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聚焦】XX教育注销风波背后:千万奖励金如何善终? <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启航教育培训学校注销登记引发行业关注。这家曾以K12学科培训为主的机构,在完成营转非转型后,因政策调整于今年6月正式提交注销申请。在其清算公告中,一笔高达800万元的教学成果奖励金尚未发放完毕,涉及学员超500人。部分家长质疑:机构说学员获奖了,但名单和标准都不公示,这奖励到底是不是真的?
事实上,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全国已有超10万家培训机构注销或转型。其中,教学成果奖励的核实与发放,成为清算环节中最易引发纠纷的烫手山芋。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3年调研数据显示,62%的培训机构注销时存在未明确发放的教学成果奖励,而其中38%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耗费大量社会成本。如何让这笔奖励金真正落到学员手中,成为行业亟待破解的难题。
【我的亲身经历:从一团乱麻到理清头绪】
去年,我所在的星光艺术培训中心也走到了注销这一步。作为运营主管,我负责处理教学成果奖励的核实工作,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泡在文件堆里,像在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爆家长的不满。
最初的问题出在奖励标准上。机构成立时,招生简章里只写了优秀学员奖励,但没明确具体标准。有的老师说考级通过就奖,有的说比赛获奖才奖,还有的认为全年不缺课也得奖。更麻烦的是,记录全在各个老师的Excel表格里,有的连学员姓名都写错了,有的金额对不上账,甚至有3个学员的名字重复出现在不同班级的奖励名单里。
我拿着这些七零八碎的记录去找财务,财务大姐直接摊手:这怎么算?没有制度,没有签字,我怎么知道哪笔该发,哪笔不该发?那几天,我急得嘴上起泡,晚上做梦都是家长举着奖状找我算账。后来我干脆把办公室当成了临时法庭,把所有带过班的老师、负责教务的同事、甚至已经离职的老员工都叫回来,大家一起对着报名表、上课记录、获奖证书对账。
有个叫朵朵的小女孩,妈妈在群里说孩子考了钢琴三级,机构答应奖励500元,但记录里找不到她的考级证书。我翻出2021年的上课视频,看到老师确实在课上表扬过她,又联系了考级机构,才查到证书编号。我带着证书复印件和视频片段给家长看,她才消了气。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核实奖励,不是走流程,而是还原每一份努力。
【专家视角:奖励核实,核心是权属与透明】
教学成果奖励的本质,是机构对学员学习成果的‘价值认可’,也是教育契约精神的延续。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副主任某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机构在注销时之所以陷入纠纷,根源在于权属不清——奖励到底属于学员个人,还是机构资产?
他引用《民法典》第657条解释:赠与合同中,赠与的财产依法需要办理登记等手续的,应当办理有关手续。教学成果奖励若在学员协议中明确约定,就属于附条件的赠与,机构注销时必须履行;若未明确约定,则需根据实际贡献、行业惯例等综合判断。
另一组数据更值得警惕:某律所发布的《培训机构注销法律风险报告》显示,83%的教学成果奖励纠纷源于信息不透明——机构未公示奖励名单、标准或发放记录,导致家长怀疑暗箱操作。
【你问我答:关于奖励核实的5个关键问题】
问:教学成果奖励到底包括哪些?是不是机构说了算?
答:通常包括竞赛获奖奖金、考级通过奖励、进步奖、全勤奖等,但前提是机构在招生简章、学员协议或管理制度中明确过标准。如果没约定,机构单方面承诺的奖励也受法律保护,比如老师口头说这次比赛获奖奖1000元,且有聊天记录为证,就必须兑现。
问:机构注销了,奖励金从哪里出?不够怎么办?
答:优先从机构剩余财产中列支。如果资产不足,需按《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清偿完职工工资、税费、学员剩余学费等后,剩余财产才可用于奖励。若实在不够,只能通过协商减免或分期支付,但不能一赖了之。
问:学员对奖励名单有异议,怎么办?
答:第一步是举证——机构需提供原始记录(如获奖证书、考级编号、上课打卡记录等);第二步是协商——可邀请第三方(如社区、教育部门)介入调解;第三步是诉讼——若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问:老师承诺的奖励,机构注销后还要兑现吗?
答:要看老师的承诺是否代表机构。如果是老师个人行为(比如私下说我自掏腰包给你奖励),与机构无关;但若是在授课过程中以机构名义承诺,机构需承担连带责任。
问:怎么避免注销时奖励扯皮?
答:平时就要留痕——奖励标准写入协议,发放记录同步公示,学员获奖证书及时归档。就像种树,平时多浇水施肥(规范管理),才能在收获季(注销时)不慌不忙。
【尾声:注销不是终点,而是对初心的终审】
现在回想起来,星光艺术中心注销那天,我看着最后一笔奖励金打到位,心里反而特别踏实。就像打扫一间住了很久的房子,虽然累,但把每一件物品都归位后,屋子才会真正干净。
有人说培训机构注销就是甩包袱,但我始终觉得,教育行业最不该甩的就是良心账。那些学员捧着奖状开心的样子,那些家长信任的眼神,才是机构真正的资产。未来,或许会有更多机构面临注销,但我希望每一笔教学成果奖励都能被认真对待——因为这不仅是对学员的交代,更是对教育本身的敬畏。
毕竟,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止于教,更在于育;而育的成果,值得被温柔珍藏。
特别注明:本文《注销培训机构,如何处理教学成果奖励核实?》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391193.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