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物 <

企业注销,如何处理与客户的供应链合同?

>

- 小李:企业服务新手,入职3个月,对注销流程一知半解,问题直白甚至外行

- 王姐:财税资深专家,13年企业服务经验,说话温和,擅长用生活化案例解释复杂问题

对话开始

小李:(挠头,拿着一摞合同)王姐,我刚接手一个注销案子,老板说公司都要注销了,跟客户的合同直接不管了,注销完拉倒。这...这能行吗?我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

王姐:(放下手里的茶杯,笑)哎哟,小李啊,你这想法可太危险了!我刚入行那会儿,也犯过同样的迷糊,觉得注销就是关门大吉,结果呢?客户直接把我们告了,说我们单方面终止合同,要赔违约金,最后公司注销款都被法院冻结了,股东们还搭进去不少钱。

小李:(瞪大眼睛)啊?都注销了还能被起诉?那合同到底要不要管啊?

王姐:(点头)必须管!而且得好好管。你想啊,公司和客户的供应链合同,就像两个人结婚时签的婚约——就算离婚(注销),也得把共同财产(货款、库存)、孩子(未履行完的义务)安排明白,不然对方能不闹吗?注销不是拍拍屁股走人,是体面分手,得把事儿捋清楚,不然后患无穷。

1. 第一步:先给合同做个体检,分清哪些病能治,哪些病得放弃

小李:(翻着合同,一脸困惑)我们公司有50多份合同,有的刚签还没发货,有的发了一半货,有的早就收完钱没动静了...这么多,咋下手啊?总不能一个个问客户吧?

王姐:(笑)你这思路不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你得先给合同分分类,就像医生看病,先分急症缓症不治之症。我教你个三步分类法:

第一步:看履行状态。把合同分成三类:

- 在跑马拉松:已经履行了一部分,比如客户订了100万货,你发了50万,剩下50万没发;

- 还没起跑:合同签了但啥都没干,比如客户下个月才要货,你现在要注销了;

- 已经冲线:货发完了、钱收完了,双方都没事了。

小李:(恍然大悟)哦!就像水果,在跑马拉松是半熟的,还没起跑是生的,已经冲线是熟透的!

王姐:(点头)对!就是这个理儿。已经冲线的合同,你只要把档案存好就行,不用管;在跑马拉松和还没起跑的,才是重点。

小李:那在跑马拉松的合同,是不是得赶紧把剩下的货发了?

王姐:(摆手)可不一定!我当年就吃过这亏。有个客户订了一批定制零件,我们发了一半,公司要注销时我想赶紧发完,别惹麻烦,结果剩下的零件客户根本不需要了——因为他们生产线升级了,这批零件成了废铁。最后我们不仅没拿到钱,还得花钱处理库存,亏大了!

小李:(惊讶)啊?那怎么办?难道放着不管?

王姐:(耐心)得先问客户,再决定。我教你个小技巧:列个表格,把在跑马拉松和还没起跑的合同都写上,客户名称、合同金额、已履行多少、剩余多少、联系人电话,然后一个个打电话。打电话时别直接说我们要注销了,先说王总您好,想跟您确认下XX合同的进度,我们这边有个情况想跟您沟通下... 先探口风,客户要是说我们最近也不着急要货,那就能商量终止;要是说货我们急着用,那再想办法。

小李:那如果客户说货要,但你们公司注销了,谁负责啊?

王姐:(笑)这时候就得找下家了!就像你要搬家,租客说我还要住,你就得帮他找新房子。你可以跟客户说:我们公司注销,但可以帮您对接靠谱的新供应商,价格跟原来一样,质量我们担保。 我之前有个客户,这么一说,客户反而松了口气——毕竟重新找供应商也麻烦,我们牵线反而省事。

2. 第二步:终止合同别硬来,要好聚好散,不然会留疤

小李:(皱眉)王姐,那如果客户不同意终止,非要我们继续履行,或者赔钱,咋办啊?我们公司都要注销了,哪有钱赔?

王姐:(叹气)这事儿啊,就像谈恋爱分手,和平分财产总好过撕破脸。我跟你讲个潜规则:客户不怕你终止合同,怕你突然消失。只要你提前沟通、态度好,大部分客户都愿意商量。

小李:那具体咋沟通啊?

王姐:(拿出一份模板)你看,终止合同的通知函得这么写:

1. 先共情:感谢客户一直的合作,说因为公司战略调整,不得不终止合同,我们特别抱歉;

2. 再摆事实:说明注销是合法流程,附上股东会决议、清算组备案通知书,让客户知道我们是正规操作,不是跑路;

3. 后给方案:比如剩余货物我们7天内给您发过去,运费我们承担,或者如果您不要货,我们按合同金额的30%给您违约金(这个比例得看合同约定,别太高);

4. 最后留退路:写上如有疑问,随时联系清算组XXX电话。

小李:(看着模板)这么详细啊?那通知函要怎么给客户?发微信行吗?

