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喜财税公司
400-018-2628

公司注销快速通道您的不二之选!

实战 专业 落地 高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注销知识库

WFOE注销,如何处理公司员工培训改进措施调整?

已有 1422人查阅 发表时间:2025-08-10 04:36:23

各位同行,晚上好。我是老张,在财务圈摸爬滚打二十来年,经手过七八家WFOE的设立、扩张,也处理过五家公司的注销。今天不聊KPI,不谈现金流,咱们来聊个有点丧但特实在的话题——WFOE注销时,员工培训这块到底该怎么整? <

WFOE注销,如何处理公司员工培训改进措施调整?

>

说实话,以前我总觉得注销就是收摊子,把资产清算完、税务注销掉、员工遣散了就完事。直到三年前处理长三角一家制造型WFOE的注销时,栽了个大跟头,才明白:注销期的员工培训,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关乎企业声誉、法律风险,甚至后续成本控制的隐形战场。今天就把我的血泪史和经验掏心窝子聊聊,各位要是将来用得上,哪怕避过一个坑,我这篇就算没白写。

一、问题:注销时,培训为什么总被当成边缘任务?

先问大家个问题:WFOE启动注销程序后,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不是立刻成立清算组、盘点资产、联系税务律师?员工培训?大概率是被扔进待办清单的最后一页,甚至直接被划掉——人都快走了,还培训啥?

我刚入行时也这么想。直到2019年处理上海那家电子厂注销,才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当时公司因为产业链转移要注销,200多号员工,管理层忙着和收购方谈设备交接,HR被裁员流程搞得焦头烂额,财务盯着清算报表,培训?早就没人提了。我们给员工的遣散方案很简单:N+1补偿,办离职手续走人。

结果呢?离职后第三周,15名老员工集体仲裁,理由是公司在注销前未提供必要的职业指导培训,导致我们重新就业困难,要求额外赔偿。劳动仲裁介入后,不仅赔了30多万,还被当地人社局列为不诚信企业,后续想在其他业务板块投资,审批都卡壳。

后来复盘才发现,注销时培训被忽视,本质是三个认知误区:

一是成本误区:觉得培训是额外支出,注销期本来现金流就紧张,能省则省;

二是无用论:觉得员工马上走,培训是对牛弹琴,没人愿意学;

三是流程盲:很多财务和HR根本不知道,注销期的培训不是要不要做,而是必须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企业因客观情况重大变化解除劳动合需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而提供职业培训是重要的说明情况内容之一。

说白了,注销期的培训,不是福利,是法定义务;不是成本,是风险对冲。这点想不通,后面全是坑。

二、挑战:注销期培训,难在哪?

可能有同行会说:老张,道理我懂,但做起来太难了!可不是嘛,注销期的培训,比日常培训难十倍。我总结下来,至少有四个拦路虎:

1. 员工情绪:人心惶惶,谁还愿意学?

注销消息一出,员工第一反应肯定是我要失业了,焦虑、抵触、摆烂情绪全来了。你让他们坐下来听课?要么直接请假,要么来了也低头玩手机,甚至有人当场怼:公司都要没了,学这个有啥用?不如把钱直接发给我们!

2021年处理广州那家贸易公司注销时,我就吃了这个亏。当时想搞个求职技巧培训,结果通知发下去,报名率不到30%。来了的员工,一半在刷招聘软件,一半在抱怨公司。HR急得直跺脚:张总,这课没法上了,大家都在闹着要补偿金呢!

2. 内容适配:从赋能发展到生存过渡,怎么转?

日常培训是提升能力,帮员工升职加薪;注销期培训是托底生存,帮员工找到下家。但问题是,不同员工需求天差地别:

- 老员工可能技能单一,需要技能更新(比如从传统贸易转跨境电商);

- 年轻员工可能缺乏经验,需要求职技巧(简历怎么写、面试怎么应对);

- 外籍员工(WFOE常有)还要额外处理签证+就业许可的问题,连本地劳动法都不一样。

内容太高大上,员工觉得没用;太基础,又浪费资源。怎么平衡?这是个技术活。

3. 资源限制:预算砍了,人手散了,谁来搞?

