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设定】 <
.jpg)
某财税服务公司办公室,刚入职3个月的企业服务专员小林(新手)正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公司注销流程清单发愁,旁边是拥有13年财税经验的资深顾问陈姐。小林手里攥着一沓公司过去的合同,眉头皱成了川字。
小林:(挠头,声音带着点不确定)陈姐,我……我有点懵。咱们公司接了个注销公司的案子,老板让我先梳理客户需要注销哪些合同。我翻了翻客户的档案,发现他们签过好多承揽合同,但我分不清这玩意儿和劳动合同买卖合同有啥区别……更不知道哪些必须注销,哪些好像不用。是不是所有合同都得从头到尾捋一遍啊?这不得累死……
陈姐:(抬头,笑着推了推眼镜)哈哈,小林你这问题问得傻得可爱,但特别实在!我刚入行那会儿,比你还迷糊呢,把承揽合同当成采购合同处理,结果客户被合作方追着要违约金,差点被老板骂哭。别急,姐今天给你掰扯清楚,保证你听完就能上手。
一、先搞懂:承揽合同到底是个啥?
小林:(赶紧拿出笔记本)对对对,第一步肯定是定义!我查了《民法典》,说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但这话太书面了,您给我举个大白话的例子?
陈姐:(喝了口茶,眼睛弯弯)你看啊,比如你们公司要做个宣传视频,找外面的影视公司拍——你们是定作人(提需求、付钱),影视公司是承揽人(干活、交成果),签的合同就是承揽合同。再比如,装修公司给你家装修、服装厂给你定制工装、甚至程序员给你开发个小程序……只要对方是干活儿、交成果,你们是付钱、验收,大概率都是承揽合同。
小林:(恍然大悟)哦!那它和劳动合同有啥区别?我们公司给员工发工资签的劳动合同,也算承揽吗?
陈姐:(摆摆手)差远啦!劳动合同是人身依附性强的,员工要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接受管理,按月拿固定工资(可能有社保、福利);而承揽合同里的承揽人是独立的,比如那个影视公司,他们可能同时接好几个单子,自己安排工作时间和方式,你们只管最后收视频、给尾款——简单说,劳动合同是自己人,承揽合同是外包活儿。
小林:(快速记录)记住了!自己人是劳动合同,外包活儿是承揽合同。那……注销公司时,是不是所有外包活儿的合同都得注销?
陈姐:(挑眉)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不是所有,得看合同状态。我给你打个比方:注销公司就像搬家,你得把家里的东西——也就是合同,分类处理。有的东西已经用完了、没纠纷了,直接扔了(不用注销);有的东西还在用、或者有遗留问题,必须打包带走(必须注销);还有的东西是借别人的,得先还回去(解除合同)。
二、哪些承揽合同必须注销?——核心看这3点
小林:(眼睛一亮)搬家这个比喻好!那具体怎么分类?哪些是必须打包带走的?
陈姐:(伸出三根手指)记好,这3种承揽合同,注销时必须重点处理,不然公司注销了,麻烦会追着你跑:
1. 活儿没干完的合同——注销前必须解除
小林:啥叫活儿没干完?比如签了个一年期的设计合同,干了半年公司要注销,算没干完吗?
陈姐:对!只要合同还没到期,承揽人(比如设计公司)还没完成约定的工作成果,或者完成了你们还没验收合格,都属于没干完。这种合同不处理,注销后对方可能会说:你们单方面违约,赔钱!
小林:(紧张)那赔多少啊?会不会把股东赔破产?
陈姐:(拍拍小林肩膀)别怕!有《民法典》保护我们。公司注销属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你们可以提前30天书面通知承揽人解除合同,但要根据对方已经完成的工程量、合理利润,给予赔偿——不是随便罚,是填平损失。
小林:那怎么算合理赔偿?总不能让对方漫天要价吧?
陈姐:(笑)这就用到姐的小技巧了!先翻合同看进度款支付节点,比如完成30%付30%,完成60%付60%,如果对方只干了40%,那就按40%对应的报酬赔,再扣掉你们已经付的钱。如果合同没写,就按对方实际投入的成本(比如人工、材料费)加合理利润(行业平均水平10%-20%)算——记住,一定要让对方提供成本凭证,不然容易扯皮。
小林:记住了!成本凭证+合理利润,多退少补。那……如果对方不配合解除合同,非要我们赔一大笔,咋办?
陈姐:(眼神一凛)这就说到我当年犯的错了!刚做顾问时,遇到个客户,承揽方说他们投入了100万研发费,但连个发票都没有,就凭一张手写的收据。我当时没坚持要凭证,差点赔了20万!后来还是带教老师帮我找了律师,通过诉讼确认证据不足,才没被骗。所以啊,小林,遇到这种情况,别心软,直接说:请提供正规发票、成本明细,否则我们只认可法院认定的损失。 大多数人一听较真,就软了。
2. 钱没结清的合同——注销前必须了结
小林:那如果合同干完了,对方也交活儿了,但我们还没付尾款呢?这种也得处理吧?
