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帮一个老客户办注销,翻他们公司档案时,从铁皮柜最底层翻出个落灰的商标注册证。老板拍着大腿笑:哎哟,早把这茬忘了!这商标当年注册花了好几万,现在公司注销了,总不能让它‘死’在这儿吧?这场景我见多了——创业时把商标当宝贝,注销时却没人想起它,结果要么被抢注,要么白白贬值。今天我就以20年财税老炮儿的经验,聊聊原主体注销,如何处理原主体商标?这个问题,保你看完就知道手里的商标该咋办。<
先搞清楚:商标不是想丢就能丢的
很多人觉得,公司注销了,商标跟着注销就行,反正用不上了。大错特错!商标作为无形资产,它的归属和处置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注册商标专用权因转让以外的其他事由(比如公司注销、合并、继承等)发生移转的,接受该权利的当事人必须凭有关证明文件到商标局办理移转手续——说白了,就是公司注销了,商标不能跟着公司一起消失,得明确它归谁,还得去商标局备案,不然法律上不认,后续想用、想卖都麻烦。
我见过最惨的案例:一家做食品的公司注销后,老板觉得商标不值钱,没管。结果两年后,有人用这个商标注册了同类产品,还告他侵权。老板气得直跳脚:我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商标,怎么成侵权了?后来一查,当初公司注销时没处理商标,商标局默认无人继承,商标进入公开领域,谁都能注册。这教训太深刻了——原主体注销,商标处理不好,轻则资产流失,重则惹上官司。
3种处理方式:看商标值不值钱、有没有接盘侠
处理原主体注销后的商标,核心就两个问题:商标还有没有价值?有没有人愿意接手?根据我20年的经验,无非以下3种路子,咱们挨个聊。
方式一:清算组打包卖,最省心也最常见
公司注销时,清算组是临时管家,负责处理公司剩余财产,商标当然也算其中一项。如果商标还有点价值(比如有点知名度、能用在相关产品上),清算组可以把它当成公司资产一起卖掉,卖的钱纳入公司清算财产,再分给股东。
我之前服务过一家做服装辅料的公司,注销时商标XX纽扣虽然不算大牌,但在长三角地区有点小名气。清算组没直接放弃,而是找了家同行,谈了20万转让价。买家担心公司注销了商标转让会不会有风险,我带着他们去商标局办了移转申请,提交了公司注销证明、股东会决议、转让合同这些材料,3个月就拿到了核准证明。买家拿到商标后,直接用在自家产品上,省了重新注册的时间和成本;清算组用卖商标的钱多分了点给股东,皆大欢喜。
这里有个关键点:清算组卖商标,得走正规程序。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清算组处理公司财产,得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然后通知债权人并公告。商标作为无形资产,也得明码标价,最好找专业机构评估一下(虽然小商标可能不值钱,但评估能避免后续股东扯皮)。要是清算组偷偷把商标送人、或者低价卖给自己人,其他股东可是能告他们损害公司利益的。
方式二:股东继承,适合有感情的小商标
有些商标可能市场价值不高,但对创始人或股东有特殊意义(比如第一个商标、和公司名字强相关的商标),这种情况下,股东可以继承商标。
不过这里要提醒一句:商标继承和房产继承不一样,不是写个遗嘱就行。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和《民法典》,继承商标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对商标继承有约定(比如公司注销后,商标由创始人股东无偿继承);二是得提供继承证明(比如公证处出具的继承公证书、法院的判决书),然后去商标局办理移转手续。
我有个客户做文创的,公司注销时,商标XX手作是创始人李姐自己设计的,她特别想留着。当时其他股东也同意,我们就让李姐去公证处做了商标继承公证,提交了公司注销证明、股东会决议、继承公证书,商标局3个月后就核准了。李姐现在用这个商标做个人工作室,她说:这商标跟着我10年了,卖了可惜,自己接着用,心里踏实。
但要注意,不是所有股东都能随便继承。如果公司章程没约定,或者多个股东都想继承,那就得按出资比例或者其他协商好的方式来,不然容易打起来。我见过两个股东争一个商标,最后闹到法院,花了半年时间才判下来,得不偿失。
