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场景:某财税服务公司新人培训室,新手小林(入职3个月)与资深专家王姐(从业13年)面对面交流,桌上摊着几份注销企业的合同文件。<
Q1:王姐,我这两天在整理注销企业的材料,突然有个特别傻的问题——企业都要注销了,合同还有必要验收吗?合同不是签完就完事了吗?
小林挠着头,脸上有点不好意思。
王姐笑了笑,把面前的咖啡杯往小林这边推了推:傻孩子,这问题一点都不傻!我刚入行那会儿也这么想,觉得注销就是‘关门大吉’,合同早该‘寿终寝’了。结果呢?(叹了口气)2010年我接了个单子,帮一家贸易公司注销,他们有份和供应商的采购合同,货款付了80%,还有20%是质保金,客户说‘等质保期过了再付’,结果注销时质保期还有3个月,供应商不配合开验收单,税务说‘没验收单,质保金不能税前扣除’,硬是让客户多交了5万所得税。客户当时脸都绿了,我差点被投诉。
她顿了顿,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圈:合同验收啊,就像‘搬家前的断舍离’——你以为旧家具随便扔就行,结果发现有些是房东的,有些能卖二手,有些不处理根本搬不走。注销企业的合同也是,不验收清楚,就像带着‘旧账’搬家,到了‘新地方’(税务、工商)全是麻烦。
Q2:啊?这么严重!那第一步到底该做什么?难道要把公司成立以来的所有合同都翻出来看一遍?我们公司有上千份合同,这不得看到明年?
小林瞪大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堆积如山的合同。
王姐被逗乐了:哈哈,不用不用,不用‘大海捞针’。你先别急,跟我回忆一下——企业注销时,税务最关心什么?
小林想了想:利润?税款?
对!但利润和税款都藏在合同里。王姐在纸上写了四个字:合同清单。就像你要去医院体检,总得先列个‘检查项目清单’吧?合同清单就是你的‘体检表’。你只需要把三类合同挑出来:一是正在履行的合同(没到期、没履行完的),二是有争议的合同(对方没发货、你没付款的),三是涉及大额款项的合同(比如超过10万的)。剩下的早就履行完、没纠纷的,‘寿终寝’的合同,不用管。
她点开电脑,调出一个Excel模板:你看,这个清单要记清楚:合同编号、对方公司、合同类型(采购/销售/服务/租赁)、签订日期、约定履行期限、当前状态(已履行/部分履行/未履行)、涉及金额、已支付金额、未支付金额,还有——最重要的——是否需要验收。比如采购合同,货到了没?质量合格没?销售合同,货发出去了没?客户确认收货没?服务合同,服务完成了没?客户验收签字没?把这些标清楚,你的‘体检表’就出来了,一目了然。
Q3:哦!原来要先分类筛选啊!那对于正在履行的合同,比如我们有个客户,注销时还有份服务合同没到期,服务费付了一半,对方说‘服务没完成,不能开票’,这怎么办?直接违约吗?
小林边说边在本子上记,笔尖都快戳破纸了。
王姐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桌子:这个问题太常见了!我当年也犯过错,有个客户注销时,租赁合同还有半年到期,我想着‘反正要注销,不租了呗’,结果没跟房东好好谈,房东直接起诉,赔了3个月租金+违约金,亏大了。
她喝了口咖啡,语气认真起来:处理未履行完的合同,核心就一个原则:‘好聚好散’,别留‘尾巴’。你说的服务合同,分三步走:
第一步,核对合同约定。看看合同里有没有‘提前解除合同’的条款?比如‘一方提前30天通知,可解除合同,需支付XX%违约金’。如果有,按约定来,最省事。
第二步,主动协商。如果没约定,或者违约金太高,别硬扛,找对方谈。记住,别跟对方说‘我们要注销了,合同不履行了’,这句话一说,对方就知道你‘急’,容易坐地起价。我一般会说‘公司战略调整,这个业务板块不再做了,想跟您协商提前解除合同,咱们看看怎么处理对双方都合适’。姿态放低,但立场要坚定——‘我们肯定要解除,但怎么解,谈’。
第三步,书面确认。谈好后,一定要签《补充协议》或《解除合同确认书》,写清楚:① 合同解除时间;② 已付款怎么处理(比如退还没履行的部分);③ 未付款是否支付(比如象征性付一点,或者抵违约金);④ 双方再无纠纷。最重要的是,让对方盖公章!口头承诺都是‘纸老虎,只有白纸黑字才是‘护身符’。
她眨眨眼:偷偷告诉你个小技巧:如果对方是长期合作的老伙伴,可以‘卖个人情’——比如介绍新客户给他,或者帮他把剩余服务转给其他公司,这样对方更容易配合,说不定还能少赔点违约金。
Q4:书面确认……这个我懂,就像分手协议,必须写清楚!那验收的时候,具体要验收哪些内容?比如采购合同,是不是只要货到了就行?
