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场景】 <
深秋午后,某咖啡馆包间。窗外的雨点敲打着玻璃,窗沿的几盆绿萝在潮湿的空气里舒展着叶片。桌上散落着几份法律文书、一沓公司注销流程单,以及一杯渐渐凉掉的拿铁。访谈者林薇(财经媒体记者)提前半小时到达,调试着录音笔,目光不时扫过门口——今天的三位访谈对象即将陆续到来:处理过百余起公司注销纠纷的律师李哲、刚经历公司注销并解决租赁纠纷的创业者张磊、以及作为出租方多次遇到此类情况的房东王芳。
【访谈开始】
林薇(抬头看向门口,声音温和):李律师您好,张总、王姐,欢迎今天来参加访谈。咱们今天聊的话题是公司注销时如何处理租赁纠纷诉讼结果,这确实是很多创业者头疼的问题。先从李律师开始吧,您作为专家,能不能先帮我们梳理一下:公司注销过程中,常见的租赁纠纷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李哲(推了推眼镜,语速平缓):林记者问得很精准。实践中,租赁纠纷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合同解除后的违约责任,比如租客提前退租、欠缴租金或水电费;二是押金退还争议,房东常以房屋损坏未结清费用为由扣押金,租客则认为房东克扣;三是装修投入补偿,尤其是租客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合同到期或提前解约时,双方对补偿金额扯皮。
张磊(突然插话,带着东北口音,语气急切):哎对对对!李律师说的第三条,我踩坑了!我那奶茶店装修花了小二十万,合同写租期十年,期满装修归房东,结果经营不下去要注销,房东说装修太旧,一分不补,我当时就……
林薇(笑着打断):张总别急,咱们后面详细聊您的经历。李律师,那如果这些纠纷已经进入诉讼程序,公司还能正常注销吗?法律上有没有限制?
李哲(微微点头,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这里的关键是公司注销的清算程序。《公司法》第185条明确规定,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如果租赁纠纷正在诉讼中,属于未到期债权,清算组必须主动通知对方当事人,否则可能面临债务清偿无效的风险。简单说,官司没打完,公司不能偷偷注销——除非对方同意,或者法院判决确认债务已处理完毕。
王芳(抱着手臂靠在沙发上,声音干脆):李律师说得对。我之前有个租客,公司要注销,欠了三个月租金没给,我起诉了,他居然想直接注销公司跑路。我申请了财产保全,法院冻结了他公司账户里的钱,最后才把要回来。
林薇(在本子上记下财产保全):这个点很重要。那如果诉讼结果出来,公司需要赔偿房东损失,但公司资产不足,这种情况怎么办?
李哲(身体微微前倾,语气严肃):这就涉及清算财产的清偿顺序了。《企业破产法》第113条虽然是针对破产,但清算程序可以参照。清偿顺序是:1. 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2. 税款;3. 普通债权。租赁纠纷赔偿属于普通债权,只有在前面两项清偿完毕后,才能拿剩下的钱赔偿房东。如果资产不够,房东可能只能拿到部分赔偿,甚至拿不到——这就是为什么我常说注销前务必解决纠纷,别等诉讼。
张磊(一拍大腿,声音提高):可不嘛!我当时就是没搞懂这个!我那公司注销前,账上就剩五万块,先给员工发了遣散费三万,剩两万,房东说要赔五万押金加欠租,我说没钱,房东直接起诉,法院判我赔五万,最后我只能从自己口袋里掏三万……(停顿一下,叹气)早知道先把纠纷解决了,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创业者视角:张磊的踩坑经历】
林薇(转向张磊,语气放缓):张总,您刚才提到装修补偿的坑,能不能详细说说当时的情况?公司注销时,您和房东是怎么沟通的?
张磊(拿起咖啡杯喝了一口,苦笑):我那奶茶店是2020年开的,租了个临街商铺,和房东签了五年合同。后来疫情反复,加上竞争太激烈,撑到去年实在不行了,决定注销公司。当时我想反正合同还有三年,押金不退了,装修也别要了,赶紧注销走人,结果房东不干,他说你装修把承重墙打坏了,要赔我五万维修费。
林薇(追问):您当时有和他签装修协议吗?比如约定装修费用分摊或者损坏赔偿标准?