注销期最缺什么?钱和人。培训预算?首先被砍。HR团队?早就被抽调去处理裁员、办社保转移了,哪有时间做课程开发?外部讲师?更别提了,人家一看是注销期项目,要么报价翻倍,要么直接婉拒。

2022年处理北京那家咨询公司时,我找合作了五年的培训师,对方听说公司要注销,直接说:张总,不是我不帮你,这种项目我接了,其他客户会觉得我'专做倒闭企业',影响我口碑啊。

4. 法律风险:一句话说错,可能引发集体仲裁

注销期培训最容易踩的雷,就是言多必失。比如有培训师随口说:现在经济不好,你们出去也不好找工作,不如接受公司的协商离职。这话要是被员工录下来,立马变成公司逼迫离职的证据。

还有一次,我们在培训中提到公司会为优秀员工推荐工作,结果有员工没被推荐,反过来告我们虚假承诺。最后赔钱道歉不说,整个培训项目被迫叫停,员工情绪更差了。

三、解决方案:注销期培训,四步走搞定

这么多坑,是不是就没法做了?当然不是。经过这几年的摸爬滚打,我总结出一套注销期员工培训改进四步法,虽然不敢说完美,但至少能帮大家避开80%的雷。

第一步:目标重构——从教会技能到稳住人心

注销期培训的核心目标,从来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平稳过渡,减少纠纷。所以第一步,先把目标调低:别想着让员工脱胎换骨,先让他们别闹事。

怎么做?我建议开个坦诚沟通会,别藏着掖着。直接告诉员工:公司注销是事实,但我们知道大家要面对重新就业的压力,所以会尽力提供帮助。接下来的培训,不是为了公司,是为了你们自己。

2021年广州那家公司后来就是这么做的。我们没直接搞培训,先开了个员工大会,CEO亲自道歉,承认前期沟通不足,然后HR详细说明培训计划:接下来两周,我们会请猎头教你们写简历,请律师讲劳动法,甚至联系了合作企业,下周来现场招聘。没想到,员工情绪反而缓和了,第二次培训报名率提到了80%。

行业潜规则:注销期的坦诚沟通最好有第三方见证,比如当地人社局的工作人员,或者合作的律师。一来显得公正,二来真有员工闹事,第三方能帮着调解,比公司自己说管用多了。

第二步:分层分类——给定制化培训,别搞大锅饭

员工需求千差万别,一刀切培训肯定不行。我建议把员工分成三类,针对性设计内容:

第一类:管理层(含核心骨干)

他们的痛点是转型焦虑——以前管团队,现在可能要降薪求职;担心空降兵身份不好找工作。

培训内容要侧重:

- 交接清单:怎么把工作交接清楚,避免后续纠纷(比如客户资源、未结项目);

- 法律边界:竞业限制、保密协议的注意事项(很多高管不知道,离职后违反竞业限制可能赔钱);

- 职业转型:从管理者到执行者的心态调整,或者创业初期避坑指南。

第二类:基层员工

他们的痛点是技能恐慌——担心自己技能过时,找不到工作。

培训内容要短平快:

- 求职技巧:简历怎么写(突出WFOE经验,比如熟悉ISO9001流程比会做表格有用)、面试常见问题回答模板;

- 技能速成:针对当地热门行业的入门技能(比如跨境电商基础、短视频剪辑),找线上平台合作,免费给员工开通账号;

- 心理疏导:请专业的EAP咨询师,教大家怎么应对失业焦虑(这个很重要,很多员工情绪崩溃,其实是心理问题)。

第三类:外籍员工

WFOE注销常涉及外籍员工遣散,他们的痛点更特殊:签证到期、回国就业政策、薪资结算(比如外币支付、税负优化)。

培训内容必须专业:

- 签证政策:邀请出入境管理局的人讲工作签证转其他签证的途径;

- 跨国就业:推荐国际猎头,讲解海外简历标准(比如欧美企业看重项目成果,不是工作职责);

- 法律保障:明确外籍员工的遣散费计算标准(按《劳动合同法》还是劳动合同约定?外汇怎么汇出?)。

小技巧:分层培训时,把同类人分到一组。比如把基层员工按年龄分(35岁以下和35岁以上),需求完全不同——年轻人想转行,老年人想找稳定工作,分开培训效果更好。

第三步:形式创新——用轻量化方式,别搞填鸭式

注销期时间紧、任务重,传统的3天集中培训肯定不现实。我建议用轻量化形式,让员工碎片化学习:

