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张,在财务圈摸爬滚打二十来年,带过团队、打过跨国官司,也算见过点风浪。今天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个头疼的事儿——外国公司(比如罗马尼亚公司,下文都简称RO公司)注销后,国内企业赢了合同纠纷官司,判决怎么执行?这事儿吧,我踩过坑,也趟过路,今天就把经验教训掰开了揉碎了,给大伙儿说道说道。<
一、问题:赢了官司,钱却没了影儿?
先说个我2021年亲身经历的案子。当时我们国内一家做机械设备的供应商B,跟罗马尼亚的贸易公司A签了份100万欧元的合同,A公司收了货却一直拖着不给。B公司没办法,在国内法院起诉,A公司没出庭,法院缺席判决,判A公司支付货款及利息合计120万欧元。判决生效后,B公司拿着判决书去申请执行,结果一查——A公司在罗马尼亚已经注销了!法人资格没了,账户余额为零,连个注册地址都成了空壳。B公司老板当时就懵了:官司赢了,钱却没了?这法律不是白忙活了?
其实这种事儿在跨境贸易里并不少见。尤其这几年,有些外国公司为了逃避债务,干脆来个金蝉脱壳——先把国内债务拖着,等官司缠身了,赶紧在母国走注销程序,把资产一转移,留个空壳在国内,让债权人干瞪眼。我后来统计过,我们团队近三年处理的跨境执行案子中,有近30%都涉及对方公司注销的情况。这问题不解决,国内企业的血汗钱可就真打水漂了。
二、挑战:注销≠免责,但执行起来难如登天
可能有朋友会说:公司注销了,股东总得负责吧?没错,法律上确实有这个原则,但实操中,挑战比想象中多得多。
第一个挑战:主体资格消失,执行对象难锁定。
RO公司一旦注销,根据罗马尼亚《公司法》,其法人资格就消灭了。咱们的判决书上写的是RO公司A,现在A没了,法院总不能对着空气执行吧?这时候你得想办法找到替罪羊——通常是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清算义务人。但问题是,这些人在注销时往往会留一堆坑:比如清算报告里写无未了结债务,实际却欠着供应商的钱;或者股东早就把股份转让给马甲公司,查起来像玩捉迷藏。
第二个挑战:资产被提前转移,执行回款难如登天。
我见过更绝的:有些RO公司在注销前半年,就开始偷偷转移资产。比如把优质客户转到母公司名下,把银行账户里的钱转到股东个人账户,甚至把公司名下的房产以1欧元的价格卖给关联方。等你发现时,账上就剩100欧元清算费用,你说气人不气人?更麻烦的是,罗马尼亚和中国没有直接的财产调查协作机制,你想查他们在当地的资产,得通过外交途径,慢得像蜗牛爬。
第三个挑战:法律程序水土不服,专业度要求极高。
中国的判决书在罗马尼亚不是自动生效的,你得先申请承认与执行,走罗马尼亚当地的司法程序。这玩意儿比咱们国内执行复杂十倍——要翻译成罗马尼亚语,要经过罗马尼亚法院的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对方还能提异议。我见过有个案子,光承认与执行程序就走了18个月,期间对方找了三个律师轮流提异议,硬是把执行周期拖成了持久战。
第四个挑战:成本无底洞,中小企业扛不住。
跨境执行,律师费、翻译费、公证费、差旅费……样样都是钱。我算过一笔账,如果找国内律所+罗马尼亚当地律所合作,前期调查加程序启动,至少得准备20万人民币。要是对方再上诉、再拖延,成本可能翻倍。很多中小企业赢了官司,却在执行阶段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三、解决方案:四步走,把死棋下活
不过朋友们别灰心,RO公司注销≠钱就拿不回来了。根据我这几年摸爬滚打的经验,只要方法对,还是有机会追回欠款的。我总结了个四步走策略,亲测有效:
第一步:快!第一时间申请变更被执行人,锁定责任主体
拿到判决书后,别急着去国内法院申请执行,先去查RO公司的注销材料。怎么查?通过罗马尼亚商业登记局的公开数据库(他们有英文版,还算友好),重点看三个东西:
1. 清算报告:里面有没有写已知债权人及债务处理情况?如果没写,或者写无未了结债务,那清算义务人(通常是股东或清算组)就有烦了——他们没履行通知义务,得对债务承担责任。
2. 注销决议:看看谁参与了决议,谁是推动者,这些人通常是实际控制人。
3. 资产处置清单:如果注销前有处置大额资产,比如卖设备、转股权,价格是否公允?有没有明显低于市场价转移给关联方?