张磊(挠挠头):没有……当时觉得房东人挺好,口头说装修你随便弄,到期了别破坏就行。现在想想,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房东起诉后,法院说我不能证明装修没损坏承重墙,而且合同里没约定装修补偿,只能按不当得利判我赔他实际损失——最后维修费花了三万,我掏的。
李哲(适时补充):张总的情况很典型。这里有两个知识点:一是装修补偿的约定必须在合同里明确,比如装修费用由双方分摊租期满装修残值按折旧计算;二是房屋损坏的证据,租客要保留装修前后的照片、视频,房东如果要索赔,需要提供维修费用的正规发票,否则法院可能不支持。
王芳(插话):张总,我跟你讲,我当时遇到另一个租客,公司注销前把我的商铺墙面搞得全是油污,我请人清理花了八千,我直接从他押金里扣了,他也没异议——因为押金合同里写了用于房屋损坏、欠费等。所以啊,合同条款是王道!
林薇(点头):看来无论是租客还是房东,合同里的细节都太重要了。张总,那纠纷发生后,您有没有尝试过和房东协商?比如分期赔偿或者用设备抵债?
张磊(叹气):试了!我找他商量,能不能从押金里扣,押金有两万,他说不够,非要五万。我当时公司账户已经被冻结了,只能自己想办法。后来还是李律师的朋友帮我调解,我说我现在没钱,但我这奶茶设备还值点钱,你拿去吧,房东才松口,设备抵了两万,我又给了他三万现金,才算了结。
李哲:这就是执行和解。诉讼过程中,双方可以协商达成和解协议,比如以物抵债、分期履行,法院会出具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张总的情况,如果硬扛到底,公司注销后他可能还要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更麻烦。
【房东视角:王芳的防坑经验】
林薇(转向王芳,语气亲切):王姐,作为出租方,您遇到过多少租客公司注销的情况?一般您会怎么处理?
王芳(掰着手指头数):少说也有七八次了。有次租客开科技公司,租了整层楼,说要做孵化器,结果两年后公司注销,欠了半年租金加水电费,跑了十几万。后来我学精了,现在租给公司,必须看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还有公司征信报告,如果是注销前退租,必须提供清算组备案通知书和债务清偿完毕的证明。
林薇(好奇):清算组备案通知书?这个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
李哲(解释):对,公司注销时,清算组是责任主体。根据《公司法》,清算组由股东组成,如果租客公司注销,房东有权要求清算组出具书面承诺,确认租赁纠纷已解决,或者从清算财产中优先支付赔偿款。如果清算组没通知债权人就注销了,股东还要承担连带责任——这也是房东维权的杀手锏。
王芳(点头):对!上次有个租客,公司注销了,押金没退,我找不到公司,就起诉了股东,法院判股东赔我钱,因为他们的清算组没通知我。所以啊,房东们别怕,公司注销≠债务消失,股东跑不了!
张磊(小声嘀咕):当时我怎么没想到这个……
林薇(笑着对张磊说):所以张总,您现在也是过来人,如果其他创业者遇到类似情况,您有什么建议?
张磊(正色道:第一,注销前务必和房东把账算清楚,押金、欠费、损坏赔偿,一项一项谈,最好签书面协议;第二,别嫌麻烦,该走的程序要走,比如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别想着蒙混过关;第三,保留所有证据,合同、转账记录、沟通记录,万一打官司,这些都是你的弹药。我那时候就是啥都没留,房东说啥是啥,只能吃哑巴亏。
【访谈总结与思考】
林薇(看了看表,雨已经停了,窗外透进一丝微弱的光):时间过得真快,三位从不同角度给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干货。最后想请李律师总结一下:公司注销时处理租赁纠纷,最核心的原则是什么?
李哲(整理了一下领带,语气沉稳):核心原则就八个字——程序正义,债务清偿。程序上,清算组必须履行通知、公告义务,保障债权人知情权;实体上,必须按照法定顺序清偿债务,不能损害债权人利益。对租客来说,注销前主动解决纠纷,比等诉讼、被保全、被强制执行更划算;对房东来说,要善用法律武器,及时主张权利,别让注销成为逃债的借口。
王芳:说白了,诚信。租客按时交租,房东按约退押,哪有那么多纠纷?现在有些人做生意,觉得公司注销就能一了百了,殊不知法律不惯着这种小聪明。
张磊(苦笑点头):是啊,我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要是再创业,合同条款肯定一条条看,清算程序也一步不落,不能再栽在遗留问题上了。
林薇(合上笔记本,微笑):今天的访谈太有价值了。从法律条文到实战经验,从创业者到房东,我们看到了同一个问题在不同视角下的复杂性。也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更多正在经历或即将面临公司注销的朋友能少走弯路——毕竟,商业有风险,但诚信和规则,永远是立足之本。
【访谈结束】
桌上的咖啡早已凉透,但三人讨论的热度似乎还留在空气中。林薇收拾东西时,看到窗外的雨停了,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给玻璃上的水珠镀上了一层金边。或许,正如这场注销纠纷的讨论,总有些雨过天晴的可能,前提是——愿意直面问题,并用心解决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