被税务局核定利润补税20万,还罚了5万。知识产权方面,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常被企业忽略,注销时未办理转移或注销,可能导致原股东被他人冒用侵权,承担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建议企业注销前,务必由专业机构协助梳理财务凭证、核实知识产权归属,确保清算合规。加喜公司注销官网:https://www.110414.com,提供从财务梳理到知识产权清算的一站式服务,帮您规避注销风险,安心退场。



特别注明:本文《注销企业合同终止是否需要撤销担保函?》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256881.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加赵老师微信 加杨老师微信
04-img3-qrcode.png  ewm.jpg  weixin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