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小李与财税专家王姐对话实录)<

公司注销,如何处理与员工的债务减免?

>

小李:(挠头,拿着笔记本凑过来)王姐,最近我接了个注销公司的案子,老板让我梳理员工债务这块,我有点懵……那个,公司注销时,咱们常说的员工债务到底是公司欠员工的,还是员工欠公司的呀?我之前一直以为就是发工资,结果同事说还有员工欠公司的钱,这俩怎么区分啊?是不是公司欠员工的必须还,员工欠公司的就不用管了?

王姐:(笑着推了推眼镜)小李啊,你这问题问得直白,但可真问到点子上了!我刚入行那会儿,也把这俩事儿搅成一锅粥呢。你听我慢慢说——公司欠员工的,是公司的负债,必须还;员工欠公司的,是公司的资产,得想办法收回来。这俩性质完全不一样,处理方式也天差地别。

(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图)你看,左边是公司欠员工:比如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金、未报销的费用,这些是公司对员工的欠账,就像你借了朋友钱,必须还,不然人家能告你。右边是员工欠公司:比如员工借款、损坏公司设备的赔偿金、代垫的社保公积金、违规操作的罚款(注意,罚款得有合法依据哦),这些是公司对员工的债权,就像朋友借你钱,你得想办法要回来,不然公司注销了,这笔钱可能就打水漂了。

小李:(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那……(突然压低声音)王姐,我要是跟老板说员工欠公司的钱不用管了,老板会不会觉得我业务不行啊?

王姐:(噗嗤一笑)哈哈,你这担心多余了!新手犯这错很正常。我刚开始做第一个注销案子时,就漏了一个员工借款3万,当时没打借条,就口头说好了,结果公司注销后员工不认,说那是奖金,老板气得差点让我卷铺盖走人。后来还是老律师教我,去找员工聊天,偷偷录音(当然得合法!),又翻到当时他写的一张收到借款的便签,才把事情摆平。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小看员工债权了!

小李:(赶紧记笔记)那员工欠公司的钱,具体都有哪些类型啊?我想列个清单,免得漏了。

王姐:(点头)好孩子,这习惯得保持!常见的我给你捋一捋:

1. 借款:最常见,员工急用钱跟公司借的,比如买房、家人生病,有打借条的,也有口头说的(口头风险高!);

2. 赔偿金:员工不小心弄坏了公司设备、丢失了公司财物,比如把公司电脑摔了,维修费5000元,得赔;

3. 代垫费用:公司帮员工垫付的社保、公积金,或者员工出差时公司垫付的机票、酒店,员工还没还的;

4. 违规罚款:注意啊!不是随便就能罚款,得有公司制度规定,而且制度得经过员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公示过才行。比如员工泄露公司秘密,制度里写了罚款1万,这才能扣;

5. 其他:比如员工提前离职未承担的培训费(得有培训协议和发票证明),或者虚报的报销款(比如拿假发票报销)。

(放下笔,认真地说)小李啊,这些债权,就像公司的小金库,注销前不梳理清楚,等于白扔钱。我见过一个老板,注销公司时忘了收员工借款,后来那员工拿着这笔钱去创业,老板知道后肠子都悔青了!

小李:那……这些员工债权,是不是都得原封不动地收回来?有没有可能减免啊?比如员工家里困难,能不能少还点?

王姐:(眼睛一亮)问到关键了!当然可以减免!但减免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得像切蛋糕一样,有讲究。你想啊,公司注销时,资产优先还外部债务(比如供应商、银行),剩下的才能分给股东。如果员工欠公司钱,公司急着注销,可能没精力去追讨,这时候减免就成了双赢——员工少还点压力小,公司省了追讨成本,还能落个人情味儿的名声。

(喝了口水,慢悠悠地说)减免得把握几个原则:合法、合理、有情有义。合法,就是不能违反《劳动合同法》,比如员工借款是事实,你不能说不用还了就完事,得签书面协议;合理,就是减免幅度得符合实际情况,员工真困难,减50%可以,要是员工家里有房有车还欠钱,你减90%,老板知道了肯定不乐意;有情有义,就是多听听员工的难处,比如员工父母生病、孩子上学,适当照顾一下,人家会记你的好。

小李:(急切地)那具体怎么谈啊?直接跟员工说你少还点吧?他要是不同意怎么办?

王姐:(摆摆手)哎,可不能这么直接!这就像砍价,你得先让对方觉得占了便宜,而不是被坑了。我教你个步骤,也是我踩了无数坑总结出来的三步法:

第一步:先算账,再谈情。

别一上来就说减免,先帮员工算笔账:比如他欠公司2万,公司现在资产有限,就算花3个月打官司,赢了可能也拿不回2万(因为执行难),还要搭律师费、时间成本;但如果他现在同意减免5000,还1.5万,公司当场给他开收据,注销后不再追究,他是不是反而赚了?这叫以退为进,把你要给我钱变成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对你更有利。

