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每天都有公司诞生,也每天都有公司因各种原因注销。我做了20年财税,见过太多企业从注册到注销的全流程,其中有个问题特别容易被忽略:公司注销时,如果之前涉及商标侵权纠纷,到底该怎么处理?说实话,这事儿我见得太多了——有的老板觉得公司都注销了,谁还找我,结果注销后被法院传票追着跑;有的老板提前处理了,反而全身而退。今天我就以从业者的经验,聊聊上海公司注销时如何处理商标侵权纠纷,给各位老板提个醒。<

上海公司注销时如何处理商标侵权纠纷?

>

案例一:注销后被起诉,原股东赔了20万,冤不冤?

去年我遇到一个客户,叫老李,在上海做服装贸易的公司,因为经营不善决定注销。当时公司账上没什么钱,他就找了家代理公司,走简易注销流程,把税务和工商都搞定了,觉得万事大吉。结果半年后,他突然接到法院传票,原来他公司之前卖的衣服,用了某知名品牌的商标,被品牌方起诉了。

你猜怎么着?这时候公司早就注销了,法人代表也换了,但法院还是判老李和另外两个股东连带赔偿20万。老李当时就懵了:公司都没了,凭什么还找我们?我给他看了《公司法》第186条: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还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19条,清算组未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获清偿的,债权人主张清算组成员对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说白了,老李的公司注销前,根本没处理这个商标侵权赔偿的问题,清算组也没通知过品牌方(债权人),相当于甩包袱注销。法院认为,股东作为清算组成员,未尽到清算责任,导致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侵权债务,所以得赔钱。这20万,对老李来说可不是小数目,要是当初处理得当,完全能避免。

清算组到底要做什么?商标侵权纠纷不是甩包袱的理由

很多企业主注销时有个误区:觉得只要把税务注销、工商注销搞定就行,公司以前的烂摊子比如合同纠纷、侵权赔偿,反正公司都没了,就当不存在了。这想法大错特错!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注销前必须成立清算组,清算组的职责就是清理公司财产、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业务、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清理债权债务。这里面,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业务就包括商标侵权纠纷——只要侵权行为发生在公司注销前,赔偿义务就存在,必须处理。

我琢磨着,这里可能存在一个误区:企业主可能觉得商标侵权是公司的事,注销了就跟我没关系了。但别忘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前提是依法清算。如果清算组没处理好侵权赔偿,导致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股东就可能要对未清偿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说白了,就是股东得用自己的钱赔。

上海公司注销时如何处理商标侵权纠纷?第一步,就是清算组必须全面排查公司是否存在未了结的商标侵权纠纷。怎么排查?翻以前的合同、看行政处罚记录、甚至查一下有没有被起诉的传票。别嫌麻烦,这步省了,后面可能更麻烦。

案例二:注销前搞定赔偿,股东全身而退,这才是聪明做法

和老李形成对比的,是另一个客户王总。王总是做电子产品的,公司注销前,发现之前一批产品上用了某厂家的注册商标,被对方发律师函了。王总没躲,而是先找了律师评估侵权责任,确认确实侵权了,然后主动联系对方协商赔偿。

当时公司账上钱不多,王总和股东们商量后,凑了10万块钱,和对方达成和解,拿到了对方出具的《赔偿谅解书》,明确双方就本次商标侵权纠纷一次性解决,互不追究。然后清算组在编制清算报告时,把这10万赔偿款作为清算费用列了进去,还通知了所有已知债权人(包括这家厂家),最后走正常注销流程。

结果呢?公司顺利注销,股东们也没被后续追责。王总后来跟我说:当时确实肉疼10万,但要是像老李那样注销后被起诉,可能赔得更多,还惹一身官司。我觉得这就是聪明做法——主动处理,把风险控制在注销前。

这里有个关键点:商标侵权赔偿属于公司债务,必须在清算财产中优先支付。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13条,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要清偿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然后是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最后才是普通破产债权。商标侵权赔偿属于普通破产债权,在职工工资、税款之后清偿,但必须在公司注销前处理完毕,否则股东有风险。