陈姐:当然!这比没干完的还麻烦!相当于借了别人的钱没还,公司注销了,债权人(承揽方)可以起诉股东,要求在未偿还金额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简单说,股东得自掏腰包还钱!
小林:(倒吸一口凉气)这么严重!那怎么避免?
陈姐:两个字:结清!注销前必须把所有应付的报酬、违约金、赔偿金都付了,让对方开收款收据,最好再签个《债权债务了结协议》,写清楚双方就XX合同再无任何经济纠纷。
小林:如果公司账上没钱,付不起尾款呢?
陈姐:(叹气)这就麻烦了,但也不是没办法。我之前遇到个客户,账上确实没钱,就和承揽方商量:我们用公司剩下的设备抵债,设备估值多少,尾款就抵多少。 对方同意了,双方签了《以物抵债协议》,去工商局做了备案,也算了结了。实在不行,只能股东先垫付,等公司注销后再找其他股东分摊——记住,注销前债务不清寸步难行!
3. 涉及资质/许可的合同——注销前必须备案解除
小林:资质?什么资质?
陈姐:比如你们公司是建筑工程公司,注销时有个承揽合同是钢结构工程,这种合同可能涉及施工资质;或者你们是食品公司,有个承揽合同是委托第三方生产食品,涉及食品生产许可证。这种合同不能随便解除,得去相关部门(比如住建局、市场监管局)备案合同解除证明,不然可能会被处罚无资质承揽。
小林:(挠头)这听着好复杂……有没有什么潜规则能快速搞定?
陈姐:(神秘一笑)有!找对经办人!我之前处理过一个建筑工程公司的注销,合同解除要去住建局备案,那个窗口的阿姨特别轴,材料差一点都不行。后来我打听到她喜欢喝茶,就提前泡了罐好茶带过去,没聊两句就说:阿姨,我们这小公司注销不容易,您多指点,以后我们公司孩子要上学,还得请您多关照~ 阿姨一听孩子上学,瞬间热心起来,不仅帮我们检查材料,还悄悄说:那个‘施工许可证复印件’你们没带?去隔壁窗口补个‘遗失说明’就行,不用重新跑。 哈哈,说白了,就是人情世故+专业能力,不过核心还是材料齐全!
三、哪些承揽合同可以不管?——这3种不用注销
小林:那反过来,有没有不用注销的承揽合同?总不能几十个合同都处理吧?
陈姐:当然有!这3种合同,注销时直接无视,能省你大把时间:
1. 活儿干完、钱结清的合同——放那儿不管
小林:这个简单!比如去年找了个设计师做了个海报,付了全款,对方也交了文件,我们还在用,这种对吧?
陈姐:对!这种合同叫权利义务已终止,就像吃完的甘蔗渣,没价值了,也没纠纷了。注销时不用管,甚至合同丢了都没关系——只要你能证明钱付了,活儿收了(比如付款凭证、验收单、对方确认的邮件)。
小林:那如果对方后来找茬说海报侵权了,要赔钱,咋办?
陈姐:(笑)那不是你的问题了!那是承揽人(设计师)侵犯第三方权利,你们可以找他追偿。注销前只要确保你们和对方之间没问题就行,第三方纠纷不属于注销要处理的范围。
2. 金额太小、没纠纷的合同——低于500元的,直接忽略
小林:金额小?比如100块钱的复印合同?
陈姐:差不多!我有个土办法:单笔合同金额低于500元(各地标准可能不同,500元是行业常见线),且对方没找过麻烦的,注销时直接不纳入清理范围。为什么?因为就算对方起诉,诉讼费、律师费可能比500元还高,没人会为这点钱折腾。
小林:这算不算潜规则?
陈姐:(眨眨眼)算是行业小默契吧!但前提是对方没找过麻烦——比如对方发过催款函,或者说过你们还没付钱,那不管金额多小,都得处理,不然会留下未了结债务的记录,影响注销。
3. 超过诉讼时效的合同——3年没找过你的,当没了
小林:诉讼时效?啥意思?
陈姐:简单说,承揽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是3年。如果对方超过3年没找你要过钱、没提过纠纷,也没起诉你,那他就丧失胜诉权了——相当于法律不保护他了。比如2019年签的合同,2022年公司注销,对方2023年才来说你们没付尾款,你可以直接说:早过了3年时效,我不还!
小林:那怎么判断超过诉讼时效?
陈姐:看最后一次催款证据!如果对方最后一次找你要钱是2020年,那到2023年就过期了;如果2021年微信上跟你说尾款还没给?,那时效到2024年才过。注销时让客户翻翻聊天记录、邮件,只要3年内没动静,就不用管。
四、注销承揽合同的标准流程——新手照着做就行
小林:(长舒一口气)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有谱多了!那具体怎么操作?有没有傻瓜式流程?
陈姐:(拿出一张纸,边写边说)姐给你画个三步走流程,记不住就拍下来:
第一步:梳理合同清单——地毯式排查
小林:怎么梳理?一个个翻档案吗?