小林似乎找到了点感觉,问题也越来越具体。
王姐摇摇头:货到了只是第一步,验收就像‘买菜后还要尝尝咸淡’——不仅要‘有没有’,还要‘好不好’。采购合同验收,至少看三点:
第一,数量对不对。合同里买了100件货,仓库入库单是不是100件?有没有多收、少收?我见过有客户注销时,供应商多送了10件货,客户没注意,结果被税务认定为‘接受赠与’,要交企业所得税,亏不亏?
第二,质量合不合格。有没有质检报告?客户有没有签收单?如果对方没提供质检报告,或者客户签收时写了‘质量待定’,这合同就等于‘没验收完’,税务会认为‘货物可能有问题,成本不能税前扣除’。所以一定要让对方补质检报告,或者让客户写个‘质量合格确认单’。
第三,发票开了没。这是‘命根子’!没开发票的款项,税务不认。我有个客户,注销前有一笔50万的采购款没开发票,供应商说‘等下个月再开’,结果公司注销了,供应商也联系不上了,这笔钱直接被税务认定为‘无法成本’,补了12.5万企业所得税。所以验收时,必须拿到合规发票,不然这钱就‘打水漂’了。
她拿起桌上的订书机,比划了一下:你看,验收单、入库单、质检报告、发票,这四样就像‘四脚书桌’,少一条腿,桌子就塌了。一定要把它们钉在一起,归档保存!
Q5:发票!对,发票太重要了!那如果合同履行完了,但对方一直拖着不开票,怎么办?直接起诉吗?注销周期那么紧,等得了吗?
小林的语气有点着急,显然遇到过类似情况。
王姐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急,别急,注销确实‘赶时间’,但起诉‘远水解不了近渴’。我教你几个‘快招’:
第一,发《催告函》。用公司名义写个正式函,盖公章,让对方签收。函里写清楚‘根据XX合同,我司已支付XX款项,你司应在X月X日前开具发票,现催告你司在X日内开具,否则我司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并保留追究违约责任的权利’。记住,一定要用EMS寄,保留好寄件记录和签收记录——这是‘证据链’,万一闹到税务,可以说‘我方已催告,是对方不配合’。
第二,找税务介入。如果对方是正规企业,最怕税务局。你可以带着合同、付款凭证、催告函,去税务局申请‘协助代开发票’。税务局会联系对方,对方为了不惹麻烦,一般会乖乖开。我去年帮客户处理过一次,税务局一个电话,对方当天就把发票送过来了。
第三,‘以票换钱’。如果对方实在耍无赖,你可以说‘先把发票开了,剩下的尾款马上给你’。有些小公司就指着尾款周转,为了钱,发票问题好解决。不过这一招要慎用,别被对方‘拿住’。
她笑了笑:我曾经也犯过‘轴’的错误,有个客户注销时,供应商拖着不开票,我说‘咱们起诉他,必须开!’结果客户说‘王姐,起诉要3个月,我们下个月就要注销了’。后来我才知道,早用‘税务介入’,一周就能搞定。所以啊,做企业服务,不能只讲‘理’,还要讲‘效率’。
Q6:那如果是销售合同呢?我们发货了,客户一直拖着不验收,也不付尾款,注销的时候怎么办?总不能一直等着吧?
小林的问题越来越深入,看来已经进入实战思考模式。
王姐拿起桌上的计算器,按了按:销售合同验收,核心是‘把钱收回来,把账平了’。客户拖着不验收,无非两个原因:要么是‘货真有问题’,要么是‘想拖着赖账’。你得分情况处理:
如果是‘货有问题’,比如质量不达标,那赶紧跟客户谈‘折价’或者‘退货’。比如合同总价10万,客户说‘质量不好,只值8万’,那你就跟他签《折价协议》,写清楚‘经双方协商,该合同折价8万履行,尾款2万不再支付’,让他盖章。这样税务认可,你也不用亏10万。
如果是‘想赖账’,那就得‘主动出击’。我有个客户,注销时有个客户拖着20万尾款不付,验收单一直不签。我让客户给对方发了个函:‘若X月X日前不验收并支付尾款,我司将视为你方放弃验收权利,该款项将作为坏账处理,同时保留追究你方违约责任的权利’。对方一看要‘坏账’,怕影响自己的征信,第二天就签了验收单,付了钱。
她放下计算器,语气严肃:还有一点,销售合同如果没验收,税务会认为‘收入可能没实现’,万一你之前交了税,注销时多交了,想退税都难!所以一定要让客户签《验收确认单》,写清楚‘截至X年X月X日,我司已收到XX货物/服务,质量合格,验收通过’。这玩意儿比黄金还重要!
