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明) 近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公章丢失后注销登记流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将登报声明作为公章丢失企业办理注销的前置必经环节。据该局企业注册登记处负责人介绍,此举旨在解决因公章丢失导致的企业注销卡壳问题——2023年该市因公章丢失未及时声明引发的注销纠纷案件达127起,同比增长23%,其中80%的企业因未规范登报,导致后续清算、债务清偿程序受阻。<
作为一名在企业服务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最近我就亲身经历了一场公章丢失注销记。说起来,这事儿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我措手不及。我所在的公司因为市场环境变化,去年底决定注销。按理说,注销流程不算复杂:提交清算报告、税务注销、工商注销,一步步来就行。可偏偏天有不测风云,负责保管公章的前行政主管突然离职,一查,公章没了踪影!当时我那个急啊,公章就像企业的命根子,丢了这玩意儿,后续的注销手续咋办?总不能让公司死不瞑目吧?
我揣着一堆材料跑了趟市场监管局,窗口的小姑娘看我一脸愁容,主动问是不是遇到公章问题了。我点头如捣蒜,她递给我一份《企业公章丢失注销指引》,指着登报声明那块说: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得先让'社会知道'这章丢了。\
Q:为啥非要登报?自己内部通知一下不行吗?
A:这可不行!登报是公示,相当于向全社会喊话。你想想,万一有人捡到公章,拿着去签合同、开账户,公司岂不是要背锅?登报声明后,从见报之日起,就算有人拿着丢失的章干了坏事,公司也能免责——前提是你得有证据已经按规定登报了。这就像给企业穿了衣,避免后续躺枪。
接下来就是写登报声明了。市场监管局的人说,声明内容得包含企业全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声明事项(公章丢失作废)、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我琢磨着,这声明得写得像寻人启事一样醒目,让人一眼就知道是哪家公司的章丢了。找报社的朋友帮忙看了看,他说字数不能太多,不然报纸排版不好看,关键信息得突出。我改了三稿,才把XX科技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XXXXX)于2023年X月X日发现公章(编号:XXXX)遗失,自本声明发布之日起,上述公章自动失效,一切法律责任及后果均与本公司无关。联系人:张三,电话:138XXXXXXXX这段话敲定。
XX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律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公章丢失后,企业面临的最大法律风险是'表见代理',即他人持丢失公章签订的合同,若相对方为善意,企业可能需要承担相应责任。登报声明的目的,就是通过'公示'切断这种'善意'的可能性,为后续注销程序中的'清算'和'债务清偿'扫清障碍。据他介绍,2023年该律所处理的类似案件中,有65%的企业因未及时登报声明,导致注销后仍面临债务纠纷,最终不得不通过诉讼解决,平均耗时增加6个月。
声明写好了,选哪家报社呢?朋友推荐了本地发行量最大的《XX日报》,说覆盖面广,公信力强。联系报社广告部,人家说登报得先审核内容,没问题就安排。我生怕写错了,又给市场监管局打了个电话确认,确认无误后才提交。等了两天,报社来电话说见报了,还给我寄了一份当天的报纸。拿着报纸那一刻,我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这第一步总算迈出去了!
Q:登报声明要登几天?是不是登一次就行?
A:这得看当地要求,我们这儿要求是连续登3天,每天一次,中间不能间隔。为啥?为了广而告之,让更多人看到。要是只登一天,万一有人没看到,那不就白搭了?这就像发朋友圈,发一次可能刷过去,发三次总能让人注意到吧?
见报后,还不能马上办注销,得拿着报纸去市场监管局备案。窗口的工作人员收走了报纸,盖了个章,说这下才算完成了'公示期',接下来就可以走正常注销流程了。后续的税务注销、工商注销,虽然还是麻烦,但至少没有公章这个拦路虎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场公章丢失注销记虽然折腾,但也让我学到了不少。其实啊,企业公章管理真不是小事,就像家里不能随便把身份证、银行卡乱丢一样,得有专人保管,有严格的登记制度。未来,随着电子公章的普及,或许这类物理公章丢失的烦恼会少一些。但不管技术怎么发展,责任和规范永远是企业经营的压舱石。希望我的这点经验,能给遇到同样问题的企业朋友一点点帮助——毕竟,谁也不想临了注销的时候,还被一枚失踪的公章绊住脚,对吧?
特别注明:本文《公司公章丢失,注销流程中如何办理登报声明?》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442365.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