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场景】 <

航运公司注销,商标权如何转让给品牌策划公司?

>

午后三点,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木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飘着咖啡的醇香。我们约在市中心一家安静的共享办公区,这里既有初创公司的活力,又不失专业氛围。访谈桌旁坐着三位嘉宾:左侧是李默,从业15年的知识产权律师,语速沉稳,逻辑清晰;中间是张薇,启航品牌策划公司创始人,曾在4A广告公司深耕,说话带着快节奏的感染力;右侧是王建国,原远航物流股东,如今在家开了家小茶馆,声音里带着岁月的沙哑。访谈者小林(财经记者)坐在对面,笔记本摊开,录音笔已启动。

【访谈实录】

小林(开场):各位老师好,今天想聊一个挺具体的话题——航运公司注销后,商标权怎么转让给品牌策划公司?最近看到不少中小航运企业因市场波动退出,但商标这个无形资产往往被忽略。李律师,您先从法律层面说说,公司注销了,商标权到底归谁?

李默(推了推眼镜,语速不疾不徐):这个问题得分两步看。根据《公司法》和《商标法》,公司进入清算程序后,商标权属于公司剩余财产,必须优先清偿债务——比如欠供应商的钱、员工的工资,剩下的才能分配给股东。如果清算组没处理商标,直接注销了,商标会被商标局注销,相当于无主财产,谁也拿不走。

小林(追问):那如果清算组处理了,但不想自己运营,想卖给品牌策划公司,流程上要注意什么?

李默:流程其实不复杂,但细节容易踩坑。第一步,清算组得先出具《商标权转让声明》,明确同意将XX商标转让给XX公司,还要附上股东会决议——毕竟商标是公司财产,得股东们点头。第二步,受让方(品牌策划公司)要提交《转让申请书》,双方主体资格证明(清算组证明+受让方营业执照),还有商标注册证。第三步,商标局会审查,重点看……

张薇(突然插话):等等,李律师,我打断一下。我们接远航物流商标时,发现对方清算组没做商标价值评估,直接按零元转让了,后来税务部门说这属于无偿转让,可能涉及企业所得税问题,差点黄了!这算不算常见坑?

李默(点头):太常见了!很多清算组觉得公司都要没了,商标不值钱,但《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清算所得要缴税,包括商标权的转让收入。哪怕零元转让,如果商标有市场价值,税务也可能核定征税。所以建议清算组先做个商标评估,明确转让价格,既合规,也能避免后续纠纷。

小林(转向张薇):张总,您作为品牌策划公司,为什么会想接手注销航运公司的商标?这类商标有什么隐藏价值?

张薇(身体前倾,语速加快):我们公司专做老品牌活化,航运商标简直是宝藏!你看,远航扬帆蓝海这些词,自带信任感和画面感——航运业需要长期积累口碑,这些商标可能用了10年、20年,消费者潜意识里觉得靠谱。不像新品牌,从零开始砸钱做信任背书,成本太高!

王建国(突然叹气):说起来……远航物流那商标,是我们2005年注册的,当年为了名字还吵了架,有人说叫速达,我说远航有气势……没想到最后成了别人家的品牌。

小林(看向王建国):王先生,当时公司注销,商标转让给您带来了什么感受?过程中有没有犹豫过?

王建国(搓了搓手):犹豫?太犹豫了!2018年航运不景气,公司欠了一屁股债,清算组说商标能卖50万,我们股东们吵翻了天——有人说留着万一东山再起呢,有人说50万够还点债了。最后还是李律师帮我们算了笔账:商标评估值80万,但自己运营要再投至少200万,还不一定有客户,不如卖了还债,至少老员工能拿到点补偿款。

小林(追问):那卖给启航品牌时,有没有担心商标被糟蹋?比如您说远航是老员工的念想……

王建国(打断):可不嘛!当时我跟张总约在茶馆,拍着桌子说你们做奶茶、做服装都行,就是不能做物流,免得砸了‘远航’的招牌!张总笑着说王总您放心,我们打算做户外旅行装备,‘远航’正好配‘探索’的调性,我才松口。

张薇(接话):其实我们选商标,不光看名字,更看品牌基因匹配度。远航物流的核心是可靠、高效,我们想做户外装备,需要耐用、陪伴的感觉——你看,登山包、帐篷这些,不就像远航的船一样,陪用户走更远的路吗?这种情感共鸣是新商标比不了的。

小林(转向李律师):李律师,刚才提到品牌基因匹配,那转让协议里需要约定商标的使用范围吗?比如远航能不能从物流变成户外装备?

