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述】 <

上海航运公司注销时需要哪些船舶抵押费用清单?

>

下午三点,上海海事法院附近的一间调解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长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桌上散落着几份《船舶注销登记申请书》和《海事债权申报表》,一杯清茶的热气袅袅上升。访谈者小林翻开笔记本,对面坐着三位不同背景的受访者:上海某航运公司财务总监王磊(从业15年,经手过3次公司注销)、海事律师李静(专注海事商事领域10年)、某国有银行资产保全部主任陈明(负责船舶抵押处置8年)。

一、初探注销:船舶抵押费用的冰山一角

小林(访谈者):王经理,您好!我们了解到您所在的公司去年完成过一次注销,其中涉及船舶抵押的部分,当时主要遇到了哪些费用呢?

王磊(航运公司财务总监,语速较快,带点上海口音):费用可不少,说起来头都大!我们当时注销的是一艘5万吨的散货船,抵押给银行,第一步就得把抵押权解除吧?这就涉及到船舶抵押权注销登记,海事局那边要交登记费,好像是按船舶价值算的,具体我记不清了,反正是小几万。然后,银行那边肯定要我们请第三方评估机构重新评估船舶价值,这个评估费花了8万多——关键是,评估报告他们才认,我们自己找的他们不认。

小林:评估费是必须的吗?有没有省钱的办法?

王磊:必须的!银行怕我们低估资产,影响他们的债权。我当时还想过,能不能用之前的评估报告?不行,有效期过了,而且注销前船舶状况可能有变化,得重新来。哦对了,还有海事债权确权费,得登报公告,让所有债权人申报债权,这个公告费加上律师审核申报材料的费用,又小10万了。

小林:这些是注销前的,注销过程中呢?

王磊:注销过程中最麻烦的是船舶优先权清除。我们这艘船之前跑过国际航线,有几个船员的工资没结清,虽然不是我们欠的,但船舶优先权跟着船走,注销前必须清偿。这部分钱我们本来不想认,但海事局说,不结清优先权,不让注销。最后跟船员协商,花了20多万才搞定。

小林(记录中):听起来隐性成本不少。那李律师,从法律角度看,这些费用的产生主要依据哪些规定?有没有企业容易忽略的?

二、法律视角:费用背后的规则密码

李静(海事律师,语速平稳,用词精准):企业最容易忽略的是费用的清偿顺序。根据《海商法》第25条,船舶抵押权的清偿顺序是:船舶优先权>船舶留置权>船舶抵押权>普通债权。很多企业以为只要把银行的抵押款还了就行,其实不是——比如刚才王经理提到的船员工资,属于船舶优先权,优先于银行抵押权,必须先清偿。

小林:那如果企业没钱清偿优先权怎么办?

李静:那就得走船舶拍卖程序。海事局会指定拍卖机构,拍卖产生的费用——比如拍卖佣金、保管费、评估费——要从船舶价款里优先扣除。剩下的钱再按顺序清偿。我们之前有个案例,企业欠了300万抵押款,但船舶优先权清偿了150万,拍卖费又花了50万,最后银行只拿到100万,缩水严重。

王磊(插话):对对对,我们当时也怕这个,所以赶紧把优先权解决了,不然船拍下来钱不够,银行肯定找我们追讨。

李林:还有一点,光船租赁注销的费用容易被忽略。如果船舶之前光租给其他公司,注销时得先解除光租合同,还要让承租人出具无纠纷证明,这个过程中可能涉及违约金协商,也是一笔费用。

小林:陈主任,作为银行方,你们在处理抵押船舶注销时,最关注哪些费用?这些费用如何影响你们的债权回收?

三、银行视角:费用与风险的博弈平衡

陈明(银行资产保全部主任,语气沉稳,常带数据):我们最关注两个问题:处置成本和清偿顺序。处置成本包括评估费、拍卖费、律师费,这些都会直接侵蚀债权回收金额。比如一艘船市场价5000万,评估费50万、拍卖费100万,那我们能拿到的最多就是4850万,还没算优先权清偿。

小林:那你们会要求企业承担这些费用吗?

陈明:会的,在抵押合同里都会约定。但企业注销时往往没钱,最后只能从船舶价款里扣。我们更怕的是隐性费用,比如船舶滞港费。之前有个案例,企业拖着不办注销,船停在港口,每天滞港费8000块,三个月就是72万,这笔钱也得从拍卖款里出,我们债权又少了72万。

王磊(叹气):这个我们懂,当时我们船也有滞港风险,海事局催着办注销,不然每天罚款,只能赶紧凑钱处理。

陈明:还有律师费。企业注销时肯定要请律师,但银行也会请律师监督清偿流程,确保我们的抵押权优先。这笔费用,如果企业不付,我们只能先垫着,最后作为债权申报。

小林:有没有遇到过企业恶意拖欠费用,导致船舶贬值的情况?

