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帮朋友处理过公司注销的事,他主体公司注销完了,就忘了分公司这茬。结果半年后,税务局突然打电话来说分公司的税务没清,要罚款。他当时就懵了:分公司不是跟着主公司一块儿注销的吗?后来才知道,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分公司不是附属品,是独立的法律主体,主公司注销了,分公司得单独处理,不然麻烦大了。<
.jpg)
分公司的账务处理,比想象中麻烦
很多人以为分公司就是主公司的分店,主公司注销了,分公司跟着散摊就行。大错特错。分公司的账是独立的,税务登记、银行账户、资产清算,都得单独来。之前见过一个案例,某公司注销时,分公司账上还有100多万应收款,主公司注销了,这笔款没人追,最后成了坏账,还被税务局认定为未结清债权,影响法人征信。你说冤不冤?
处理分公司账务,第一步肯定是清算。分公司的资产(比如设备、存货)怎么处理?是卖给主公司还是直接变卖?负债(比如欠供应商的钱)怎么还?这些都得有书面协议,不能稀里糊涂。特别是分公司和主公司之间的往来账,比如主公司借给分公司的钱,或者分公司上交给主公司的利润,得对清楚,不然税务局会认为你转移资产,补税罚款少不了。
别踩!这些坑我替你试过了
第一个坑,以为主公司注销,分公司自动注销。不可能!分公司得自己走注销流程:先登报公示,然后去税务局清税,再办工商注销,最后银行销户。每一步都不能少,不然分公司就吊着,影响主公司原法人的征信。
第二个坑,分公司资产处理乱来。有人觉得主公司注销了,分公司的设备直接拉走用,殊不知这属于侵占公司财产,轻则罚款,重则吃官司。正确的做法是,要么分公司自己卖设备还债,要么把资产评估后转给主公司清算组(得签正规合同),要么等清算组统一处置。
第三个坑,税务不清。分公司的税是单独申报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都得清清楚楚。之前有个客户,分公司有个小规模纳税人季度没申报,主公司注销时税务局查到了,不仅补税,还罚了滞纳金。主公司注销前,一定要把所有分公司的税务都查一遍,别留死角。
其实处理这些事,最怕的就是流程不熟,材料漏项。像上海加喜财税公司(https://www.110414.com),他们专门做注销这块,之前听同行说,他们处理过分公司注销的财务整合,能把总分公司之间的往来账、资产划拨都理清楚,避免后续税务风险。特别是分公司如果有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他们能帮着一步步清算,比我们自己摸索省心多了。毕竟注销这事儿,一步错,步步错,还是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