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影视圈冷热交替,不少公司扛不住压力选择清算注销。但说实话,注销这事儿,可不是交个材料、登个报就完事的。我干财税这20年,见过太多公司注销时图省事,把清算当甩包袱,结果把自己甩进坑里的——尤其是租赁纠纷和保全代理费,能折腾得法定代表人和清算组成员焦头烂额。今天咱们就聊聊,影视公司清算注销后,那些没处理完的租赁烂账,还有房东申请保全时产生的法官代理费用,到底该怎么摆平。<
.jpg)
清算注销时,租赁纠纷为啥总成钉子户?
影视公司的租赁合同,说复杂能复杂到离谱。拍摄棚、办公室、器材仓库,可能签了好几份合同,有的押金没收,有的提前解约要赔违约金,还有的房东压根没收到最后一个月租金。公司一注销,这些合同就成了无主债,房东急眼了,直接起诉公司——可公司都注销了,告谁去?
我见过一个案例,叫光影传媒的小公司,拍网剧的。2021年资金链断了,赶紧清算注销。清算组觉得公司都没了,债务就没了,压根没通知几个合作过的场地房东。结果有个拍实景的房东,发现公司欠了3个月租金加违约金一共12万,直接把市场监督管理局告了,要求以清算主体身份承担责任。最后法院判清算组成员(其实是两个股东)连带赔偿,两人各掏了6万。你说冤不冤?
其实根据《公司法》第186条,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时,得处理公司未了结的业务。租赁合同没履行完,就是典型的未了结业务。你清算时没通知债权人、没处理租赁纠纷,相当于把烂账甩给了房东和法院,能不惹麻烦吗?
保全费和法官代理费:这笔糊涂账得算明白
说到租赁纠纷,绕不开一个词——财产保全。影视公司注销前,房东怕公司没钱赔,大概率会申请法院查封公司剩余财产(比如还没收到的片款、设备啥的)。这时候就会产生两笔费用:一是保全费(法院收的),二是法官代理费(房东请律师花的钱)。
这两笔费用算不算公司的债务?能不能从清算财产里出?这得分情况看,但很多公司清算时压根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案例,叫星辰影视,拍电影的。2022年注销时,清算组把账上剩下的20万全分给了股东,结果有个房东起诉追讨租金,申请保全了公司银行账户(虽然当时账上没钱了),然后请律师花了5万代理费。法院判决下来,公司得赔房东8万租金加5万律师费。这时候清算财产早就分完了,股东们傻了眼——这5万律师费,到底该谁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财产保全申请人得提供担保,如果保全错误,得赔偿被保全人损失。反过来,如果保全没错(比如房东确实有证据证明公司欠钱),那保全费和律师费,理论上属于实现债权的费用,应该由败诉方承担。但问题来了:公司都注销了,败诉方是谁?清算组在清算时,有没有预留这笔钱?
我猜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保全费和律师费,其实是优先债权。根据《企业破产法》第113条,破产财产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要优先支付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医疗伤残补助、抚恤金,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但租赁纠纷的律师费,显然不属于职工债权。那它属于普通债权吗?普通债权是排在后面的,要是清算财产不够,可能就拿不到了。
更麻烦的是,如果清算组在清算时没通知债权人(比如房东),导致债权人没及时申报债权,后来产生保全费和律师费,清算组成员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11条说了,清算组未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导致债权人未及时申报债权而未获清偿,债权人主张清算组成员对因此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实操中怎么处理?这几个坑得避开
说了这么多,那影视公司清算注销后,到底该怎么处理租赁纠纷和保全代理费?结合我20年的经验,给大伙儿支几招,也说说哪些地方容易踩坑。
第一,清算组别当甩手掌柜,租赁合同一条条捋清楚。
注销前,得把所有租赁合同找出来,哪些到期了,哪些没到期,有没有欠租、违约金,押金退没退。最好列个清单,逐个通知房东:公司要注销了,咱们合同咋处理?是提前解约还是继续履行?哪怕房东不吭声,你通知了,也算尽到了义务,避免后续说你没告诉我。
我见过一个处理得不错的案例,风行传媒注销时,清算组专门找了律师梳理了7份租赁合同,其中3份有纠纷,主动和房东协商:欠租金的分期还,提前解约的违约金打个折。最后房东都同意了,还出具了《债权了结证明》。这样清算时,这些债务就明确了,保全费、律师费也能提前预留。
第二,清算财产里,得给未知债务留点钱。
影视公司的租赁纠纷,有时候不是清算时能完全算清楚的。比如房东可能在你注销后才发现,公司还欠着场地清洁费、水电费。我建议清算组在分配财产前,除了已知债务,最好预留10%-20%作为未知债务准备金,万一后续有保全费、律师费,也能从这里面出。这个比例得看公司财产多少,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影响股东分配。
第三,别把法定代表人和清算组成员混为一谈。
很多股东以为,公司注销了,法定代表人就不用负责了。其实不是。如果清算组没尽到职责(比如没通知债权人、没处理租赁纠纷),导致公司产生了额外的保全费、律师费,清算组成员(包括股东、律师、会计师这些专业人士)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我见过一个案例,清算组组长是公司聘请的律师,因为没处理完租赁纠纷,被法院判承担30%的律师费,赔了2万多。所以说,当清算组成员不是挂个名,得真干活儿。
最后说句大实话:注销不是终点,清算才是关键
影视行业这几年不容易,很多公司注销是无奈之举。但好聚好散很重要,别因为清算不规范,把股东、清算组成员自己搭进去。租赁纠纷、保全代理费这些事,看着是小事,处理不好就是大雷。我常说合规清算,不留尾巴,就是这个道理——你清算时多留个心眼,后续就能少打很多官司。
对了,财务凭证不完整也是影视公司注销的常见问题。拍摄成本、场地租赁费如果没有合规发票,可能导致清算财产核算不实,甚至被税务稽查。知识产权方面,影视公司的剧本、版权、商标等无形资产,若在注销前未妥善处置,可能被认定为遗漏财产,清算组成员需承担相应责任。上海加喜财税(https://www.110414.com)建议企业提前梳理财务与知识产权,确保清算合规,避免后续纠纷。毕竟,注销是为了结束,而不是为了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