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港做了快十年招商,经手的企业少说也有两三百家。这两年经济环境变化,不少企业调整战略,子公司注销成了家常便饭。但说实话,很多企业老板只盯着工商注销、税务清算,却把商标这事儿给忘了——直到后来出了问题,才追着问我:王经理,我那子公司注销了,商标咋办啊?还能用不?今天我就以过来人的身份,聊聊子公司注销后,商标权怎么申请撤销备案那些事儿,顺便分享两个我亲身经历的血泪案例。<

子公司注销,商标权如何申请撤销备案?

>

第一个坑:跨境电商子公司注销,商标被捡漏抢注,急得老板直跳脚

2021年,我们临港引进了一家做跨境电商的头部企业,他们在临港注册了个子公司,专门做东南亚市场。当时老板信心满满,还注册了个英文商标SEA-LINK,想着在亚马逊上大干一场。结果两年后,东南亚市场政策突变,子公司实在撑不下去,只能注销。注销的时候,老板跟我打个招呼:王总,商标我们也不用了,放着吧,反正以后也不做东南亚了。

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可不行啊!但嘴上没多说,毕竟人家自己的资产,处理方式人家定。结果半年后,这位老板突然杀到我们招商中心,脸色铁青地找我:王经理,出大事了!我那‘SEA-LINK’商标,现在被一家小公司抢注了!他们现在卖跟我一样的产品,还在亚马逊上投诉我侵权,说我用‘他们的’商标!

我一听就急了:您子公司注销的时候,商标没处理啊?

处理啥?工商税务都清完了,我以为商标跟着注销就完事了!老板拍着大腿,现在新公司刚起步,产品都用这个商标,总不能换吧?这可怎么办?

说实话,这种情况在临港招商中并不少见。很多企业觉得子公司注销=商标消失,其实大错特错!商标作为无形资产,不会因为公司注销自动消失,反而成了无主之物,谁都能去申请。后来我带着企业跑了三趟商标局,调取了子公司的工商档案、商标注册证,证明商标权利主体已不存在,又提交了撤销备案申请。前后折腾了8个月,才把商标权抢回来。老板最后请我吃饭,说:王总,您要早跟我说一句,我能少亏几百万啊!

这件事让我反思了很久:作为招商人,不能只帮企业进来,还得提醒他们怎么退。尤其是商标这种隐性资产,处理不好,就是埋在企业身边的定时。

第二个案例:生物医药子公司转让未备案,母公司新产品上市被卡脖子

去年,我们临港生物医药产业园又遇到个更头疼的案子。一家做创新药的企业,为了研发新药,注册了个子公司XX生物科技,专门做原料药生产。后来研发成功,母公司想把商标XX药源(第5类药品)从子公司转到母公司名下,结果子公司注销流程走了一半,老板说:商标先别转,等注销完了再办,省得麻烦。

结果呢?子公司注销了,商标转让申请还没提交。等母公司新产品准备上市,要打广告、做包装的时候,发现商标备案还在注销的子公司名下!电商平台审核不通过,说权利主体不存在,产品根本没法上线。老板急得团团转:王总,这药可是我们砸了3个亿研发的,就因为商标备案没更新,要错过销售旺季了!

这次我吸取教训,直接带着企业法务和商标代理所的人,开了个紧急协调会。第一步,先证明商标权属归属——子公司注销前,母公司和子公司签了《商标转让协议》,虽然没提交给商标局,但协议有效;第二步,证明子公司已注销,商标权利主体不存在;第三步,向商标局提交撤销原备案+重新备案的申请,同时加急处理。

商标局那边其实也理解企业的情况,毕竟不是恶意不备案,而是流程衔接出了问题。最后用了4个月,商标备案终于更新到母公司名下。新产品上市那天,老板握着我的手说:王总,这次真是多亏您了!以后我们企业注销,商标处理肯定提前规划,绝不再犯这种低级错误!

这两个案例让我明白:子公司注销后的商标处理,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才合规的问题。很多企业觉得麻烦无所谓,但真出了问题,补救的成本比处理高十倍不止!

