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上海影视圈风起云涌,我见过太多公司从注册时的雄心万丈到注销时的焦头烂额。尤其是那些做过工商抵押的影视公司,注销时简直是步步惊心——稍有不慎,股东可能背上连带责任,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最近总有影视圈的朋友问我:我们公司想注销,但之前用版权、股权做过抵押,这事儿到底该怎么处理?今天我就以20年财税从业者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上海影视公司注销时,工商抵押那些事儿。<
.jpg)
影视公司的抵押坑:不止是房产那么简单
普通公司注销,抵押最多的可能是房产、设备,但影视公司不一样,他们的硬资产往往是版权、剧本、甚至演员的肖像权授权。这些东西抵押起来,注销时处理起来更麻烦。我见过一家影视公司,当年拍网大时把电影著作权质押给银行贷了50万,结果片子没火,公司想注销,银行直接说版权还在我这儿,想注销?先还钱!老板当时就懵了:版权早拍完了,哪还有收益?
影视公司的抵押类型,常见的有三种:一是股权质押,比如股东把公司股权抵押给投资方换资金;二是知识产权质押,像剧本、电影版权、商标这些,银行或机构认这个;三是应收账款质押,比如把还没收到的网络平台分成、版权费抵押出去。这三种抵押,注销时都得解扣,不然工商局根本不受理注销申请。
注销前必做的三步走:解除抵押、清算、公示
处理工商抵押,说白了就是先还债,再注销。但影视公司往往账上没钱,怎么办?得按步骤来,一步错,步步错。
第一步:搞清楚抵押了啥,列出清单。很多老板自己都说不清公司到底抵押了哪些资产。我建议去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查,或者找律师调取工商档案,把所有抵押登记都列出来——股权质押登记在哪个局?知识产权质押在哪个部门?都要搞清楚。
第二步:和抵押权人谈判,解除抵押。这是最难的环节。影视公司的抵押物(比如版权)价值波动大,抵押权人(银行、投资方)往往不配合。这时候得看抵押合同:如果是到期了,就得想办法还钱或找第三方接盘;如果没到期,可以协商提前解除,比如用其他资产担保,或者股东个人连带担保。我之前帮过一个张导的公司,他们用剧本版权质押给了一家文化公司,注销时对方不松口。后来我们找了评估机构,把剧本重新估值,发现市场价比抵押时跌了60%,对方怕拖久了更不值钱,最后同意用公司剩余的10万现金+股东个人签一份《免责承诺书》才解除抵押。
第三步:清算组备案,公告债权人。解除抵押后,得成立清算组,在60天内报纸上公告。这里有个坑:很多影视公司以为没抵押就没债,其实应收账款、应付片酬、未结的版权费都是债。我见过一家公司,注销时漏了给编剧的尾款,编剧起诉到法院,最后股东连带赔偿了20万。所以清算时,一定要把所有可能的债务都列出来,哪怕是可能发生的——比如还没播出的剧集,万一播出后还有分成,也得预留。
案例1:李总的股权死局——注销时股东被追加执行
李总是上海一家影视公司的股东,2020年公司缺钱,他把30%的股权质押给了一个投资方,换了80万周转。后来公司经营不善,他想注销,投资方说股权还没到期,要么还80万,要么按合同把股权转给我。李总觉得股权不值钱,拖着没处理,结果公司注销了,投资方把他告上法院,要求股东在未清偿债务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最后法院判决:李总在80万本息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名下的房子被查封了。
这个案例很典型。很多股东以为公司注销了就没事,但《公司法》规定: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也就是说,债务没还清,股东就得兜底。尤其是股权质押,本质是股东用个人信用担保,注销时没解除,等于没还钱,抵押权人当然能追到股东个人。
案例2:王导的版权困局——评估价低到尘埃里的抵押物
王导2019年成立影视公司,拍了一部文艺片,把电影版权质押给银行贷了100万。后来片子入围了电影节,但没卖出去,公司想注销。银行要求还钱,王导说版权值钱啊,能卖200万!结果银行找了评估机构,评估价只有30万——因为文艺片市场小,版权变现太难。王导傻眼了:这评估也太低了!但评估机构有资质,银行认这个。
最后王导没办法,找了朋友凑了30万,把抵押物赎回来,才顺利注销。这个案例说明:影视公司的知识产权抵押,价值评估是关键。很多老板觉得我的作品值钱,但市场不认。所以抵押时就要想好:万一还不上钱,抵押物能卖多少钱?注销时更要提前找专业机构评估,别被抵押权人压价。
政策红线:这些规定碰不得
处理工商抵押,必须懂政策。比如《企业注销登记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公司破产外,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将清算组成员、清算组负责人名单备案:(一)因合并、分立而解散;(二)股东会决议解散;(三)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四)人民法院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予以解散。更重要的是,第十三条说: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有抵押的公司,清算组必须通知抵押权人,不然注销无效。
还有《民法典》第401条:抵押权人可以抵押的财产有……(四)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五)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六)交通运输工具;(七)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影视公司的版权、股权属于其他财产,抵押有效,注销时必须涤除。
影视公司注销的特殊坑:财务凭证不完整,知识产权没清算
除了工商抵押,影视公司注销还有两大隐形杀手:财务凭证不完整、知识产权没清算。
财务凭证不完整,太常见了。影视公司拍片子,经常是先干活后补票,比如场地费、演员片酬,可能几个月后才开发票,甚至有些小成本项目干脆不要发票。结果注销时税务清算,发现成本票少了大半,利润虚高,要补一大笔税。我见过一个公司,因为拍摄时的餐费发票丢了十几张,税务不让通过,最后花了三个月时间补开,才勉强过关。
知识产权没清算,更麻烦。影视公司的核心资产是版权、商标、剧本,注销时这些资产怎么处理?《公司法》规定:公司财产在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但如果知识产权没清算,可能被遗漏。比如有个公司注销时,忘了把剧本的著作权从公司名下转到股东个人,后来剧本被翻拍,原股东还被告侵权,就是因为公司注销时没处理好知识产权清算。
加喜财税的服务见解:财务凭证不完整、知识产权处理不当,是影视公司注销的隐形
财务凭证不完整、知识产权处理不当,是上海影视公司注销时的两大隐形。很多老板觉得公司都注销了,无所谓,但遗留问题可能让股东多年后还惹上官司。加喜财税(https://www.110414.com)专注企业注销15年,帮过200+影视公司梳理历史凭证、评估知识产权价值、协商解除抵押,确保干净注销不留后患。我们常说,注销不是终点,而是责任的终点——帮客户把每个环节都做扎实,才是真正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