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角色 <
.jpg)
- 小林:企业服务新手,入职3个月,正在处理第一个公司注销项目,对合同处理一头雾水
- 王姐:13年财税资深专家,服务过200+企业注销项目,说话温柔但句句干货
一、注销前,合同真的不管就完事吗?
小林:(挠头,手里拿着一沓合同)王姐,我们公司最近决定注销了,我负责整理资料,看到桌上还有一堆没履行完的合同——有个供货合同,我们付了30%定金,货还没发;还有个服务合同,对方刚做了1/3,剩下的我们不想做了。直接不管这些合同,等注销了不就行了吗?反正公司都没了,谁还能找我们麻烦?
王姐:(放下咖啡杯,笑出声)哎哟,你这想法可危险!公司注销不是金蝉脱壳,合同没处理好,就像房子着火前没关煤气,迟早要出大事。你还记得《公司法》里说的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股东未依法履行清算义务的,债权人有权要求股东承担赔偿责任吗?这些没履行的合同,都是潜在的债务啊。
小林:(瞪大眼睛)啊?股东还要赔钱?我以为注销就是营业执照吊销,啥都没了……
王姐:(拍拍小林的肩膀)我当年刚入行时也犯过这错!有个客户注销时,觉得反正公司注销了,供应商拿我没辙,结果漏了个5万块的加工合同,对方起诉到法院,股东因为没清算,最后每人又赔了5万。注销前,所有合同都得算清楚,不然股东可能背锅。
小林:(赶紧拿出笔记本)那王姐,第一步到底该做什么?总不能把所有合同都翻出来吧?
王姐:对,先给合同做个体检!你拿张Excel表,把所有合同列出来,标清楚:合同编号、对方公司、签订日期、合同类型(买卖/服务/租赁等)、履行状态(未开始/进行中/已完成)、剩余义务、金额、违约责任条款。就像给公司做财务报表,一目了然。我当年第一次做这个,漏了个小供应商的合同,金额才5万,结果对方起诉,股东还得赔,真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啊。
二、终止合同,怎么通知对方才安全?
小林:(指着Excel表)王姐,我梳理完了,有3份合同正在履行中:供货合同(付了定金,未交货)、服务合同(服务1/3,剩余2/3不想做了)、还有个办公室租赁合同(还有1年到期)。现在要终止,直接给对方发个微信说合同不做了行吗?
王姐:(赶紧摆手)不行不行!微信聊天记录能当证据,但口头通知就像隔墙扔砖头,谁知道你扔了没?必须用书面形式,最好是快递签收(保留底单),或者对方有法务的话,让他们发个《律师函》确认。我之前有个客户,电话通知对方终止合同,结果对方说没收到,最后还得重新发书面,耽误了半个月,违约金多赔了不少。
小林:那书面通知里要写啥?是不是直接说我们要注销,合同终止?
王姐:(摇头)别这么直白!你写因公司业务调整,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于X年X月X日解除《XX合同》,重点要写清楚:剩余义务怎么处理、违约金怎么算、款项怎么结算。比如供货合同,你要写定金X元,于X月X日前退还;对方已产生的合理费用,凭票据结算。这样对方才没法挑刺。
小林:万一对方不签收快递怎么办?
王姐:(笑)这就有小技巧了!你可以在通知里写本通知自快递签收之日起生效,即使对方不签收,快递退回后,你保留好物流记录和妥投证明,也能证明你履行了通知义务。我当年有个客户,对方故意不签收,我们直接把通知发到对方公司注册地址的工商公示邮箱,又留了一份在对方前台,最后法院认定我们通知有效。
三、违约金,怎么谈才能少赔点?
小林:(叹气)王姐,供货合同的违约金条款写着任何一方违约,需支付合同总额20%的违约金,我们付了30%定金,货没发,要赔20%+退还定金?这也太多了吧!
王姐:(喝了口茶)别慌,违约金不是板上钉钉的!《民法典》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关键是要证明对方的实际损失。比如供货合同,对方可能还没采购原材料,损失就是预期利润,而不是合同总额20%。
小林:那怎么证明对方的实际损失啊?我又不是对方公司的财务。
王姐:(神秘一笑)你可以反客为主!主动问对方:请提供因我方违约导致的实际损失证明,比如原材料采购发票、人员工资单、设备租赁合同等。如果对方拿不出来,法院大概率会按行业平均利润来算,比如制造业一般5%-10%,服务业10%-15%。我之前帮一个客户谈,合同总额20万,违约金条款写20%,我让对方提供损失证明,对方说还没采购,最后法院判赔了3万(按15%),省了1万多!
小林:那服务合同呢?对方已经做了1/3,我们不想做了,要赔多少?
