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注销潮下的政策追问:创业者退场后,扶持能否跟场? <

注销公司后能否享受创业扶持政策?

>

2023年第四季度,全国企业注销量同比激增15%,其中小微企业注销占比超七成的数据引发关注。与此多地创业服务热线咨询量环比上升30%,核心问题高度一致:公司注销后,还能申领创业补贴吗?

浙江省杭州市创业者李薇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其2021年注册的餐饮公司因疫情冲击于2023年3月注销,注销前企业曾获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同年10月,她计划开一家社区便利店,向当地人社部门咨询二次创业补贴时,却被告知已注销企业无资格申领新补贴。政策是不是‘认死理’?我创业失败后想再试一次,为什么反而成了‘外人’?李薇的疑问,折射出越来越多创业者的困惑。

这场围绕注销后政策衔接的讨论,正成为优化创业生态的重要命题。

【我的创业踩坑记】从注销到重启,我与政策的拉锯战

我叫陈默,2020年带着做年轻人喜欢的文创品牌的梦想,在北京注册了一家文化公司。头两年靠着线上小店勉强维持,2022年却因供应链断裂和租金上涨,不得不在年底选择注销。

拿到《准予注销登记通知书》那天,我站在工商局门口,手里捏着一张注销清算报告,感觉像给自己的孩子写了死亡证明。但转念一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想换个赛道做自媒体,毕竟之前积累的粉丝和经验还在。

没想到,第一步就栽了跟头。我去街道办咨询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工作人员翻了翻我的材料,直接说:你之前公司注销了,现在是以个人身份创业,不符合‘企业吸纳就业’的条件。我当时就懵了:合着我之前给3个员工交社保、带着团队熬过最难的半年,都白费了?

更糟的是,我想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银行却说:政策要求‘企业注册满1年且正常经营’,你注销了怎么算?我拿着《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翻了半天,确实没找到注销企业二次创业的条款。那段时间,我总觉得自己像个无业游民,明明想继续创业,却被政策卡在了门外。

转机出现在一次创业沙龙上。我遇到一位同样注销过公司的创业者,他告诉我:你得去区级人社局问问,有些区有‘二次创业扶持计划’,和市级政策不冲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跑了三次区里,终于找到一份《关于支持转型创业者若干措施的通知》,里面明确:曾创办小微企业并注销,6个月内二次创业的,可享受原政策50%的补贴。

原来,政策不是死的,只是需要找对门。最终,我拿到了5000元启动补贴和20万元贴息贷款。现在我的自媒体账号已做到10万粉丝,回想起那段跑断腿的日子,我忽然明白:创业者的重启,需要政策的接棒。

【专家视角】政策如何为二次创业搭梯子?

创业扶持政策的核心是‘精准滴灌’,而非‘普惠制’。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张斌认为,政策设计需要平衡激励初次创业与支持持续创业的关系,注销企业二次创业者往往具备经验、资源和抗风险能力,是创业生态中的‘潜力股’,政策若将其排除在外,可能造成资源浪费。

据《2023中国创业者调研报告》显示,45%的创业者因政策衔接不清放弃二次创业申请,其中31%的人表示不了解注销后政策变化。而浙江省2022年推出的创业重启计划显示,对注销后二次创业者给予30%的补贴倾斜,该群体创业存活率比初次创业者高出12%。

政策就像‘接力棒’,第一次创业时递给你,第二次创业时不能让你自己捡起来跑。张斌比喻道,关键在于建立‘政策信用档案’,将创业者之前的经营年限、纳税记录、社保缴纳等纳入考量,而不是简单以‘企业是否存续’论英雄。

【你问我答】注销后创业,这些疑问一次说清

问:注销公司前未用完的税收优惠,还能延续吗?

答:通常不能直接延续。税收优惠(如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与市场主体资格绑定,注销后企业资格消失,优惠自然终止。但部分地区对转型创业者有税收优惠结转政策,如广东省规定,注销前已符合条件但未享受的税收优惠,可在二次创业后申请追溯享受,需提供注销时的税务清算证明。

问:如果注销是因为经营不善,再次创业会被限制吗?

答:政策不会一刀切限制。只要注销程序合法(如完成清算、税务注销),二次创业仍可享受同等政策。但部分城市(如深圳)会对恶意注销逃避债务的企业实黑名单制度,影响二次创业申请。

问:参加过的创业培训,注销后还有用吗?

答:有用!大部分地区的创业培训证书(如GYBSYB)是终身有效的,二次创业时可凭证书申请高级创业培训补贴,额度比初次培训高20%-30%。北京市还规定,注销后二次创业者可免费使用创业实训基地的场地和设备,为期3个月。

【反思与展望】政策不该是迷宫,而应是扶手

从初次创业到二次创业,我最大的感受是:政策不该是迷宫,让创业者摸不着头脑;而应是扶手,在需要时稳稳托住他们。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注销后政策衔接。比如上海推出创业服务一网通办,自动识别二次创业者并推送适配政策;四川省对注销后6个月内二次创业的,给予最高10万元的创业重启补贴。这些变化,让创业者感受到退场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未来,我期待政策能更懂创业者:比如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让创业者不用重复提交材料;比如对因不可抗力注销的创业者,给予更宽松的政策门槛。毕竟,创业本就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冒险,政策的温度,就体现在它是否愿意给那些爬起来再战的人,一个重新出发的机会。

正如一位老创业者对我说的:真正的失败不是公司注销,而是注销后不敢再开始。愿政策能成为创业者的底气,让他们敢闯、敢试、敢重启。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