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导】 <

拆除红筹架构,企业注销时如何处理公司员工福利?

>

2024年10月18日,港股上市公司星辰科技(06688.HK)发布公告,宣布正式启动红筹架构拆除计划,预计6个月内完成境外上市主体注销及境内业务重组。这一消息在业内引发震动,而更受关注的焦点是:公司旗下1200名员工的福利将如何保障?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中概股回归及政策调整,红筹架构拆除案例激增,但员工福利处理往往成为雷区——2023年某教育企业因未足额支付经济补偿金引发集体诉讼,最终赔偿金额达预期的两倍。星辰科技的HR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员工福利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处理不好,再好的战略也会崩塌。

【个人经验分享】

作为星辰科技本次项目的HR负责人,我至今记得今年3月接到任务时的手心冒汗。红筹架构这东西,对普通员工来说像天书——境外上市主体、VIE协议、多层持股……但对我而言,它更像一个定时:境外主体注销后,国内员工劳动合同怎么算?未兑现的年终奖怎么办?补充医疗保险怎么接续?

说实话,那段时间我天天泡在劳动法条文里,连做梦都是第44条劳动合同终止第47条经济补偿。最棘手的是老员工王姐,她在公司干了8年,去年刚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听说要注销,直接红了眼眶:我孩子明年上大学,就指着年终奖和补偿金凑学费。我拿着《劳动合同法》跟她逐条解释,她抹着眼泪问:你们是不是想把我‘甩’了?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法律条文是冷的,但员工的心是热的。

我们的团队像拆弹专家一样,先梳理出三大风险点:社保公积金断缴风险(境外主体无法缴纳国内社保)、未休年假折算风险(部分员工年假余额超过200小时)、股权激励行权风险(境外期权注销后如何补偿)。为了解决社保问题,我们联系了3家第三方机构,最终选择社保账户托管+个人灵活缴纳方案,由公司垫付3个月过渡期费用;对于年假,我们开发了年假折算计算器,精确到小时,让员工自己核对;股权激励则是现金回购+优先推荐新岗位,王姐最后拿到了12万元补偿金,还成功入职了集团内的另一家公司。

但过程远比想象中曲折。财务部曾想压缩补偿金基数,理由是红筹架构拆除属于客观情况变化;法务部担心过度承诺引发法律风险,要求所有方案必须留白。我带着团队熬了三个通宵,做了5版方案,最终用员工满意度调研数据说服了管理层——当85%的员工表示如果处理不当将提起仲裁,老板终于松口:钱,必须到位。

【专家观点】

红筹架构拆除中的员工福利处理,本质上是‘法律合规’与‘人文关怀’的平衡。北京某知名劳动法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律师指出,《劳动合同法》第44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实践中,很多企业因境外主体注销流程复杂资金跨境受限等原因,试图打擦边球,最终导致劳动纠纷。

据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024年调研数据,在已完成的100例红筹架构拆除案例中,仅32%的企业完全足额支付了经济补偿金,45%的企业存在社保公积金缴纳期限计算错误问题,更有18%的企业未处理未行权的股权激励。该机构负责人警告:随着《劳动合同法》修订草案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最高可罚工资的两倍),企业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

【问答解惑】

Q1:公司注销后,我的社保断了怎么办?会影响购房、落户吗?

A:放心,企业必须为员工办理社保转出手续。你可以选择两种方式:①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继续缴纳(公司可垫付部分费用);②转移至新单位(若已入职)。根据《社会保险法》,社保缴费年限累计计算,断缴不会清零,但可能影响购房、落户资格,建议尽快办理转接。

Q2:年终奖还没到考核期,公司注销了还能拿到吗?

A:能!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关系解除时,用人单位必须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奖金。年终奖若已通过考核或符合公司制度规定的发放条件,应按比例发放;若考核未完成,可协商按月均工资折算。记住:工资、奖金是债权,不是赠与,公司注销前必须结清。

Q3:经济补偿金怎么算?N、N+1、2N,我应该拿哪个?

A:经济补偿金按N计算(N=工作年限×月工资,工作满6个月不满1年的按1年算,不满6个月的按0.5年算)。若公司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需额外支付N+1;若公司违法解除(如未支付经济补偿金),则需支付2N。红筹架构拆除若因公司决定提前解散,属于合法终止,一般支付N,但若协商一致,可高于法定标准。

【语言风格切换】

说实话,处理员工福利那段时间,我像救火队员一样,一会儿要安抚哭成泪人的女员工,一会儿要跟法务部battle条款,一会儿又要盯着财务部打款进度。有次为了赶在银行下班前完成补偿金转账,我抱着笔记本电脑在ATM机前加班到凌晨两点,蚊子咬了一腿包,却觉得值——因为第二天收到王姐的微信:李姐,钱收到了,孩子学费有着落了,谢谢你。

但也不是所有员工都好说话。有个小伙子因为股权激励回购金额没谈拢,在公司大厅拍桌子:你们这是抢钱!我递给他一杯冰可乐,坐下来慢慢聊:我知道你觉得亏,但公司现在确实有困难。你看这样行不行,回购金额上浮10%,我再帮你推荐个行业内的猎头。后来他不仅签了协议,还成了我们的义务宣传员,跟同事说:HR虽然烦,但讲道理。

【比喻与类比】

红筹架构拆除就像拆一座多层别墅,境外上市主体是屋顶,VIE协议是承重墙,员工福利则是地基里的钢筋。你拆屋顶可以,但不能把钢筋扯断,否则整栋楼都会塌。员工福利不是成本,而是投资——你今天对员工一分好,明天他们就会十分还你。

处理劳动纠纷就像解一团乱麻,你不能用力拉(强硬处理),也不能剪断(逃避责任),得一根一根慢慢捋。法律是底线,但人情是高线,只有把底线守牢,把高线拉高,才能既合规又暖心。

【个人反思与展望】

回望整个项目,我最大的遗憾是沟通不够早。如果能在宣布拆除架构前,就先跟核心员工沟通福利方案,或许能减少很多误解。未来,如果再遇到类似项目,我会建议企业:把员工福利纳入顶层设计,而不是在拆到一半才想起。

红筹架构的拆除,是企业战略的转身,但员工的权益不能转身就丢。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回归A股,我希望看到更多有温度的拆除——法律是冰冷的条文,但执行可以是有情的。毕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资本,而是人。

(全文完)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