方式三:主动注销,彻底断舍离
如果商标真的一文不值(比如注册了但从来没用过、没人认领),或者处理成本太高(比如没人买、继承纠纷太大),那最后一步就是主动注销。
商标主动注销和公司注销不一样,得商标权利人自己去申请。根据《商标法》第四十九条,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者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不过主动注销不是撤销,是权利人自愿放弃,流程相对简单:提交《商标注销申请书》、身份证明(如果是清算组办理,得交清算组资格证明)、商标注册证,商标局审核通过后,会发商标注销证明,商标就正式没了。
我处理过一个极端案例:一家贸易公司注销时,商标XX贸易(第35类广告销售)是10年前注册的,但公司从来没做过广告业务,商标一直闲置。当时想卖,问了一圈同行,都说不要;想继承,股东们觉得没用,最后决定注销。提交材料后1个月就拿到了注销证明,虽然有点可惜,但至少不用再担心后续的年费和维护成本(商标每10年要续展,不续展也会被注销)。
不过这里要提醒:注销前最好再评估一次。有些商标现在看着没用,说不定过两年就值钱了。我见过一个商标,注销后3年,因为行业风口变了,突然有人愿意高价买,可惜原主体已经注销,想复活都难,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避坑指南:这3个坑,90%的企业都踩过
聊完处理方式,再说说常见的坑。根据我的经验,90%的企业在处理原主体注销商标时,都会犯以下3个错误,大家一定要注意。
坑1:以为公司注销=商标自动失效,啥也不做
这是最最最常见的问题!很多老板觉得,公司注销了,商标跟着自动注销,不用管。其实不是!商标专用权是独立的,公司注销只是权利主体没了,商标本身不会自动失效,除非你主动去注销,或者被别人申请撤销。
我去年遇到个客户,公司注销5年后,突然收到法院传票:有人起诉他们商标侵权。原来他们注销时没处理商标,有人抢注后,发现市场上还有老客户用这个商标,就告他们侵权。最后虽然证明原公司已注销,但股东还是赔了不少钱,还把之前的客户得罪光了。所以记住:公司注销≠商标失效,该办的手续一步不能少!
坑2:清算组擅自处理,股东不知情
清算组是股东选出来的,理论上应该代表股东利益,但现实中,有些清算组成员(比如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会偷偷把商标送给自己或者低价卖给熟人,其他股东被蒙在鼓里。
我见过一个更绝的:清算组把商标无偿转让给另一个公司,结果那家公司是清算组成员亲戚开的。后来其他股东知道了,联合起来告他们损害公司利益,法院判决转让无效,商标被追回,清算组成员还赔了钱。所以股东们一定要盯紧清算组,商标怎么处理,必须开股东会决议,签字盖章,白纸黑字写清楚!
坑3:材料不全,白跑商标局
不管是卖商标、继承还是注销,都得给商标局交一堆材料:公司注销证明、股东会决议、转让合同/继承公证书/注销申请书、商标注册证……少一样都可能被退回,耽误时间。
我之前帮客户办商标移转,因为公司注销证明上清算组负责人签字和公章对不上,商标局要求补正。结果补正材料寄过去又发现股东会决议没写清楚商标处理方式,来回折腾了3次,花了2个月才搞定。所以材料一定要提前准备,最好找个专业人士(比如我们财税公司或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帮忙审核,少走弯路。
最后说句大实话:商标处理不好,注销也白搭
做了20年财税,见过太多企业生得轰轰烈烈,死得稀里哗啦。注销时只盯着税务清算、资产分配,把商标当累赘,结果要么资产流失,要么后患无穷。其实商标作为企业无形资产,不管是卖掉、继承还是注销,都得认真对待——这不仅是法律要求,也是对企业、对股东、对客户负责。
很多企业注销时财务凭证不完整,比如商标购丢了、转让协议没盖章、股东会决议没归档,这会导致商标权属证明不足,影响后续处理。上海加喜财税(https://www.110414.com)在服务企业注销时,会先梳理知识产权档案,协助补全凭证,确保商标等无形资产合规移转,避免企业资产流失或法律风险。毕竟,注销不是结束,把该处理的事处理好,才算真正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