陈姐:对,但要有技巧!先让客户提供合同台账(没有就自己建Excel表),列清楚:合同编号、对方公司名称、合同类型(承揽/买卖/租赁等)、签订日期、到期日期、合同金额、已付金额、履行状态(未履行/履行中/已履行完毕)。然后重点标出承揽合同,再按刚才说的必须处理和不用处理分类。
小林:万一客户找不到合同台账呢?
陈姐:(笑)那就翻箱倒柜!查银行流水(看应付账款-承揽费的支出)、查发票(看服务费的进项)、查邮件(搜合同承揽关键词)。我当年遇到个客户,档案室漏水,合同全湿了,我就是靠银行流水和对方对账,才把承揽合同理清楚的——记住,财税人员就是侦探,线索总藏在细节里!
第二步:分类处理——该解除的解除,该结清的结清
小林:分类之后呢?
陈姐:对必须处理的合同:
- 没干完的:发《解除合同通知书》(最好用EMS寄,保留寄送凭证),和对方谈赔偿,签《解除协议+付款凭证》;
- 没结清的:赶紧付钱,让对方开收据,签《债权债务了结协议》;
- 涉及资质的:去相关部门备案《解除证明》,拿回对方的资质原件(如果押在公司的话)。
对不用处理的:直接在清单上打勾,备注无需注销,然后归档——千万别删记录,万一工商局查呢?
第三步:提交材料——工商税务都要交代
小林:处理完合同,是不是就没事了?
陈姐:差得远!注销公司时,要把承揽合同处理情况写成《承诺书》,和以下材料一起交工商局和税务局:
- 已履行完毕的承揽合同清单(不用处理的那种);
- 已解除的承揽合同《解除协议+付款凭证》;
- 已结清的承揽合同《收款收据+了结协议》;
- 涉及资质的《备案证明》。
小林:万一材料不全,工商局不给注销咋办?
陈姐:(拍拍小林)别慌!姐教你个应急话术:您好,我们公司已对所有承揽合同进行全面梳理,未履行完毕的已解除并赔偿,已履行的已结清,这是《合同清理情况说明》和凭证,麻烦您帮忙看一下,如果有遗漏我们马上补。 态度好点,一般都会通融——毕竟工商局也理解注销麻烦,只要没重大风险,都会给过。
五、新手避坑指南——这些坑我替你踩过了
小林:(感激涕零)陈姐,您今天说的比我看一周资料都明白!最后再问一句,还有啥新手必踩的坑提醒我一下?
陈姐:(严肃)有!这3个坑,姐当年都踩过,你千万别犯:
坑1:把劳动合同当承揽合同处理
小林:啊?这也会搞混?
陈姐:太会了!我刚开始时,有个客户把兼职设计师签成承揽合同,结果设计师去劳动局告他没交社保,劳动局一看,设计师每天按时打卡、接受客户管理,明显是劳动关系,直接判客户补缴社保+罚款2万!所以啊,分不清承揽和劳动时,记住一个标准:谁管理谁——如果对方要遵守你的考勤、规章制度,拿固定工资,那就是劳动,不是承揽!
坑2:忽略口头承揽合同
小林:口头合同也算?
陈姐:算!而且最容易出事!我见过个客户,找了个朋友帮忙做个PPT,说好做完给500块,结果朋友做得不好,客户没给钱,朋友起诉到法院,法院说口头合同有效,判客户赔300块——所以注销时,一定要问客户:有没有没签合同的‘活儿’? 有就赶紧补个《结算协议》,写清楚双方权利义务了结。
坑3:注销后扔掉合同原件
小林:注销了还要留着合同?
陈姐:对!至少留5年!万一注销后有人说你们当年没付尾款,你可以拿出收款收据+了结协议打脸他;万一对方合同丢了,你还能提供复印件帮他——记住,合同是护身符,不是废纸!
结尾:别怕犯错,你正在成为靠谱的顾问
小林:(长舒一口气,眼睛亮晶晶的)陈姐,我全明白了!从分清承揽合同,到分类处理,再到避坑,每一步都有方向了。之前我总怕自己做不好,现在觉得……好像也没那么难?
陈姐:(笑着揉揉小林的头发)傻孩子,谁不是从新手过来的?我当年第一次独立处理注销案子,因为漏了一个承揽合同,被客户骂了整整一下午,躲在厕所哭鼻子。但哭完擦干眼泪,还是把合同重新梳理了一遍,最后客户反而说小陈你挺负责啊。
小林:(笑)那您现在还会犯错吗?
陈姐:(摇头)会啊!昨天我还把租赁合同和承揽合同的税率搞混了,被主管说了两句——但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学。做企业服务,就像医生看病,得细心、耐心,还得不断学新药方。
小林:(坚定地点头)嗯!我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教导!
陈姐:(拍拍小林的肩膀)加油!注销公司是麻烦活儿,但也是锻炼活儿——当你帮客户把一个个烂摊子理清楚,看到他们顺利拿到注销证明时,那种成就感,比拿奖金还爽!记住,姐永远是你的后盾,遇到问题随时来找我,咱们一起把工作做好,让客户放心,也让公司放心!
小林:(感动地红了眼眶)谢谢陈姐!我一定努力!
(全文完,约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