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盯着办公桌上那座由合同文件堆成的小山,感觉自己像个拆弹专家——只不过手里捧的不是红蓝电线,而是英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几十份客户合同的复印件。这位刚从英国回来在上海执业两年的律师,此刻正经历着职业生涯中最刺激的挑战:帮这家英国医疗器械代理公司处理注销事宜,而最棘手的,就是那些还没履行完的客户合同。<
.jpg)
陈律师,王姐和仁和医院的李主任又吵起来了!张总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明显的疲惫。作为英伦科技的总经理,他此刻的心情大概和陈默看到合同清单时一样——胃里像塞了块发酵过度的面包,又胀又难受。
一、风暴前夕:合同堆里的阵\
当陈默赶到英伦科技位于张江的办公室时,财务王姐正对着电脑屏幕唉声叹气。屏幕上是一封来自仁和医院的邮件,标题加粗的红色字体格外刺眼:关于终止合作函及索赔通知。
李主任说我们单方面不续签合同,导致他们医院手术室设备维护要找新供应商,耽误了手术,要索赔20万!王姐把鼠标往桌上一拍,我们合同明明还有三个月到期,凭什么我们赔?\
张总揉着太阳穴:公司注销是总部的决定,可这些客户……他看向陈默,眼神里带着求助,陈律师,你说这合同到底该怎么处理?总不能注销了还背一屁股债吧?\
陈默拿起那份仁和医院的合同,厚厚的几十页里,续约条款四个字被荧光笔标得发亮。他突然想起自己刚执业时带教律师说的话:外资公司注销,客户合同就像厨房里的剩菜——直接扔怕浪费,慢慢吃又怕坏,最好的办法是看看能不能做成新菜。\
二、分类拆解:不是所有合同都需要同归于尽\
我们先别急着吵架,陈默把合同分成三摞,就像垃圾分类一样,合同也得分类处理。\
第一摞是已完成履行的合同,比如三年前签的设备采购协议,货款两清,售后期也过了。陈默建议直接归档,这些就像吃干净的盘子,洗干净收起来就行。\
第二摞是即将到期且无需继续履行的,比如仁和医院的这份,下个月就结束供货周期。陈默指着合同第12条:看这里,'合同到期自动终止,双方无其他异议无需书面通知'。理论上我们什么都不用做,但李主任为什么炸毛?\
因为上个月他还问我们下季度要不要续货,我口头说公司可能有变动,他就急了。王姐插话。
陈默叹气:这就是问题了——虽然合同到期自动终止,但客户有'合理期待'。我们提前没沟通,导致对方来不及找下家,当然要索赔。他拿起笔在便签上写:通知义务,即使合同没写,也要履行。\
第三摞是最麻烦的长期未履行完毕合同,比如和康泰医药签的五年代理协议,刚履行了半年。陈默翻开这份合同,突然愣住了——违约责任章节里,若一方提前终止合同,需支付合同总额30%的违约金,后面还有一行小字:若因公司注销导致合同无法履行,视为甲方(英伦科技)根本违约。\
这谁签的合同?陈默的声音有点发颤。张总尴尬地咳嗽了两声:那时候我刚来,具体……不太记得了。\
陈默心里暗骂了一句外资公司的合同管理真是混乱,但面上还是镇定:这种合同不能直接解除,否则30%的违约金够我们赔到明年。\
三、博弈与妥协:在甩包袱和搭把手之间找平衡
康泰医药的赵总是个出了名的难缠角色。当陈默带着拟好的《合同解除协议》去找他时,对方翘着二郎腿,手指敲着桌面:陈律师,我们合作才半年,设备刚调试好,你们就要撤?这损失怎么算?\
赵总,我们愿意承担合理的搬迁和重新调试费用,陈默把计算器推过去,这是方案一:我们支付15万补偿金,合同解除;方案二:我们帮您找到新的代理商,过渡期内我们继续供货,您只需支付成本价。\
赵总眯着眼看计算器上的数字,突然笑了:方案二听起来不错,但要是新代理商不靠谱呢?\
我们会筛选三家优质供应商供您选择,并协助完成交接。陈默知道,外资公司注销时,合同转让比单方解除更划算——既避免了高额违约金,还能留个负责任的口碑。
但仁和医院的李主任显然不如赵总好说话。当陈默带着同样的方案去找他时,对方直接拍了桌子:设备维护是连贯性的,换供应商?你知道我们医院的设备有多精密吗?重新招标至少要三个月!\
僵持了三天,陈默几乎要把头发薅秃了。直到他偶然看到李主任桌上的全家福,突然有了主意:李主任,听说您女儿今年要高考?我有个朋友是市重点中学的英语老师,要不要……\
李主任愣住了,随即摆摆手:不用不用,这怎么能……\
就当交个朋友,陈默笑着说,合同的事,咱们再商量商量?\
最终,仁和医院同意了过渡期协助方案——英伦科技指派技术人员协助新供应商完成一个月的设备维护,并支付10万元作为补偿。陈默在日记本上写下:有时候,法律条文是冰冷的,但人心不是。\
四、隐藏的定时:那些没说出口的口头协议
处理完所有书面合同,陈默以为总算能松口气。没想到张总在一次饭局上无意中透露:对了陈律师,之前有个私人诊所,我们老板和他们老板是老同学,口头说好供货,没签正式合同,好像还有批货没送……\
陈默手里的筷子差点掉在地上。他想起自己刚入行时犯过的错误——以为口头协议不算数,结果在法庭上被对方怼得哑口无言。外资公司注销时,最怕的就是这种隐形债务。
您还记得诊所的名字吗?货值多少?陈默的声音有点发紧。
好像叫……'安康'?货值不多,就几万块。张总夹了块红烧肉,不过都注销了,应该没人追究了吧?\
陈默看着窗外陆家嘴的霓虹灯,突然觉得那些建筑像一个个巨大的问号。他想起带教律师的另一句话:法律只保护有证据的权利,但道德会记住所有的承诺。\
五、尾声:注销完成,但故事还没结束
三个月后,英伦科技的注销手续终于全部办完。陈默在整理最后一份文件时,发现王姐塞给他一个信封——里面是仁和医院和李主任联名写的感谢信,还有一张写着技术指导费的5万元支票。
其实他们可以要10万的,王姐笑着说,但李主任说,陈律师帮了他女儿,不能太贪心。\
陈默把信封放进抽屉,突然收到赵总的微信:新代理商合作很顺利,下次来上海请你吃饭!他回了个OK的表情,心里却想着那个没签合同的安康诊所。
外资公司注销时,客户合同的处理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告别舞会——有人优雅退场,有人踩到脚趾,还有人藏在角落里没被发现。但陈默知道,舞会总会结束,而那些关于责任、承诺和人情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他突然想起一个没想明白的问题:如果当初英伦科技不注销,而是选择转型,这些合同会不会变成新的增长点?而那些被甩掉的包袱,会不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以另一种方式回到身边?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