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帮一个做了15年餐饮的老客户李总处理公司注销。清算那天,他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墙上老李家三个字的招牌,突然叹了口气:这牌子跟了我半辈子,现在公司没了,商标怕是也没用了,随便让人用去吧。我当时就急了:李总,你这想法可太危险了!商标不是公司附属品,处理不好,说不定哪天就被别人抢注,反过来告你侵权!后来果然被我言中,半年后李总想重新做餐饮,发现老李家被一个外地人注册了,想买回来,对方开口价30万,比当初公司估值还高。这件事让我想起20年财税生涯里,太多企业主在注销时只盯着税务清算、债务处理,把商标当破铜烂铁,结果回头想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亲手把金饭碗扔了。今天我就以过来人的身份,跟大家聊聊注销公司,如何维护商标权这个被90%企业忽视的问题。<

注销公司,如何维护商标权?

>

公司注销≠商标权消失,法律早有后门

很多人以为公司注销了,商标自然就没了,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解。根据《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二条:注册商标专用权因主体消亡而终止的,可以由继受人办理转让。也就是说,公司注销后,商标权不会自动消失,而是可以通过转让给继受人继续存在。这里的继受人,通常是指公司的股东、创始人,或者受让商标的第三方企业。

我见过一个更极端的案例:上海一家做文创设计的小公司,注销时清算组觉得商标不值钱,直接放弃了。结果两年后,原公司的设计师用这个商标注册了新的文创品牌,还因为原品牌知名度拿到了融资。原公司股东知道后想维权,却因为当初没办理商标转让,连继受人的身份都证明不了,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用自己创立的品牌。

所以记住第一点:公司注销时,商标不是必死局,而是需要主动操作的选择题。要么转让给继受人,要么及时续展避免被抢注,要么通过法律途径明确归属——不能躺平不管。

注销前必做三件事:商标权安全落地的关键

既然商标权可以保留,那具体该怎么操作?结合我处理过的50多个企业注销案例,总结出三个保命步骤,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老板们,一定要记牢:

第一步:清算组接手商标,别让资产蒸发

公司进入注销程序后,清算组就成了临时管家。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条,清算组应当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商标作为无形资产,自然属于未了结业务的一部分。

我见过一个反面案例:深圳一家科技公司注销时,清算组只顾着处理设备和应收账款,把商标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公司注销半年后,商标被一个商标猎人盯上,以三年不使用为由申请了撤销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注册商标(简称撤三)。等原公司股东想起来要维权,连商标局都联系不上主体了,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商标被注销。

清算组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盘点公司资产,把商标、专利、著作权这些知识产权列个清单,评估价值——哪怕现在用不上,未来也可能成为救命稻草。如果股东想保留商标,清算组就要出具《商标转让申请书》,明确商标以什么价格、转让给哪个股东。这里有个坑:转让价格不能太离谱,比如商标明明值50万,却写1万转让,可能会被商标局认定为逃避债务,要求重新评估。

第二步:转让or续展?别让商标过期失效

商标有10年有效期,注销前如果快到期了,一定要先续展,不然转让都办不了。去年有个客户,公司注销时商标还有3个月到期,清算组觉得反正要注销了,续展白花钱,结果等转让申请提交时,商标刚好过期,被商标局驳回,只能重新续展,拖了半年才完成转让,多花了2万块滞纳金。

如果股东不打算保留商标,也别直接放弃。现在很多商标代理公司专门收购闲置商标,尤其是有一定知名度的。我有个客户做服装的,公司注销时商标卖了8万,足够覆盖注销时的所有费用。记住:商标不是负资产,哪怕不用,也能变现。

第三步:保留使用证据,防止被撤三

商标注册后,如果连续3年没有使用,任何人都可以申请撤三。公司注销后,如果没有继受人继续使用,商标很容易被盯上。注销前一定要整理商标的使用证据:销售合同、发票、广告宣传物料、产品照片、展会记录……这些不仅能证明商标在使用,还能在后续转让或维权时,体现商标的知名度和价值。