(想起什么,笑了笑)我以前就犯过直给的错。有个员工欠公司1万,家里确实困难,我直接说免了8000,你还2000吧,结果员工脸一沉:王经理,我不是来乞讨的,该还的我还!后来我才明白,人家要的是尊重,不是施舍。后来再遇到类似情况,我会先说:张哥,听说你孩子上学用钱紧,公司理解你的难处,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先还5000,剩下的5000,咱们签个协议,公司注销后就当送给孩子当学费了。员工一听,立马感动了,当天就转了5000。

第二步:分情况,给方案。

不是所有员工都能一刀切减免。你得看员工的情况:

- 老员工/贡献大的员工:比如跟着公司10年的老会计,平时没出过岔子,现在欠公司5000医药费,可以直接说不用还了,公司感谢你这些年;

- 真困难员工:比如家里重病、失业,没有收入来源,可以大幅减免+分期,比如欠3万,减1万,剩下2万分12个月还,每月还1667,压力小;

- 刺头员工:平时就爱占便宜,还嘴硬,比如故意损坏公司设备拒不赔偿,这种就不能惯着,该起诉起诉,不然老板会觉得你和稀泥。

(神秘地压低声音)还有个小技巧:捆绑式减免。比如员工既欠公司钱,又没拿完的工资(比如上个月工资还没发),你可以跟他说:你欠公司的2万,和这5000工资抵一抵,你还1.5万,工资照发,怎么样?员工一听工资照发,一般就松口了。

第三步:签协议,留证据。

减免了必须签书面协议!这就像结婚证,是法律保障。协议里得写清楚:员工姓名、身份证号、欠款金额、减免金额、还款方式(一次性还是分期)、还款时间、违约责任(比如没按时还怎么办)。签字按手印,公司盖公章,员工拿一份,公司留一份。我见过有新手口头说好了减免,结果员工反悔,公司又没证据,最后只能认栽,血泪教训啊!

小李:(皱着眉头)王姐,那要是员工不同意减免,也不还钱,怎么办啊?难道真要去打官司?

王姐:(叹了口气)这就像拔河,对方不松手,你就得有撒手锏。但打官司是最后一步,注销公司讲究效率,拖久了会影响整个流程。你可以试试这几招软办法:

1. 晓之以理:把公司的难处说出来,比如公司现在欠供应商100万,要是追讨你的借款,就得花3个月律师费,可能连供应商的钱都还不上了,咱们各退一步,都好过;

2. 动之以情:找员工以前的领导或同事帮忙说说情,比如李姐,你以前是张哥的领导,你劝劝他,公司真不容易;

3. 施之以压:委婉提醒员工要是公司起诉你,会影响你的征信,以后贷款、找工作都麻烦(注意:不能威胁,不然违法)。

(若有所思)不过啊,小李,你记住:80%的员工债权,都能通过好好谈解决,剩下的20%,才是硬骨头。我以前处理过一个案子,员工欠公司5万,怎么谈都不肯还,后来我查到他刚买了辆新车,立刻申请了财产保全,他一看车可能被查封,第二天就主动来还钱了。所以啊,谈判时软硬兼施,但软为主,硬为辅。

小李:(松了口气)那……如果员工债务处理不好,对公司注销有啥影响啊?老板最怕麻烦了。

王姐:(表情严肃起来)影响可大了!就像盖房子地基没打好,随时可能塌房。具体有三条红线:

1. 工商注销过不了:现在注销公司,税务、工商都会查债权债务清理情况,要是员工债务没处理好,工商局会要求出具清偿证明,没有就注销不了;

2. 股东要担责:如果公司注销后,员工债权没实现,员工可以起诉股东,要求股东在未清偿债务范围内承担责任。我见过一个老板,注销公司时没处理员工借款,后来员工起诉,股东个人赔了10万,后悔得直拍大腿;

3. 税务风险:比如员工借款长期不还,又没签协议,税务局可能会认定为股东分红,让股东补20%的个人所得税,这就亏大了!

(拍了拍小李的肩膀)所以啊,小李,处理员工债务,不是可做可不做,而是必须做好!这就像送佛送到西,把公司最后一程走稳了,老板才会觉得你靠谱。

小李:(看了看表,惊喜地说)王姐,跟你聊了一下午,我好像全明白了!原来这里面这么多门道,从区分债务类型到谈判技巧,再到风险防范,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王姐:(欣慰地笑)哈哈,你学得可真快!其实啊,做企业服务,就像医生看病,不能只看表面症状,得找到病根。刚开始慢点没关系,多问、多记、多总结,把每个案子当成案例库,慢慢你就成专家了。

(站起来,拍了拍小李的肩膀)小李啊,我刚开始做这行时,也犯过想当然的错,以为注销就是关门大吉,结果差点捅娄子。但后来我明白了:公司注销不是结束,而是责任的开始——对员工负责,对老板负责,也对自己负责。你今天问的这些问题,虽然傻,但说明你肯动脑子,肯为客户着想,这比聪明更重要!

(笑着挥挥手)以后遇到拿不准的,随时来找我,咱们一起琢磨。别怕犯错,谁都是从新手过来的,重要的是每次犯错后都能学到东西。加油,你肯定能成为特别棒的财税专家!

(小李点点头,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认真地在本子上写下最后一行字:处理员工债务,情理法结合,用心才能赢。)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