注销前处理商标侵权纠纷的三步走,照着做准没错

结合我20年的经验,上海公司注销时处理商标侵权纠纷,其实就三步,企业主照着做,能避开90%的坑:

第一步:全面自查,确认是否存在侵权。别等别人找上门,自己先排查。看看公司有没有未经授权使用他人商标、有没有在商品包装上用近似商标、有没有授权第三方使用商标但没签合同等等。如果拿不准,可以找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做个侵权风险评估,花点小钱,省得烦。

第二步:评估赔偿金额,预留资金。确认侵权后,得知道要赔多少钱。如果是对方起诉了,看法院判决;如果还没起诉,可以和对方协商,参考《商标法》第63条,侵权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金额要预留出来,别注销时账上没钱,到时候股东还得掏腰包。

第三步:协商或诉讼解决,保留证据。能协商就协商,达成和解后,一定要让对方出具《赔偿谅解书》,明确双方纠纷了结。如果协商不成,那就应诉,等法院判决,判决后按判决赔偿。不管是协商还是诉讼,都要保留好所有证据——和解协议、付款凭证、法院判决书,这些都是证明你已经履行义务的关键,万一后续有纠纷,这些就是你的护身符。

注销后还能被追责?股东如何避险?

可能有老板会问:我都注销完了,还能被追责吗?答案是:有可能!比如清算组根本没发现商标侵权纠纷,或者没通知债权人,导致债权人没拿到赔偿,这时候债权人可以起诉清算组成员(通常是股东),要求赔偿。

根据《公司法》第20条,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如果股东在清算过程中,故意隐瞒商标侵权纠纷,或者转移财产逃避赔偿,就可能被认定为滥用股东权利,承担连带责任。

那股东怎么避险?其实很简单:一是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清算,该通知的债权人(包括商标权利人)都要通知,该公告的也要公告;二是清算报告里要如实列明公司债务情况,包括未解决的商标侵权纠纷;三是如果公司财产不足以支付赔偿,股东最好主动认缴,别等法院判了才后悔。说实话,我见过不少股东因为侥幸心理吃了亏,觉得公司注销了,找不到我,现在法院查人很容易,工商、税务、银行数据都能打通,想躲没那么容易。

财税视角:商标侵权赔偿的税务处理,别让税再坑你

作为财税从业者,我还得提醒一句:商标侵权赔偿的税务处理也很重要。很多企业赔了钱,却不知道这笔钱能不能税前扣除,结果被税务稽查补税加罚款,得不偿失。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8条,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商标侵权赔偿属于损失,只要能提供证据证明赔偿的真实性、合法性(比如法院判决书、和解协议、付款凭证),就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但这里有个坑:赔偿款必须取得合规发票。如果是法院判决的赔偿,对方会开具发票;如果是协商赔偿,对方如果是企业,也要;如果对方是个人,得去税务局代开发票。我之前有个客户,赔偿时对方是个人,嫌麻烦没开发票,结果税务稽查时这笔支出不能税前扣除,企业补了25%的企业所得税,还罚了款。所以啊,赔钱的时候,别忘了要发票,这是财税合规的关键一步。

上海加喜财税公司对财务凭证不完整,企业注销对知识产权有何影响?服务见解:财务凭证不完整是企业注销时的隐形,尤其对知识产权处理影响重大。商标作为无形资产,若财务凭证缺失(如商标购买合同、评估报告、使用记录不全),清算时可能无法准确评估其价值,导致侵权赔偿金额计算错误,甚至被认定为恶意转移财产。加喜财税在注销服务中,会协助企业梳理财务凭证,补充缺失的知识产权相关资料,确保清算合规。我们见过太多企业因凭证不全,在注销后被追责股东责任,甚至影响个人征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加喜财税通过财税+知识产权双维度审核,帮企业规避注销风险,让身后事不再成麻烦事。欢迎访问上海加喜财税注销官网:https://www.110414.com,获取专属注销方案。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