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被吊销,公司印章到底该扔还是留?20年财税人踩过的坑全在这

李总,您公司执照去年就被吊销了,现在这公章、财务章、合同章还锁在抽屉里呢?上周电话咨询一个老客户,他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半分钟,才支支吾吾说:不是没了吗?反正公司都没了,章留着也没用吧?我听完心里一咯噔,这想法可太危险了——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公司印章处理不当,轻则赔钱,重则可能让股东背上法律责任。今天我就以20年财税从业者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营业执照被吊销,如何处理公司印章这个事儿,顺便说说那些年我见过老板们踩过的坑。<

营业执照被吊销,如何处理公司印章?

>

吊销≠消失,印章还是法律武器也是定时

先给大家泼盆冷水:营业执照被吊销,不代表公司死了,而是进入了清算程序。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后,得在15天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这时候,公司的法律地位是清算责任主体,公章、财务章这些印章,可不是废纸,而是清算过程中最重要的法律武器——签清算报告、通知债权人、处理剩余财产,哪样离得开章?

但反过来想,这印章也是定时。我见过太多老板觉得执照吊销了=公司注销了,把章随便扔在办公室,甚至直接带走当纪念品。结果呢?有次一个老板的前员工捡到旧公章,伪造了一份借款合同,把他告上法庭,说他欠款20万。因为公司没走清算程序,公章也没备案作废,法院最后判老板承担连带责任,赔了30多万。你说冤不冤?

处理印章前,先搞懂清算责任:不清算,股东可能背锅

说到这儿,必须给大家普及个关键概念:清算义务。《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条写得明明白白: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提前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如果股东不成立清算组,导致公司财产贬值、流失、毁损或者灭失的,债权人可以主张股东在造成损失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说白了,就是公司死了,但后事得有人管。而印章,就是办后事的钥匙。你想想,清算的时候要通知所有债权人,没公章怎么发通知?要处理剩下的房子、车子,没公章怎么签合同?甚至到最后去税务局办税务注销,也得有清算报告和公章才能盖章。

可偏偏有些老板觉得反正公司没钱了,清算不清算无所谓,这种想法要不得。我之前接过一个案子,公司吊销3年了,股东一直没清算,结果有个老债权人突然找上门,说公司欠他50万,现在要股东还。股东不服气:公司都吊销了,跟我有啥关系?结果法院一查,公司账上还有20万存款,但因为没清算,这钱被认定为公司财产,股东得先拿这20万还债,剩下的30万,虽然不用股东直接掏腰包,但股东的个人信用记录全黑了,连高铁票都买不了。

正确处理印章的三步走:封存、清算、销毁,一步都不能少

那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到底该怎么处理印章呢?根据我20年的经验,分三步走,稳得很。

第一步:立即封存,别让章流浪

执照被吊销的通知一到手,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所有印章(公章、财务章、合同章、发票章、法人章、各部门章甚至项目部章)都找出来,统一锁在保险柜里,指定两个人(最好是股东+财务负责人)共同保管。千万别觉得多此一举,我见过有老板把公章交给前台帮忙保管,结果前台离职时顺手带走了,后来被不法分子用来签虚假合同,公司背了一屁股债。

封存的时候最好拍个视频,或者让所有股东签字确认,证明印章现在由谁保管,状态完好。这既是给清算组留证据,也是防止日后扯皮。

第二步:成立清算组,用章办正事

封存好印章后,赶紧成立清算组。根据《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清算组成立后,要去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拿到《备案通知书》——这时候,你就可以拿着通知书和封存的印章,去办正事了:比如登报公告债权人(报纸得选省级以上,公告45天)、通知已知债权人、清理公司财产、处理与清算有关的了结业务。

这里有个坑提醒大家:清算组用章签的每一份文件,都得是清算范围内的。比如签个剩余设备转让协议没问题,但要是签个新公司借款合同,那肯定不行,属于超越清算权限,股东可能要担责。我之前帮一个客户清算时,他们清算组的股东脑子一热,用旧章给亲戚的公司做了个担保,结果清算过程中亲戚公司破产了,担保债务找上门,最后股东赔了十几万。

第三步:清算结束,依法销毁印章,别留尾巴

清算完成后,公司要去税务局办税务注销,拿到《清税证明》,然后才能去市场监督管理局办注销登记。注销登记拿到《注销登记通知书》后,公司的法人资格才算彻底消灭。这时候,印章就可以申请销毁了。