1. 线上微课程

把培训内容切成15-20分钟的短视频,比如简历优化3个技巧面试时如何谈薪资。用企业微信或者钉钉发给大家,员工有空就能看,不用集中到场。成本低,传播广,还能看回放。

2. 一对一导师制

找公司内部的老员工或者退休高管,当就业导师。每个导师带3-5个员工,帮他们改简历、模拟面试、推荐工作。导师给点辛苦费(比如每人500元),员工觉得被重视,导师也有成就感。

3. 外部资源嫁接

别自己硬扛,多找外部合作:

- 和当地就业局合作:他们有免费的再就业培训名额,还能推荐企业;

- 和猎头公司合作:让猎头来搞模拟面试,既帮员工练手,猎头也能提前筛选人才;

- 和线上培训平台合作:比如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买他们的求职套餐,免费给员工用。

行业潜规则:注销期培训千万别找野鸡机构。我见过有公司为了省钱,找了个没资质的培训师,结果讲的求职技巧全是错的,员工出去面试全被刷,最后反过来告公司提供虚假培训。记住,宁可不做,也别乱做。

第四步:效果跟踪——用数据说话,别搞形式主义

培训做了不是结束,得看效果。但注销期培训的效果,不是员工满意度,而是员工再就业率。我建议做两件事:

1. 培训后问卷+3个月跟踪

培训结束后,让员工填个简单问卷:你觉得哪个课程最有用?你还需要什么帮助?更重要的是,培训后3个月,HR要跟踪员工的就业情况:找到工作了没?什么行业?月薪多少?数据整理好,既能作为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证据,也能反馈给管理层,优化未来的培训方案。

2. 建立就业奖励池

如果公司预算允许,可以设个就业奖励金:员工在培训后3个月内找到工作,且工作满1个月,奖励1000-2000元。一来激励员工积极参与,二来让员工觉得公司真的在帮我们。

2022年北京那家咨询公司就是这么做的,我们拿了10万块做奖励池,最后有60%员工在3个月内找到工作,劳动仲裁率降为0,当地人社局还把我们评为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单位。

四、经验教训:那些年我踩过的坑,希望你别踩

说了这么多,最后再给大家掏点干货——我踩过的两个大坑,各位一定要记住。

坑一:把培训当成本,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

2019年上海那家电子厂,我就是典型的因小失大。当时培训预算只有5万,我觉得没必要花,直接砍了。结果仲裁赔了30万,还被列入黑名单,后续合作的企业听说我们注销时不管员工,直接终止了谈判。

教训:注销期培训预算,一定要优先保障。我现在的标准是,至少拿出遣散总费用的5%-10%做培训。这笔钱看似花出去了,实则是省下来——比仲裁赔偿、声誉损失少多了。

坑二:培训内容画大饼,结果员工集体反水

2020年深圳那家软件公司,注销时为了安抚员工,承诺培训后推荐高薪工作。结果合作的企业没谈成,员工觉得被骗,集体闹事。最后不仅赔了钱,还被媒体曝光,公司口碑一落千丈。

教训:注销期培训,千万别画饼。承诺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别说。宁可说我们会尽力推荐,也别说保证给你们找到好工作。诚信比什么都重要。

幽默自嘲一下:以前我总觉得财务是铁公鸡,算账算到头发丝。现在才明白,注销时培训这块儿,铁公鸡也得拔毛——拔对了,能省下一身鸡毛;拔错了,等着被拔毛吧(笑)。

结尾:注销是终点,也是对员工负责的起点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WFOE注销时,处理员工培训,本质上是对人的尊重。员工跟着公司打拼几年,公司关门了,不能让他们人财两空。帮他们提升技能、找到下家,不仅是对员工负责,也是企业体面退场的方式。

这些年我处理过注销的公司,那些认真做了培训的,员工后来见面还会说谢谢张总,当年那个培训帮我找到了工作;那些没做的,到现在还有员工在朋友圈骂黑心公司。

各位同行,下次遇到WFOE注销,别再把培训当边缘任务了。花点心思,花点钱,帮员工一把。毕竟,商业世界很小,今天你帮了别人,明天别人也会帮你。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各位要是有什么注销培训的独门秘籍,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咱们互相学习,别再踩同一个坑了。

谢谢大家!



特别注明:本文《WFOE注销,如何处理公司员工培训改进措施调整?》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249658.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加赵老师微信 加杨老师微信
04-img3-qrcode.png  ewm.jpg  weixin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