王姐:服务合同要按已完成工作量的比例来算。比如总服务费10万,做了1/3,已完成3万,剩余7万不用做了,你只需要退还7万,再赔一点对方为剩余工作准备的合理费用。比如对方已经买了设备,可以凭发票报销;如果对方已经安排了人员,可以按日工资×闲置天数计算。记住,谈判时别硬砍,要讲道理:比如您已经做了1/3,这部分钱我们照付;剩余工作您还没投入,咱们按实际损失赔,您看行吗?对方一般能接受。
四、长期合同,怎么处理才不踩坑?
小林:(指着租赁合同)王姐,这个办公室租赁合同还有1年到期,月租1万,现在公司注销了,这个合同怎么办?直接赔12万违约金?我们股东可赔不起啊!
王姐:(眼睛一亮)这个有好办法!你可以试试合同转让——找个新租户接手,和房东、新租户签个《三方协议》,把你的权利义务转给新租户。就像你租的房子不住了,找个室友接租,得让房东同意才行。我之前有个客户,这么操作,不仅不用赔违约金,还从新租户那里收了1万转让费,一举两得!
小林:那怎么找新租户啊?我们公司地址比较偏……
王姐:(笑)现在有那么多租赁平台,比如58同城、贝壳,或者找当地的房产中介,让他们帮忙发布转租信息,写清楚可立即入住,免转让费。如果找不到人接手,就和房东协商解除合同,按剩余租期×月租金×30%来赔(这是行业惯例,法院一般也支持)。比如剩余12个月,月租1万,赔3.6万,比12万少多了。记住,和房东谈判时,可以说您再找租户也需要时间,咱们提前解除,您能早点收租,我少赔点钱,双赢!
小林:那如果房东不同意解除呢?
王姐:(叹气)那只能硬扛了,但别慌!你可以把租赁合同的剩余义务,作为公司债务列入《清算报告》,注销时向工商局说明情况。只要你能证明已经通知房东,且房东不同意解除,工商局一般会认可。不过最好还是提前和房东谈好,不然注销后房东找你麻烦,股东还是有风险。
五、员工合同和合作伙伴合同,有啥不一样?
小林:王姐,我刚才梳理合同,发现还有员工劳动合同没处理!这和合作伙伴合同有啥不一样吗?
王姐:(点头)区别大了!员工合同主要是经济补偿,按《劳动合同法》,N+1(N是工作年限,1是个月工资);合作伙伴合同是违约责任,可能涉及更高金额。我见过有公司注销时,只顾着处理供应商合同,忘了员工补偿,结果员工集体仲裁,公司账户被冻结,注销流程都卡住了。
小林:那员工合同要怎么处理?
王姐:先和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支付N+1补偿,拿到《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和补偿款支付凭证。记住,补偿金要现金支付或银行转账,别用实物抵扣,不然员工可能不认可。我之前有个客户,想用库存商品抵补偿金,员工不同意,最后又折算成现金,多花了2万。还有,员工的社保、公积金要缴到解除当月,不然社保局会找你麻烦。
小林:那员工合同和合作伙伴合同,哪个优先处理?
王姐:(肯定地说)员工合同优先!员工是弱势群体,法律保护更严格,如果员工补偿没付清,工商局绝对不会给你注销。合作伙伴合同可以慢慢谈,但员工合同必须快刀斩乱麻。
六、万一对方起诉了,注销了还怕不怕?
小林:(紧张)王姐,万一我们终止合同后,对方起诉了,公司都注销了,还怕不怕?
王姐:(拍拍小林的背)别怕,但也不能不管。如果对方起诉了,你要及时向法院提交《清算报告》和债务处理说明,证明你已经履行了清算义务。如果法院判决后,公司还没注销,你得用公司财产赔;如果公司已经注销了,但股东未依法清算,对方可以起诉股东。我之前有个客户,注销后对方起诉,股东因为没保留合同终止证据,最后每人赔了2万。
小林:那怎么避免这种情况?
王姐:(笑)记住三步走:1. 书面通知对方;2. 保留好所有证据(快递底单、聊天记录、协商录音);3. 把合同终止情况写入《清算报告》。只要这三步做好了,就算对方起诉,你也有恃无恐。
结尾:给新手的小鼓励
小林:(松了口气)王姐,听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有思路了!原来注销公司处理合同,不是不管就完事,而是把每一步都做扎实。
王姐:(摸摸小林的头)做企业服务啊,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既要懂法条(药理),也要懂人情(病人的感受)。注销公司处理合同,确实麻烦,但每处理好一份合同,就少一个雷,公司才能干干净净地注销。你刚入行,遇到问题别慌,多查资料,多请教前辈,我当年也踩过不少坑,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小林:(眼睛亮亮的)谢谢王姐!我一定好好干,争取做一个让客户放心,让股东安心的企业服务人!
王姐:(笑)这就对啦!记住,我们做服务的,不仅要解决问题,还要给人温暖。注销对老板来说可能是个伤心事,我们多一句解释,多一份耐心,老板就能少一份焦虑。加油,你肯定能做好的!
(全文约4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