陈明:有。去年有个企业,注销前把船上的设备拆了几台,说不是船的附属设备,评估时价值缩水了20%。我们只能通过海事保全,把企业告了,最后才追回来部分损失。但这个过程,律师费、诉讼费又花了30万,得不偿失。

四、深挖细节:费用清单的全貌拆解

小林:三位能不能梳理一下,上海航运公司注销时,船舶抵押相关的费用具体有哪些?能不能分分类?

王磊:我来从企业实操角度说说,大概分三块:

第一块,注销前准备费用:船舶评估费(第三方机构,按船舶价值0.1%-0.3%收)、抵押合同解除公证费(1-2万)、海事债权申报公告费(报纸刊登,几千到上万不等)。

第二块,注销过程中行政费用:船舶抵押权注销登记费(海事局,按船舶价值分段计算,比如1000万以下收5000元)、光船租赁注销登记费(如果有的话,3000元左右)、船舶国籍注销费(2000元)。

第三块,清偿与处置费用:船舶优先权清偿(比如船员工资、救助款项,按实际金额算)、船舶拍卖费(拍卖成交价的1%-5%,最低5万)、滞港费/保管费(按天数算,每天几千到几万不等)、律师费(按阶段收,比如合同审查5-10万,诉讼阶段10-30万)。

李静(补充):从法律程序上,还要加上确权诉讼费。如果有债权人对清偿顺序有异议,企业可能得起诉,诉讼费按标的额算,比如100万债权,诉讼费1.3万。还有执行费,如果拍卖后钱不够,法院强制执行企业其他财产,执行费也由企业承担。

陈明(从银行角度补充):我们还会关注机会成本。比如船舶注销周期长,平均要6-12个月,这期间资金被占用,如果拿这笔钱做其他投资,收益可能比回收的债权还多。虽然这不是直接费用,但对企业来说是隐性损失。

五、经验之谈:如何降低注销成本?

小林: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降低这些费用?给后来者提个醒?

王磊:提前规划!我们第一次注销时没经验,走了很多弯路。后来先把所有债权债务理清楚,特别是船舶优先权,提前找律师查清楚有没有未结清的工资、救助费;评估机构早点选,跟银行提前沟通,认可他们的评估机构名单,避免重复评估;注销材料一次性备齐,比如船舶所有权证书、抵押合同、完税证明,少跑几趟海事局。

李静:法律层面,注意诉讼时效。比如船舶优先权的时效是2年,如果超过时效,就不用清偿了,能省一大笔钱。还有抵押权的顺位问题,如果船舶有多个抵押权,一定要在抵押合同里明确顺位,后面的抵押权风险大,费用也可能更高。

陈明:对企业来说,跟银行保持沟通很重要。我们见过企业偷偷注销船舶,结果被我们起诉,最后不仅付了更多诉讼费,还被列入失信名单。其实提前沟通,我们可以协商分期清偿,或者用其他资产抵债,降低双方的处置成本。

【访谈者评论】

听完三位的分享,最大的感受是:船舶抵押注销的费用,远不止登记费评估费这么简单。它像一张交织着法律、财务、实操的网,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成本。王磊的实操经验提醒我们,企业注销不能想当然,得提前把隐性雷排掉;李静的法律拆解则让我们明白,规则背后是风险的边界,懂规则才能少踩坑;陈明的银行视角则揭示了费用与利益的博弈——对企业来说,降低成本不仅是省钱,更是对自身信用的保护。

【访谈总结】

上海航运公司注销时,船舶抵押相关费用清单可归纳为以下核心类别:

1. 行政规费:抵押权注销登记费、国籍注销费、光租注销费等(合计约1万-2万元);

2. 评估与确权费用:船舶评估费(按价值0.1%-0.3%)、债权申报公告费、律师确权费(合计约10万-30万元);

3. 清偿处置费用:船舶优先权清偿(按实际金额)、拍卖费(成交价1%-5%)、滞港/保管费(按天数)、律师/诉讼费(合计视情况可达船舶价值的10%-30%);

4. 隐性成本:机会成本、信用损失、恶意操作导致的追偿费用。

核心建议:企业应提前3-6个月启动注销程序,聘请专业海事律师团队,与抵押银行建立沟通机制,优先清偿船舶优先权,严格把控评估与拍卖环节,最大限度降低费用风险。注销不是甩包袱,而是对过往责任的清算——唯有敬畏规则、精细规划,才能让落幕少些遗憾,多些从容。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