李默(严肃):必须约定!商标权是有核定使用类别的,比如远航原来注册在第39类(运输、物流),如果要用在第25类(服装鞋帽),需要重新申请,但转让时可以直接约定受让方可在第25类使用。不过要注意,如果原商标在多个类别注册,而受让方只需要部分类别,得在协议里写清楚仅转让XX类别,其他类别仍归清算组所有,否则容易产生纠纷。

张薇(补充):我们跟远航签协议时,还加了一条品牌延续条款——比如不能用远航做低端产品,损害老品牌形象;每年要给原公司老员工寄一份产品报告,让他们知道老商标还在发光。王总您看,这算不算念想的延续?

王建国(声音有点哽咽):算……太算了!去年我收到他们寄的远航登山包,包上还绣着2005-2023,远航不止,我那帮老伙计看到,都偷偷抹眼泪呢。

小林(思考):从注销到重生,这个过程中,法律是骨架,情感是血肉,而品牌策划公司像是接骨师,让老商标焕发新生。张总,您觉得接手这类商标,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张薇(皱眉):是信息断层!很多注销企业的商标档案不全——注册证丢了、续展记录没查到、甚至之前有没有许可别人用都不知道。我们接远航时,光找档案就花了两个月,跑工商局、翻旧报纸,最后在地下室找到当年的注册申请书。所以现在我们合作,都会要求清算组提供商标体检报告,包括权利状态、使用记录、有无纠纷……

李默(点头):除了档案,还要警惕隐性风险。比如商标有没有被撤销——连续3年不使用,任何人都能申请撤销;或者有没有在先的商标异议无效宣告程序。去年有个案例,航运公司注销后,商标转让给策划公司,结果第三方拿出证据说商标是抄袭我的,最后转让被撤销,受让方损失惨重。

小林(转向王建国):王先生,现在回头看,如果当时公司没注销,或者商标没转让,您觉得会怎样?

王建国(沉默片刻):可能……就彻底没了。航运业门槛高,回本周期长,我们小公司拼不过大集团。商标卖了,至少留了个名,让更多人记住远航。有时候放手比坚持更需要勇气,对吧?

张薇(感慨):是啊,很多企业把商标当私产,觉得是我的就不能给别人,但商标的价值在于被使用。就像一艘船,停在港口里会生锈,扬帆远航才能乘风破浪——注销不是终点,是让商标换种方式航行。

【访谈者评论】

三个小时的访谈,像上了一堂商标权流转实战课。李律师用法律条文筑牢底线,张薇用市场洞察挖掘价值,王建国用情感经历诠释舍得。原来,商标转让从来不是简单的过户,而是法律合规、商业逻辑与人文情怀的平衡。当远航物流的商标从注销清单上消失,却在户外装备的货架上重生时,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品牌,从来不会因为企业的消亡而褪色,只会等待更懂它的人,继续书写新的航程。

【访谈后总结思考】

1. 法律是安全阀:航运公司注销前,清算组必须完成商标评估、债务清偿、股东决议等法定程序,避免无主商标或税务风险;受让方则需严格审查商标权利状态,签订详细的转让协议,明确使用范围、违约责任等条款。

2. 价值是指南针:注销企业的商标并非废铜烂铁,其历史积淀、消费者认知、行业关联性等,都是品牌策划公司可挖掘的隐形资产。关键在于找到品牌基因匹配度,让老商标在新赛道焕发新生。

3. 情感是粘合剂:商标不仅是商业符号,更是企业记忆的载体。转让过程中兼顾原股东的情感诉求(如品牌使用限制、老员工关怀),不仅能降低交易阻力,更能让品牌延续温度,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

(全文约3483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