我帮过一个做母婴产品的客户,公司注销时整理了5年的销售数据,包括线上电商订单、线下门店合同,还有和网红合作的直播记录。后来商标被撤三,他们用这些证据成功证明商标一直在使用,保住了商标。相反,另一个客户做软件开发的,商标注册后没做过任何推广,注销时连个官网截图都没有,结果被别人撤三成功,商标直接注销了。

被抢注了怎么办?3种补救方法

如果公司注销时没处理商标,结果被别人抢注了,是不是就彻底没救了?也不是。根据我的经验,有三种方法可以尝试:

1. 商标转让谈判(最快但可能破财)

如果抢注方是正常使用,没有恶意,可以尝试联系对方转让。去年有个客户做食品的,公司注销后商标被同行抢注,对方知道原公司想重新创业,开口价20万。虽然贵,但比重新注册一个新品牌(时间成本+市场培育成本)还是划算的。这里要注意:谈判时要明确商标无权利瑕疵,比如对方有没有用商标去注册其他类别,有没有被提撤三,最好签一份《商标转让保证书》,避免后续纠纷。

2. 无效宣告(适合恶意抢注)

如果抢注方是商标猎人——专门抢注别人闲置商标再高价出售,或者恶意模仿知名商标,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无效宣告。根据《商标法》第四十四条,以欺骗手段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商标宣告无效。

我见过一个案例:北京一家教育机构注销后,商标被前员工抢注,还用这个商标开了家竞争机构。原公司股东通过无效宣告维权,提供了公司注销前的招生合同、广告发票、学员证等证据,证明商标一直在使用,而前员工抢注是为了不正当竞争,最后商标被宣告无效。不过这个流程比较长,一般需要1-2年,而且需要充分的证据,建议找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帮忙。

3. 撤三+重新注册(适合抢注方未使用)

如果抢注方拿到商标后,连续3年没有使用,你可以直接申请撤三,成功后再重新注册。这种方法成本低,但需要证明对方3年未使用。比如我有个客户做机械设备的,公司注销后商标被一家小公司抢注,但对方拿到商标后没生产过任何产品,我帮他收集了对方官网无产品信息、无销售记录的证据,申请撤三成功,最后重新注册了商标。

写在最后:别让财务漏洞毁了商标权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公司注销时税务都清缴完了,商标权维护还有啥坑?其实最大的坑,往往藏在财务凭证里。我见过太多企业,注销时因为财务凭证不完整——比如商标转让合同没盖章、商标评估报告没入账、广告费发票丢失,导致商标转让申请被商标局驳回,甚至因为资产清算不彻底被税务局追责。

比如上海一家科技公司,注销时想把商标转让给股东,但因为当初商标注册的代理费发票丢了,无法证明商标的原始价值,税务局要求按市场公允价补缴20%的企业所得税,多花了30万。还有一家餐饮公司,因为商标宣传费没有对应的发票,清算时无法扣除成本,导致股东多分了利润,被其他股东起诉,最后商标转让款全赔进去了。

所以啊,企业注销不是甩包袱,而是资产重组。商标作为无形资产,维护起来比设备、房产更复杂,需要财务、法务、知识产权多部门配合。如果自己搞不定,一定要找专业的财税和知识产权机构帮忙,别因为省几万块咨询费,把价值百万的品牌搭进去。

上海加喜财税公司对财务凭证不完整,企业注销对知识产权有何影响?服务见解

在企业注销过程中,财务凭证的完整性直接影响知识产权(尤其是商标权)的归属与维护。很多企业主以为只要税务清缴完就行,却不知道财务凭证是证明商标权归属、价值和使用情况的核心证据。比如商标转让合同、评估报告、广告费发票等,如果缺失,可能导致商标转让被驳回、无法证明连续使用而被撤三,甚至因资产清算不彻底引发税务风险。上海加喜财税(https://www.110414.com)在处理企业注销时,会同步梳理知识产权相关财务凭证,协助企业完成商标评估、转让备案,确保资产清算与商标权维护无缝衔接,避免因财务漏洞导致品牌价值流失。我们见过太多因小失大的案例,专业的团队不仅能帮企业安全注销,更能让无形资产保值增值。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