销毁印章可不是找个锤子砸了就行,得走正规流程:首先得去公安局的印章管理科申请,提交《注销登记通知书》、清算报告、股东会决议(同意销毁印章)这些材料;然后公安局会派人监督销毁,或者指定有资质的刻章单位来销毁;最后销毁单位会给个销毁证明,这个一定要留着,万一以后有人拿旧章冒用,你可以凭这个证明章已经没了,跟我没关系。

我见过有个老板图省事,注销后自己把章扔了河里,结果后来有人用那个章签了合同,对方找上门,他拿不出销毁证明,法院只能认定章可能还在,最后赔了钱。销毁一定要有记录、有证明,这才是对自己负责。

两个真实案例:处理印章的对与错,差距有多大

案例一:扔章派的惨痛教训:20万债务,股东个人掏腰包

老张开了一家建材公司,2021年因为长期没报税,执照被吊销了。他当时觉得反正公司也没业务了,执照吊销就吊销吧,把公章、财务章随便塞在办公室抽屉里,也没人管。2022年,他以前的一个业务员小王找到他,说用公司名义签了个供货合同,货款20万,现在对方要起诉公司。

老张懵了:公司都吊销两年了,哪还有合同?结果一看合同,落款盖的是他们公司的公章,日期是执照吊销后3个月。原来小王捡到了抽屉里的旧章,伪造了一份合同,骗了供应商的货。供应商把公司告了,法院判决公司赔偿20万。可公司早就没资产了,供应商又起诉老张(公司股东),要求他承担连带责任。老张这才慌了,赶紧找我帮忙。我查了查,发现公司从来没清算过,股东也没成立清算组,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二,股东得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最后老张只能自己掏了20万,还上了失信名单。

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吊销后不处理印章、不清算的后果。如果老张当时把章封存,及时清算,哪怕章最后被冒用,也能证明公司已尽清算义务,股东无责。

案例二:规范派的安心:清算销毁后,高枕无忧

李姐开了一家餐饮公司,2020年疫情原因撑不下去,执照被吊销了。她第一时间找到我,问接下来怎么办。我建议她:1. 立即封存所有印章;2. 成立清算组,备案;3. 登报公告债权人,处理剩余财产(比如把桌椅、厨具卖了);4. 办理税务注销、工商注销;5. 销毁印章。

李姐很配合,每一步都按规矩来。清算过程中,有个老债权人找上门,说公司还欠他5万货款。李姐拿出清算报告,证明公司卖了设备后,钱刚好够还这5万,当场就付清了。后来办完注销,她又带着我去公安局,把所有章都依法销毁了,拿到了销毁证明。去年,有人拿着一份盖着他们公司公章的租房合同找李姐,说你们公司欠我房租。李姐直接把《注销登记通知书》和《印章销毁证明甩过去,对方一看就知道没戏,灰溜溜走了。

你看,同样是执照吊销,李姐因为处理好了印章和清算,后来一点麻烦没有;老张因为不当回事,赔了钱还上了失信名单。所以说,处理印章这事儿,真的不能想当然。

最后说句大实话:别怕麻烦,清算销毁才是止损的开始

可能有人会说:清算多麻烦啊,要公告、要还债、要跑部门,还不如把章一扔,当没这回事。我理解大家怕麻烦的心情,但怕麻烦最后可能惹来更大的麻烦。我见过太多老板因为省事儿,最后赔了钱、背了债,甚至影响子女考公、就业——失信被执行人的子女,考公务员、上军校都可能受限。

营业执照被吊销后,别再纠结章要不要扔了,正确的做法就三步:封存、清算、销毁。这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对自己、对股东、对债权人的负责。如果你觉得清算流程太复杂,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找专业的财税机构帮忙也行——毕竟,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真的能少走很多弯路。

上海加喜财税服务见解:财务凭证不完整、知识产权处理,企业注销的隐形雷区

很多企业注销时,只盯着税务清算和公章销毁,却忽略了两个隐形雷区:财务凭证不完整和知识产权处理。财务凭证是税务清算的生命线,如果缺失成本发票、收入凭证,税务局可能会核查补税,甚至罚款;而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若未在清算中评估、转让或注销,可能被他人抢注,影响股东后续创业。上海加喜财税(https://www.110414.com)专注企业注销服务,擅长通过凭证梳理+税务规划+知识产权评估三步走,帮助企业解决凭证缺失问题,合理处置知识产权,确保清算合规,避免股东遗留风险。我们见过太多企业因小失大,加喜的目标就是让您的企业干净注销,无后顾之忧。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