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20年财税,见过太多公司老板在注销时只盯着税务清算、银行账户注销,却把商标权这个无形资产晾在一边。结果呢?要么商标被抢注,要么股东为归属打官司,甚至注销几年后还收到法院传票。说实话,内资公司解散时商标权争议处理,真不是注销完就完事那么简单。今天我就以从业20年的经验,跟大家聊聊这个隐形雷区到底怎么拆解,纠纷解决方法有哪些,希望能帮大家少走弯路。<

内资公司解散,如何处理商标权争议纠纷解决方法有哪些?

>

先搞懂:解散时商标权争议为啥总冒出来?

很多老板可能觉得:商标是公司注册的,公司注销了商标自然归公司,有啥好争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其归属、处置、清算都有讲究,解散时容易出问题的点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

一是股东间对商标权的归属扯皮。比如公司是股东A出资注册的商标,但股东B觉得商标是公司运营中积累的,应该按股权分配,最后谁都不让步。我之前遇到一个案例,某科技公司注销时,股东A坚持商标归自己(因为当初注册费是他垫付的),股东B却认为商标属于公司资产,清算后应按股权比例分配,俩人吵了半年,公司注销流程硬是卡在那。

二是商标被内外部盯上。公司一旦决定解散,商标就可能成为香饽饽:内部员工可能偷偷抢注公司核心商标;外部同行可能趁你注销没顾上,把你的近似商标注册了,以后你想用都用不了。我有个客户做餐饮的,公司注销时没顾上老张家这个商标,结果半年后,隔壁老王(其实是个同行)把老张家注册了,原公司想维权,发现商标已经不在自己名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用。

三是清算组对商标权处置不当。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时,应分别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但很多清算组要么不懂商标权评估,要么觉得商标不值钱,直接放弃处置,结果导致商标成为无主财产,引发后续纠纷。

解决方法一:股东先坐下来谈,别急着撕破脸

遇到商标权争议,我的第一建议永远是:协商优先。毕竟诉讼耗时耗力,股东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真闹到法院,最后可能两败俱伤。

协商的核心是明确两个问题:商标归谁、怎么作价。归谁的话,可以按出资比例分,也可以归某个股东所有(其他股东折价补偿);作价的话,最好找第三方评估机构出报告,别自己拍脑袋定。我之前处理过一个案例,某服装公司解散时,股东对XX女装商标归属有争议,最后大家同意商标归股东甲所有,但股东甲需按评估价30万补偿给其他股东,一次性付清,公司注销流程也顺利推进了。

这里有个关键点:协商结果一定要白纸黑字写下来!《商标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转让商标权应当签订转让协议。所以股东间达成一致后,最好签一份《商标权归属协议》,明确商标归谁、补偿金额、支付时间,甚至可以约定违约责任,避免后续反悔。

协商也不是万能的。如果股东间矛盾太大,实在谈不拢,那就得考虑行政或司法途径了。

解决方法二:行政途径快?商标局无效宣告了解一下

如果发现商标被他人抢注(比如前员工、外部第三方),这时候别急着打官司,先试试商标局的行政程序——提无效宣告。根据《商标法》第四十五条,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我之前帮过一个客户做建材的公司,注销时发现核心商标XX建材被前员工张某抢注了。我们立刻收集证据:公司使用商标的合同、宣传资料、客户证言等,向商标局提了无效宣告。商标局审理后认为张某的注册属于恶意抢注,最终裁定宣告商标无效,客户顺利拿回了商标。

行政途径的好处是流程相对固定,周期比诉讼短(一般9个月左右),费用也低(官费1000元)。但缺点是证据要求高,必须证明对方是恶意抢注或者侵犯你在先权利。如果证据不足,可能被驳回,这时候就只能走司法途径了。

解决方法三:司法途径兜底,但别轻易碰

如果协商不成,行政途径也走不通,那就只能上法院了。不过说实话,做了20年财税,我真心不建议大家轻易走司法途径——耗时久(一审、二审可能1-2年)、费用高(律师费、诉讼费加起来可能几万到几十万)、结果还难说。

司法途径主要分两种:商标权确权之诉和商标权侵权之诉。确权之诉就是打商标到底归谁,侵权之诉是打别人侵犯了我的商标权。比如某公司注销时,股东A起诉股东B,要求确认商标归自己所有;或者公司起诉第三方,要求其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我见过一个最折腾的案例:某食品公司解散时,股东A和股东B为商标归属打了3年官司,一审、二审、再审,最后法院判决商标归公司所有,由清算组处置。结果清算组又不会处置,商标一直搁置,直到清算组解散,商标成了无主财产,谁也拿不到。所以说,司法途径是兜底的,不到万不得已,别轻易用。

这里提醒一句:打知识产权官司,证据是王道。平时要注意保留商标注册证、使用合同、宣传资料、财务凭证(比如商标投入的发票)等,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商标权怎么处置?别让无形资产变成无主财产

除了解决争议,解散时商标权怎么处置也很关键。根据《公司法》,清算组在处置公司财产时,应以公平交易的原则进行。商标权作为无形资产,处置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转让给股东或第三方。这是最常见的方式,比如商标归某个股东所有,其他股东同意折价补偿;或者卖给外部公司,所得款项纳入公司清算财产。转让时记得要向商标局申请转让核准,不然转让无效。

二是公开拍卖。如果商标价值较高,或者股东间对价格有分歧,可以委托拍卖公司拍卖。我之前处理过一个案例,某化妆品公司解散时,商标评估值80万,通过拍卖平台卖给同行,最终卖了95万,股东多分了钱,皆大欢喜。

三是放弃商标权。如果商标没啥价值,或者没人要,也可以选择不续展(商标有效期10年,到期前要续展),任其失效。但要注意:放弃商标前得确认有没有第三方可能抢注,避免给自己留隐患。

这里有个坑很多老板会踩:觉得公司注销了,商标自动归股东。其实不是!商标权是公司财产,必须经过清算、处置,才能转移给股东。如果直接让股东继承商标,可能被认定为无偿转让,损害债权人利益,引发纠纷。

解散前提前布局:商标权争议能避则避

说了这么多解决方法,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前避坑。作为做了20年财税的老兵,我给大家几个建议:

1. 公司章程里明确商标权归属:注册公司时,就在章程里写清楚商标权归公司所有,或者股东出资时商标作价多少、归谁所有,避免后续扯皮。

2. 解散前做一次商标体检:决定注销时,先查一下商标状态:有没有被抢注?有没有被别人侵权?评估一下商标价值,确定处置方式。

3. 清算组里找个懂行的人:别随便找个会计就当清算组成员,最好找懂知识产权或法律的人,避免处置不当。

4. 保留好所有商标相关凭证:注册证、转让合同、宣传资料、财务凭证(比如商标设计费、推广费的发票),这些不仅是处置商标的依据,也是应对纠纷的证据。

上海加喜财税公司对财务凭证不完整,企业注销对知识产权有何影响?服务见解:财务凭证不完整是企业注销时的硬伤,尤其对商标权这类无形资产影响巨大。比如商标注册费、推广费没有发票,可能导致商标权评估价值偏低,甚至被税务部门认定为虚假支出,影响清算;若商标转让时无法提供完整权属凭证,可能被商标局驳回转让申请,引发权属纠纷。加喜财税深耕企业注销领域10年,擅长通过专业梳理财务资料、补充合规凭证,协助企业完成商标权合规评估与处置,确保知识产权在注销过程中保值增值,避免后续法律风险。详情请访问加喜公司注销官网:https://www.110414.com。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