子公司注销商标处理全攻略:流程、材料与避坑指南

聊完案例,我就跟大家掰扯掰扯,子公司注销后,商标到底该怎么处理。其实核心就三个方向:转让、注销、撤销备案。具体选哪个,得看企业的实际情况。

第一步:先给商标体检——确认商标状态

不管选哪个方向,都得先搞清楚商标的家底。比如:

- 商标还在有效期内吗?有没有快到期了?(临港这边很多企业商标到期了忘了续展,结果被别人抢注)

- 商标有没有被质押、许可给别人?如果有,得先解除质押或许可合同;

- 商标有没有正在进行的异议、无效宣告程序?这些都会影响后续处理。

我一般建议企业,在决定注销子公司前,先做个商标状态查询,上商标局官网或者找专业的代理机构查一遍,心里有数。别像我那个跨境电商客户一样,注销完了才发现商标被抢注,那就被动了。

第二步:三条路选一条——转让、注销、撤销备案

确认完商标状态,就有三条路走了:

1. 转让给关联公司(最推荐,省心省力)

如果母公司或者其他关联公司想用这个商标,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子公司注销前,把商标转让过去。流程很简单:签转让协议→提交转让申请→商标局审查→核准公告→拿到转让证明。

这里有个关键点:一定要在子公司注销前完成转让! 我那个生物医药客户就是吃了注销后再转让的亏,不仅流程复杂,还耽误了产品上市。临港这边政策也支持,企业如果有转让需求,我们招商中心可以协调商标局加急处理,一般6-8个月就能下来。

2. 办理商标注销(彻底放弃,一了百了)

如果商标以后用不上了,也不想留给别人,那就主动申请注销。流程比转让简单:提交注销申请→商标局审查→核准注销。注销后,商标就不存在了,别人也不能再申请。

但这里要提醒一句:商标注销后,之前注册的专用权就没了,相当于自废武功。如果这个商标还有一定知名度,或者以后可能用得上,不建议轻易注销。

3. 申请撤销注册备案(被动处理,风险较高)

如果商标既没转让也没注销,成了无主商标,那就有可能被他人申请撤销注册。根据《商标法》,注册商标没有正当理由连续3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申请撤销。

这时候,原商标权利人的关联公司如果想保住商标,就得在收到撤销通知后,提交使用证据证明商标在有效期内使用过。如果证据不足,商标就会被撤销,备案自然也就解除了。

我那个跨境电商客户就是这种情况,后来提交了子公司的销售记录、广告宣传材料,才证明商标在注销前一直在使用,最终保住了商标权。

临港招商人的碎碎念:商标处理,别让小细节毁了大生意

做了十年招商,我见过太多因为小细节翻车的企业。商标这事儿,看似是法务或行政的分内事,但在临港这片政策洼地创新热土,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比如有些企业觉得子公司注销了,商标放着也没用,结果被竞争对手捡漏,不仅产品卖不了,还可能面临侵权诉讼;有些企业觉得转让麻烦,注销完了再说,结果耽误了新产品上市,错失市场先机;还有些企业压根不知道商标需要备案,以为注册完就万事大吉,结果用了几年才发现权利人不对,白忙活一场。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太当回事,觉得企业注销,商标跟着走就行。后来经历的案例多了,我才明白:商标就像临港的政策,不用就过期,用不好就麻烦。尤其是对那些在临港布局多个子公司、多品牌的企业,商标管理更得精细化——从注册、使用、续展到转让、注销,每个环节都得盯紧了。

我们招商中心现在也把商标管理纳入了企业服务清单。企业注册时,我们会提醒他们提前规划商标布局;企业注销前,我们会主动对接商标局,协助处理商标转让或注销事宜。毕竟,企业来了临港,我们不仅要招得来,更要留得住、发展好,连商标这种隐性资产都帮他们管好,才能让企业在临港安心扎根,放心创新。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临港招商中,我们总说盘活存量资产,但商标这类无形资产的存量,又有多少企业真正盘活了呢?是让它在注销后沉睡,还是提前规划让它重生?这或许值得每个企业人深思。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