王姐:(严肃)不行!发微信客户能说没收到,到时候扯皮。必须用EMS寄纸质版,备注关于终止XX合同的通知函,保留好邮寄凭证和签收记录。我当年就吃过亏,发了个微信,客户说没看到,结果我们单方面终止了,客户起诉我们未通知,法院判我们输了,赔了5万块。

小李:(点头)记住了,必须纸质+EMS!那如果客户还是不同意,非要赔更多钱呢?

王姐:(思考)这时候就得算笔账了。比如合同剩下20万货,客户要求赔10万违约金,你算算:如果继续履行,你发货的成本是15万,相当于亏5万;如果赔10万,相当于亏10万。那还不如协商降低违约金,比如赔3万,双方签个《和解协议》,写清楚收到3万后,再无任何纠纷。这样客户拿到钱,你也少亏点,两全其美。

3. 第三步:税务清算时,合同是体检报告,别漏了小毛病

小李:王姐,我听说注销时税务局会查合同,这是为啥啊?

王姐:(笑)合同就像你公司的体检报告,税务局想通过它看看你有没有病——比如有没有没开发票的收入,有没有没缴的税。我给你举个真实例子:有个公司注销时,有一份还没起跑的合同,金额50万,客户还没付钱,公司也没开票。税务局说这50万属于收入,得补税、罚款,结果公司多花了8万。

小李:(紧张)啊?没发货、没开票也算收入?

王姐:(耐心)根据税法,所有权转移就算收入。就算你还没发货,只要合同约定了发货后付款,这50万就得确认收入。所以啊,在注销前,你得跟财务一起,把所有合同过一遍:

- 如果在跑马拉松的合同,已发货部分开了票,没发货部分没开票,那没开票的部分要补税;

- 如果还没起跑的合同,客户还没付款,也得确认收入补税;

- 如果客户已经付了钱,但你没发货、没开票,那更得补税+罚款。

小李:(挠头)那如果客户说这钱我们不要了,你们也不用发货了,是不是就不用补税了?

王姐:(摆手)想得美!客户不要钱,你还得视同销售补税。我当年就遇到过一个客户,说货不要了,钱也不用给了,公司老板觉得省事了,结果税务局说这相当于你把50万的货白送了,得按市场价确认收入补税,最后又赔了6万。所以啊,跟客户协商终止合一定要说清楚钱怎么退、税怎么交,别留口头便宜。

4. 最后一步:合同档案是回忆录,存好了能救命

小李:王姐,那合同处理完了,这些档案是不是可以扔了?反正公司都注销了。

王姐:(瞪大眼睛)可千万别扔!我见过一个更惨的:公司注销后,客户说你们之前发的货有质量问题,要赔10万,结果公司档案早扔了,找不到质量合格证明,最后股东被连带赔偿了8万。

小李:(惊讶)都注销了还能找股东?

王姐:(点头)因为注销时没清算清楚,股东要承担连带责任。所以啊,合同档案得存至少5年,最好是永久保存。怎么存呢?我教你个三明治存档法:

- 第一层:合同原件,按客户分类,用文件夹装好,写上XX公司注销合同档案;

- 第二层:沟通记录,比如通知函、EMS邮寄凭证、客户签收记录、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打印);

- 第三层:和解协议、税务清算报告,这些是护身符,得单独放在文件袋里,贴个重要标签。

小李:(点头)记住了,档案不能扔!那这些档案存在哪里啊?公司都没了。

王姐:(笑)可以存在股东自己家里,或者找个档案托管公司,一年也就几百块,比赔几万块划算多了。我有个客户,把档案存在我这里,3年后客户说货有问题,我翻出档案里的质量检测报告,直接怼回去了,客户一句话没说。

对话结尾

小李:(长舒一口气)王姐,听你这么一说,我总算明白了!注销时的合同处理,不是甩包袱,是负责任——对客户负责,对公司股东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王姐:(拍拍小李的肩膀)小李啊,做企业服务,尤其是注销这种收尾工作,就像医生给病人做手术,最后缝合那一步最重要,缝不好前面再努力也白搭。你刚入行,问题傻点没关系,说明你在思考。我当年比你傻多了,把注销当甩锅,结果吃了大亏。

小李:(笑)那以后遇到问题,我还得麻烦王姐你。

王姐:(温和地笑)说啥麻烦不麻烦的。咱们做这行,不就是帮企业体面地来,体面地走吗?你慢慢来,遇到问题随时来找我,咱们一起把工作做好。记住啊,注销不是结束,是负责任的结束,只要把每个细节做到位,客户会理解,股东会放心,你自己也能成长。

小李:(眼睛亮亮的)嗯!谢谢王姐,我一定好好学!

(全文完,约4169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