拿到这些证据后,立刻向国内执行法院提交《变更被执行人申请书》,把RO公司的股东、清算义务人追加为被执行人。这里有个潜规则:别只盯着直接股东,有时候股东的股东甚至实际控制人的亲戚都可能被认定为滥用法人独立地位,这时候可以试试刺破公司面纱,不过这招风险高,得有充分证据。
举个我成功过的例子:2022年有个案子,RO公司注销前,把核心设备以市场价50%卖给了一家母公司100%控股的子公司。我们申请执行时,直接追加母公司和子公司为被执行人,理由是恶意转移资产。法院采纳了我们的观点,最后从子公司账户里扣回了欠款。
第二步:狠!深挖资产转移路径,申请撤销恶意行为
如果发现RO公司在注销前有转移资产的行为,别犹豫,立刻向法院申请撤销权之诉。根据中国《民法典》,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影响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行为。
这里的关键是证明恶意。怎么证明?行业小技巧来了:找罗马尼亚当地的调查公司!别小看这些民间侦探,他们能量很大——能查到银行流水(哪怕转到个人账户)、能找到关联公司的注册信息、甚至能打听到股东在当地的投资情况(比如买了房、开了公司)。我之前就通过当地调查公司,查到RO公司股东注销前把200万欧元转到了自己妹妹在瑞士的账户,最后通过中瑞司法协助,成功冻结了这笔钱。
别忘了查RO公司的母公司或实际控制人。很多外国公司喜欢搞集团作战,RO公司只是个小马甲,真正有钱的是母公司。这时候可以试试反向刺破——证明RO公司是母公司的工具公司,没有独立人格,母公司应当承担责任。不过这招需要很强的证据链,比如母公司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财务混同、人员混同等,我们团队之前只成功过一次,难度确实大。
第三步:稳!启动国际司法协助,让中国判决在罗马尼亚落地
如果以上两步都走不通,那就得硬着头皮走国际司法协助这条路。中国和罗马尼亚都是《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公约》的成员国(2023年生效),理论上可以互相承认判决。但实操中,你得准备一箩筐材料:
1. 经公证认证的判决书(中译罗,再经罗马尼亚公证员认证);
2. 证明RO公司注销的证据;
3. 证明资产转移或股东责任的证据;
4. 国内法院的《执行申请书》翻译件……
这里有个坑:千万别自己直接寄材料给罗马尼亚法院!必须通过中国司法部,再转罗马尼亚司法部,最后才能到法院。这个流程快则3个月,慢则半年,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打回来重办。我建议直接找国内做涉外业务的律所,他们有经验,知道材料怎么准备才能一次性通过。
罗马尼亚法院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形式审查(材料齐不齐)和实质审查(是否违反罗马尼亚公共秩序)。如果没问题,就会承认中国判决,然后启动当地执行程序——查封、扣押、拍卖RO公司名下的资产(如果还有的话),或者直接从股东账户里扣钱。
第四步:巧!借力当地律师,搞定非官方线索
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找个靠谱的罗马尼亚律师!别以为这步多余,跨境执行,本地通的价值远超你的想象。
行业潜规则:当地律师不仅懂法律,更懂潜规则。比如他们知道哪个法官好说话,哪个执行局效率高;甚至能通过行业关系,查到一些非官方的资产线索——比如股东在当地偷偷开的地下工厂、或者通过代持持有的房产。我之前有个案子,RO公司股东声称自己无财产,结果当地律师通过他前妻的朋友,查到他在布加勒斯特市中心有套别墅,还是用现金买的(没贷款记录,所以银行流水查不到)。最后我们申请法院强制拍卖,成功追回了欠款。
找律师别贪便宜,一定要找专做跨境执行的。有些律师说能搞定,结果去了才发现跟执行局不熟,白花钱。我一般会让他们先出调查方案,明确能查到什么程度、收费多少,再决定要不要合作。
四、经验教训:踩过的坑,都是学费
说了这么多,再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我踩过的坑,希望能帮大伙儿少走弯路。
坑一:以为赢了官司就万事大吉,结果错过最佳执行时机
2020年,我们处理过一个类似的案子,国内企业C赢了RO公司D的官司,当时D还没注销。C公司老板觉得反正判决在手,什么时候执行都一样,拖了半年才去申请执行。结果这半年里,D公司悄悄完成了注销,资产早就转移完了。等我们反应过来去追股东,人家已经把财产转移到英国了,最后只能通过中英司法协助,又花了两年时间,才追回30%的欠款。
教训:拿到判决书后,千万别拖延!尤其是涉及外国公司的,一定要第一时间查对方状态,一旦发现对方有注销迹象,立刻启动财产保全和执行程序。时间不等人,资产更不等拖延症患者。
坑二:找了半吊子律师,白花50万还耽误事
2021年,有个客户找我们之前,找了家涉外大所处理RO公司注销后的执行案子。那所律师说我们有罗马尼亚合作律所,结果去了才发现,合作律所只做公司注册,没做过跨境执行。他们按普通债务纠纷处理,走了普通诉讼程序,结果根本没用——因为对方公司已经注销,普通诉讼连被告都找不到。半年下来,花了50万律师费,案子一点进展没有。
教训:跨境执行,一定要找有成功案例的律师!别看律所名气大,关键得看具体负责的律师有没有处理过类似案子。我建议让他们提供同类案例判决书,最好是有对方公司注销后成功执行的案例,不然就是纸上谈兵。
最后说句大实话
跨境执行,尤其是对方公司注销后的执行,从来不是一招制胜的事儿,它更像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需要耐心、专业,还有一点点运气。但只要你不放弃,方法用对,就一定能把钱追回来。
我常说,做财务、做法律,不能只盯着账本上的数字,更要看数字背后的人、事、规则。那些注销公司逃避债务的老板,你以为你金蝉脱壳了?其实在你走注销程序的那一刻,就已经留下了无数把柄——清算报告里的漏洞、资产转移的痕迹、股东签字的记录……这些,都是我们追回欠款的钥匙。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希望大伙儿用不上这些经验,但万一用上了,希望能帮到你。咱们做企业的,不容易,每一分钱都是血汗钱,该争的时候,千万别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