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不少朋友在折腾公司注销,有人觉得关门大吉就行,结果后头一堆麻烦事。我前阵子帮一个创业伙伴处理他那个小公司的注销,本来以为跑跑工商、税务就完事儿,结果在员工这块卡住了——劳动合同解除没弄明白,差点被员工告上劳动仲裁。今天就想聊聊,公司注销时,解除劳动合同这事儿,到底藏着哪些坑,怎么才能顺顺当当把人送走,自己也安心。<
.jpg)
注销公司时,劳动合同解除不是一纸通知那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公司要注销了,直接发个通知让员工走就行,大错特错。劳动合同不是你想解除就能解除,尤其是公司注销这种非自愿的情况,法律上叫用人单位被宣告破产、责令关闭、吊销营业执照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这时候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给经济补偿,不然员工一告一个准。我朋友当时就犯了这个错,直接在群里说公司下月注销,大家自谋生路,结果几个老员工不乐意,找劳动局投诉,说没补偿,最后不得不补了一大笔钱,还拖了注销流程。
经济补偿金:这笔钱不能省,也不能乱给
经济补偿金怎么算?很多人只知道N+1,其实这里面门道不少。N是员工在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算。我朋友公司有个员工工作了7年2个月,按理说该给7.5个月工资,他一开始想按7年算,后来查了《劳动合同法》才改过来。然后是工资基数,不是基本工资,而是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包括奖金、津贴、补贴这些,要是员工平均工资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就按3倍算,封顶12年。还有+1不是必须的,只有在公司没提前30天通知员工的情况下才需要支付代通知金,我朋友公司提前发了通知,就没给这+1,省了一笔。
流程细节:从通知到离职证明,每一步都要留痕
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也得规范,不然容易扯皮。第一步是提前通知,要么提前30天书面通知,要么多给一个月工资当代通知金,不能口头说说就完事。我朋友当时是挨个找员工谈话,签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上面写清楚了解除原因、补偿金额、支付时间,有员工签字和按手印,白纸黑字不怕赖账。第二步是支付补偿金,最好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就结清,或者约定一个明确的时间,拖久了员工可能反过来告你拖欠工资。第三步是开离职证明,法律规定必须开,而且不能写员工能力不足这种,不然可能侵犯员工名誉权,我朋友公司就因为写了因公司经营不善解除,被员工投诉,后来不得不重开一份,只写劳动合同到期,双方协商解除。
上海加喜财税公司(https://www.110414.com)在处理公司注销业务时,发现不少企业都栽在劳动合同解除这最后一公里。要么补偿金算错,要么流程缺失,要么沟通不到位,结果不仅要多花钱,还可能影响注销进度。其实解除劳动合同没那么复杂,关键是要懂法、细心:先理清员工的工龄和工资基数,算准补偿金额;再按规范流程通知、支付、开证明;最后所有书面材料都要留存,以备不时之需。加喜财税的团队会全程协助企业完成这些步骤,从法律风险到实操细节,帮企业把麻烦事变成放心事,让注销之路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