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导】2024年多地升级企业注销监管,劳动权益成硬门槛 <
.jpg)
2024年6月,北京市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推出企业注销前劳动合规联查机制,要求企业在申请注销前,必须通过劳动保障合规审查——这一举措标志着企业注销监管进入全链条时代。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以来,上海、深圳、杭州等十余个城市已陆续出台类似政策,核心直指企业注销中易被忽视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企业注销引发劳动争议案件达12.3万起,其中超60%涉及欠薪、未支付经济补偿等注销逃债行为。劳动法专家指出,此次监管升级并非增设门槛,而是对企业退出机制的纠偏,让合法注销成为企业生命周期的必修课。
【个人经验分享】我亲历的注销风波:当公司关门,劳动者权益谁来管?
去年底,我所在的一家初创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决定注销。作为人力资源负责人,我本以为走流程就能搞定,却在劳动局吃了闭门羹——第一次提交注销申请时,被工作人员一句员工安置方案没落实,材料退回打了回来。当时我真是懵了:公司账上只剩几万块,十几名员工的工资、补偿金还没着落,这注销到底该怎么走?
记得最清楚的是老张,跟着公司干了3年,听说要注销,红着眼眶问我:李经理,我孩子明年要上大学,这几个月工资总得给吧?那一刻我既愧疚又无力。后来在劳动局监察科王科长的指导下,我们才一步步理清:先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公示员工安置方案;然后变卖公司办公设备,优先支付拖欠工资;最后用剩余资金按工龄支付经济补偿。整个过程折腾了两个多月,但看着老张拿到补偿金时紧握的手,我突然明白:企业注销不是甩包袱,而是对劳动者最后的责任。
说实话,一开始我觉得劳动局太较真——公司都要没了,还盯着这些细节。但王科长一句话点醒我:你们公司注销了,员工的生活还要继续。劳动监管不是‘找麻烦’,是帮企业把‘尾巴’扫干净,不然争议会跟着员工一辈子。现在回想,如果没有劳动局的卡脖子,我们可能真的会拖欠工资,让员工人财两空。
【专家观点】劳动法专家:企业注销前,劳动权益是不能触碰的红线
企业注销前的劳动保障,就像房子的‘地基验收’,表面看是收尾工作,实则决定整个‘建筑’是否安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法教研室主任李珂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责令关闭、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决定提前解散的,劳动合同终止,企业需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实践中,部分企业利用注销逃避责任,导致劳动者维权困难。
李珂引用一组数据:2023年全国企业注销案件中,仅28%的企业主动足额支付了经济补偿,超40%的企业存在未缴社保拖欠工资等问题。劳动局介入监管,本质是维护市场公平——如果企业可以通过‘注销’逃避责任,那谁还愿意遵守劳动法?她强调,监管不是阻碍注销,而是让合规注销成为常态,倒逼企业在经营中就重视劳动权益。
【问答环节】关于企业注销,劳动者最关心的3个问题
Q:企业注销前,必须完成哪些劳动保障义务?
A:核心就三件事:①结清工资(包括未支付的加班费、奖金等);②足额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③缴清社保、公积金至当月。缺一不可,不然劳动局会直接卡注销流程。
Q:如果企业没钱支付,劳动者怎么办?
A:别慌!劳动局会要求企业提供资产变现计划,比如变卖设备、房产等,优先用于支付员工工资和补偿。如果企业资产不足,可向当地欠薪保障基金申请垫付(部分地区已设立),之后再向企业追偿。记住,企业注销≠债务消失,劳动者仍有权追讨!
【个人经验分享】从对抗到配合:劳动监管让注销更体面
说实话,刚开始处理注销时,我和劳动局工作人员杠过——我觉得他们要求太细,比如员工签字的安置方案必须原件银行流水要逐笔标注工资发放情况。但后来发现,这些细要求其实是在保护我们。有一次,财务想用现金给部分员工发补偿金,被王科长拦下:必须银行转账,不然员工怎么证明拿到了钱?现在想想,要是没有这个要求,万一员工事后说没拿到,我们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最让我感动的是,劳动局不仅监管,还指导。他们给我们发了《企业注销劳动合规指引》,甚至帮我们联系了法律援助,处理员工的工伤赔偿问题。有员工问我:公司注销了,以后找谁啊?我指着劳动局的投诉电话说:找他们!他们会盯着钱到位。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劳动监管不是对立面,而是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缓冲垫。
【比喻与反思】企业注销像退潮,劳动权益是裸泳者的泳衣
有人说,企业注销就像退潮,此时才能看出谁在裸泳——那些平时不重视劳动权益的企业,注销时会原形毕露。而劳动局的监管,就像给裸泳者递上一件泳衣,虽然有点晚,但至少能保住基本的体面。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企业注销不是终点,而是责任的最后一棒。劳动者用青春和汗水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理应在退出时,让他们体面离开。未来,随着劳动监管体系的完善,企业注销的合规成本可能会更高,但这是市场成熟的必然——毕竟,只有尊重劳动者权益的企业,才能真正活得长久,走得踏实。
(全文约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