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喜财税公司
400-018-2628

公司注销快速通道您的不二之选!

实战 专业 落地 高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注销知识库

注销企业合同如何处理承揽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履行风险?

已有 6408人查阅 发表时间:2025-08-10 08:15:27

注销企业合同如何处理承揽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履行风险?这事儿得提前盘算

上周有个老客户急匆匆找我,说公司要注销了,结果还有个定制加工的合同没到期——客户催着交货,供应商催着付尾款,他夹在中间不知道咋办。怕注销了被客户追责,又怕提前解约赔违约金。其实啊,这种注销遇上未到期承揽合同的情况,我20年财税生涯里见得太多了。很多老板注销时只盯着税务清税、工商注销,却忘了合同这颗定时,最后要么赔了钱,要么注销流程卡住,得不偿失。今天就跟大伙儿掰扯掰扯,注销企业合同如何处理承揽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履行风险?这事儿真不能马虎。<

注销企业合同如何处理承揽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履行风险?

>

法律上,注销后主体不存在,合同咋办?先看清算组的锅

先说个扎心的真相:企业一旦注销,法人资格就没了,相当于法律上的人没了。这时候如果承揽合同还没到期,合同相对方找谁去?总不能找已注销的公司吧?这时候就得看《公司法》第186条了——清算组在清算期间得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业务。说白了,注销前没处理完的承揽合同,清算组必须接手,不然就是没尽到清算责任,股东可能要背锅。

我之前遇到个案例,某服装加工厂要注销,接了个外贸公司的1000件羽绒服加工单,结果做到一半,工厂老板觉得反正要注销了,随便做做得了,没跟外贸公司说,质量不达标还拖工期。外贸公司一怒之下起诉,法院判清算组赔偿损失,最后股东个人掏了20多万。你说冤不冤?其实《民法典》第557条也说了,合同解除、债务相互抵销等都能导致合同终止,但前提是得依法处理。注销不是免死金牌,清算组不作为,股东就得担责。

实操中,这3步能避开90%的坑:通知、协商、留证据

那具体咋办?我跟你说,别慌,按这3步来,大概率能平稳落地。

第一步:全面摸底,把未到期承揽合同列个清单

注销启动后,清算组第一件事就是翻合同台账,把所有履行期限未届满的承揽合同都拎出来。别只盯着大合同,有些小金额的、零星的加工单(比如临时找车间做个零件)也可能有坑。我见过有老板漏了一张2万的配件加工单,结果对方起诉,注销流程硬生生拖了3个月。清单里要写清楚:合同相对方、标的、已履行进度、未履行部分、违约责任条款——这些后面都用得上。

第二步:主动亮底,跟合同相对方摊牌协商

清单列好了,赶紧发书面通知给对方。别等对方来问你,主动点能占主动。通知里得说清楚:公司正在注销清算,原承揽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咱们商量下咋办? 协商方向无非三个:

要么继续履行:如果对方愿意,清算组得评估能不能做。比如之前有个做机械配件的企业,注销前有个精密零件订单,客户说只要按时交货,加10%尾款也行。清算组一算,设备还能用,工人也愿意加班,就接了,最后顺利交货,客户还付了全款。这种情况得看履约能力,别硬撑,最后交不了货更麻烦。

要么协商解除:这是最常见的。解除合同得谈赔偿,按《民法典》第565条,违约方要赔偿对方损失,包括直接损失(比如对方找新供应商的差价)和可得利益(比如这单合同本来能赚的利润)。我之前处理过个案例,某广告公司注销,还有个展会布置的合同没做,客户已经付了5万定金。清算组跟客户磨了半个月,最后同意退3万定金,客户也同意了——毕竟客户再找新供应商也来不及,双方各退一步。

要么变更合同:比如履行期限延长、标的物调整。有个做模具的企业,注销前接了个汽车配件的模具单,客户说你们先注销,模具3个月后我来取,尾款照付。清算组跟客户签了补充协议,约定模具存放在仓库,客户提货时付尾款,最后也顺利解决了。

第三步:白纸黑字留痕,别空口说白话

协商好了,一定要签书面协议!解除合同要写清楚解除时间、赔偿金额、支付方式;继续履行要写新的履行期限、质量标准、违约责任。我见过有老板口头跟客户说合同解除,钱我退你,结果对方反悔说没说过这话,最后只能打官司。书面协议就是证据,清算组留着,万一后续有纠纷,能证明自己尽到义务了。

别踩这些雷区:税务注销和合同纠纷的顺序,知识产权归属也得说清楚

有几个雷区,老板们最容易踩,我得重点提醒下。

雷区1:先税务注销再处理合同纠纷

很多老板觉得税务清税完了就万事大吉,其实大错特错!税务局清税的前提是所有债权债务已清理,包括未解决的合同纠纷。我之前遇到个企业,税务都注销完了,结果有个承揽合同对方起诉,法院判赔15万,企业账户早没了钱,股东被限高了。正确的顺序是:先处理完所有合同纠纷(拿到对方的《债权了结证明》),再去税务清税。

雷区2:合同里的知识产权归属没说清

承揽合同经常涉及知识产权,比如定制设计的图纸、软件代码。如果合同里没写知识产权归委托方,那按《著作权法》,承揽方(也就是注销企业)默认享有著作权。这时候注销,知识产权归谁?清算组能不能处置?我见过个案例,某软件公司注销时,有个定制开发的系统没交付,合同里没写知识产权归属,客户说系统归我,清算组说著作权归我,你得买,最后扯到法院,注销流程卡了半年。所以啊,签合同时一定要写清楚知识产权归属,注销前更要跟对方确认,免得节外生枝。

雷区3:以为注销了就不用赔钱了

有老板觉得公司注销了,法人没了,谁还找我?天真!《公司法》第20条说了,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清算组没处理好合同纠纷,导致对方损失,股东可能要赔个底朝天。我见过个极端案例,股东为了逃避10万赔偿,故意注销公司,结果法院判股东连带赔偿,还上了失信名单。

给老板的实在话:注销前3个月就该启动合同体检

说实话,注销企业合同如何处理承揽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履行风险?这事儿真不是注销前临时抱佛脚能解决的。我建议老板们,决定注销后,立刻启动合同体检——把所有合同翻一遍,未到期的承揽合同提前3个月跟对方沟通。早沟通,主动权在自己手里;晚沟通,只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别舍不得请专业人士。我见过有老板为了省几千块咨询费,自己处理合同纠纷,结果赔了20多万。财税顾问、律师虽然要花钱,但能帮你避开大坑,这笔投资绝对值。毕竟注销是为了干净退出,不是为了留一堆烂摊子。

上海加喜财税公司对财务凭证不完整,企业注销对知识产权有何影响?服务见解:企业注销时,财务凭证不完整(如合同、发票、验收单缺失)会导致无法证明承揽合同的履行情况,增加赔偿风险;若承揽合同中知识产权归属约定不明,注销后知识产权可能成为无主资产,引发纠纷,影响清算资产价值。加喜财税通过梳理合同、补充凭证、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确保注销顺利。如需专业支持,欢迎访问加喜公司注销官网:https://www.110414.com。



特别注明:本文《注销企业合同如何处理承揽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履行风险?》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250424.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加赵老师微信 加杨老师微信
04-img3-qrcode.png  ewm.jpg  weixin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