Q7:验收完了,所有材料都齐了,最后一步是不是直接交给税务局就行?有没有什么潜规则要注意?
小林压低声音,好像在说悄悄话。
王姐被他逗笑了,也凑近了些:潜规则谈不上,但有些‘行业默契’,能让你少走弯路。
第一,提前跟专管员‘打个招呼’。注销前,带着合同验收清单、验收单、发票这些材料,去见见你的税务专管员,问一句‘王老师,我们公司这几份合同的验收材料您看这样行不行?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专管员都是‘老江湖’,一眼就能看出有没有漏洞。我当年刚入行,不懂这个,自己瞎弄一堆材料,结果专管员打回来三次,客户差点投诉。后来学会了‘先沟通,后提交’,一次就过了。
第二,三流一致是底线。合同、发票、付款记录,这三者的公司名称、金额、日期必须一致。比如合同是A公司签的,发票开成B公司的,付款付给C公司,税务一看就觉得‘有问题’,肯定会查。我见过有客户注销时,为了省税,让朋友公司代付一笔款,结果合同、发票、付款方不一致,被税务认定为‘虚开发票’,差点进局子。
第三,留痕比完美更重要。有时候材料可能有点小瑕疵,比如验收单上客户没盖公章,只有签字,但你有邮件、聊天记录证明客户确认了,也可以。我常说‘做企业服务,不是写作文,不用辞藻华丽,但要证据确凿’。税务不怕你材料有小问题,就怕你‘说不清楚’。
她拍了拍小林的肩膀:其实啊,注销合同验收就像‘给病人做手术’——既要‘精准’(材料齐全),又要‘温柔’(沟通协商),还要‘果断’(及时处理)。刚开始可能会手忙脚乱,但多做几个,你就会发现,里面的逻辑都是通的。
Q8:王姐,听你说了这么多,我感觉自己之前想得太简单了。不过……如果真的遇到特别棘手的合同,比如对方公司也快倒闭了,钱肯定收不回来,这种情况怎么办?
小林的语气有点沮丧,显然想到了最坏的情况。
王姐的眼神柔和下来:孩子,别灰心,做企业服务,什么‘奇葩’情况都可能遇到。我2015年遇到过个客户,注销时有个供应商跑路了,合同没履行完,钱也拿不回来,当时客户都快哭了,说‘这钱就这么打水漂了?’
她喝了口咖啡,缓缓说道:这种时候,你要做的不是‘追钱’,而是‘‘止损’和‘备案’。赶紧去法院起诉,确认‘债权’——虽然钱拿不回来,但有个‘判决书’,在税务清算时,可以认定为‘坏账损失’,企业所得税可以税前扣除。把所有证据(合同、付款记录、对方跑路的证明)整理好,去税务局备案,说明情况。税务认可了,就能少交税。
她握了握小林的手:记住,我们做企业服务,不光是帮客户‘走流程’,更是帮客户‘兜底’。就算遇到最坏的情况,也要让客户知道‘你已经尽力了,风险已经降到最低’。这份‘安心’,比什么都重要。
结尾:
小林合上笔记本,长长舒了口气:王姐,今天跟你聊完,我感觉像上了一堂‘实战课’,比看十本书都有用!
王姐笑了笑,帮他理了理桌上的文件:傻孩子,谁还没当过新手呢?我刚入行时,把‘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搞混,被客户问得脸通红;因为没提醒客户‘商标要转让’,结果商标被别人抢注,客户损失了20万……(叹了口气)踩过的坑多了,就慢慢成长了。
她拍了拍小林的肩膀:做企业服务,最重要的是‘用心’——把客户的合同当成自己的合同去对待,把客户的麻烦当成自己的麻烦去解决。刚开始不懂就问,错了就改,没人会笑话你。相反,当你帮客户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看到他们笑着说‘谢谢你,王姐’‘小林你真靠谱’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会让你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都是你的后盾。遇到搞不定的,随时来找我。加油,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服务专家!
窗外的阳光照进来,洒在两人身上,小林的眼里,第一次有了原来如此的坚定和温暖。
特别注明:本文《注销企业合同如何履行验收?》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454568.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