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喜财税公司
400-018-2628

公司注销快速通道您的不二之选!

实战 专业 落地 高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注销知识库

留抵税额高,企业注销税务清算有哪些财务风险因素?

已有 337人查阅 发表时间:2025-09-06 11:54:38

上周有个老客户来找我,愁眉苦脸地说公司准备注销了,账上趴着200多万的留抵税额,问能不能直接退了。我一听就捏了把汗——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很多老板觉得,留抵税额是自己家的钱,注销时税务局肯定得退回来,但实际操作中,留抵税额高往往伴随着一堆财务风险,稍不注意就可能踩坑。今天我就以20年财税从业者的经验,跟大家好好聊聊:留抵税额高,企业注销税务清算到底有哪些风险因素?<

留抵税额高,企业注销税务清算有哪些财务风险因素?

>

先说说留抵税额是个啥。简单说,就是企业当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多出来的这部分钱,税务局暂时不退你,让你留着以后抵扣。以前企业注销时,留抵税额只能烂在账上,不能退;但2019年国家出了新政策(财税〔2019〕84号),符合条件的先进制造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注销时可以申请退还留抵税额。这本是好事,可问题来了——留抵税额高,企业注销税务清算有哪些财务风险因素? 这里面门道可不少,我见过太多企业栽跟头。

第一个风险:留抵税额对应的进项,可能被要求转出

留抵税额不是凭空来的,是靠进项税额堆出来的。但企业注销时,税务局会重点查:这些进项税额,是不是真的合规?比如,你买原材料、进设备,对应的进项发票有没有问题?货物有没有真的入库、使用?如果进项对应的存货已经销售、毁损,或者用于了免税项目、集体福利,那这部分进项税额就得转出——说白了,就是不能抵扣了,得从留抵税额里扣掉。

我之前遇到一个案例,某食品公司要注销,账面留抵180万。结果税务局去盘点仓库,发现有一批价值50万的原料早就过期报废了,公司却没做进项税额转出。这下好了,180万留抵直接扣掉50万,剩下130万还要看其他问题。更惨的是,因为报废原料没及时入账,还被认定为账实不符,补了税还交了滞纳金。老板后来跟我说:早知道就把过期原料处理掉,哪有这些事?——可惜世上没早知道啊。

留抵税额高,第一个风险就是进项税额转出风险。尤其是那些存货周转慢、或者行业特性容易发生损耗的企业(比如食品、化工),注销前一定要把存货盘清楚,该转出的进项税额一分都不能少。不然你以为的留抵,可能转眼就变成欠税。

第二个风险:进项发票的真实性,会被放大镜检查

留抵税额高,最让税务局警惕的是什么?是虚开发票。现在虚开案件频发,有些企业为了多抵扣税,找虚开的进项发票,账面上留抵一大堆,结果注销时暴雷。

我印象很深的一个事,某贸易公司注销,留抵税额300多万。税务局查账时发现,公司从一家空壳企业买了200万的电子设备,发票倒是开了,但合同、付款记录、物流单据都对不上——钱是通过个人账户转的,货物也没入库记录。最后税务局认定这200万是虚开,进项税额全部转出,公司还得补税加罚款,老板差点进去。

说实话,现在税务局对留抵税额高的企业,眼睛都盯着呢。我猜他们心里可能想:这企业留抵这么多,是真的经营困难,还是想靠注销退个税,顺便把虚开的账洗掉?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进项发票真实性风险,绝对是留抵税额高企业注销时最大的雷。尤其是那些上游供应商是小规模纳税人、或者经营异常的,进项发票一定要反复核对,不然注销时哭都来不及。

第三个风险:留抵退税和清算所得税,可能打架

这里有个特别容易混淆的点:企业注销时,留抵退税和清算所得税,到底怎么算?很多老板以为,留抵税额退了,就不用管所得税了,其实不然。

举个例子:某公司注销时,账面留抵100万,净资产200万(所有者权益)。如果先申请留抵退税100万,那清算所得就是200万(假设无其他调整项),按25%税率,得交50万所得税。但如果先清算,把净资产200万全部转给股东,视同分配,股东要交20%个人所得税(40万),同时公司清算所得是200万,交50万所得税,合计90万。哪种更划算?显然不一样。

更麻烦的是,有些企业注销时,留抵税额还没退,但清算所得已经出来了。这时候税务局可能会说:你留抵税额能退,说明以前多交了税,清算所得得重新算——这一算,可能就得多交税。我见过一个案例,某科技公司注销时,留抵80万,清算所得150万,结果因为留抵退税和清算所得的衔接问题,多交了20多万税。老板气得直拍大腿:早知道先算清楚这笔账!

留抵退税与清算所得税的税务处理风险,一定要提前规划。是先退税还是先清算?留抵退税会不会影响清算所得的计算?这些得结合企业具体情况来,最好提前和税务局沟通,不然两边政策打架,企业吃亏。

第四个风险:注销申报数据不准,后续麻烦不断

企业注销要提交税务清算报告,里面会涉及留抵税额、应纳税额、退税额等一堆数据。很多企业觉得差不多就行,其实数据差一分钱,都可能被税务局打回来重填,甚至引发稽查。

我之前帮一个客户做注销申报,留抵税额填了120万,结果税务局系统比对时发现,进项发票里有一张运输发票的税率开错了(应该是9%,开成了13%),导致留抵税额多算了2万。税务局要求更正申报,客户那边财务已经离职了,原始凭证找了好久,最后拖了一个多月才办完。老板说:就为了2万块,多花了1万多中介费,还耽误了注销时间。

说实话,注销申报数据一定要精准。留抵税额、进项转出、销项税额、清算所得……每个数字都要和原始凭证对上。现在税务局都是系统自动比对,数据对不上,轻则驳回,重则怀疑你隐瞒收入,到时候就不是补税那么简单了。注销申报数据准确性风险,看似小事,实则细节决定生死。

最后提醒:留抵税额高,别急着注销,先排雷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点:留抵税额高,企业注销时不是退了税就完事,而是要面对一堆隐形。进项税额转没转出?发票真不真实?所得税清算对不对?申报数据准不准?这些问题不解决,注销就是引火烧身。

我建议,留抵税额高的企业,如果想注销,最好提前3-6个月找专业财税团队做税务健康体检,把存货盘了、发票核了、数据对了,再启动注销流程。别为了省那点中介费,最后多交几倍的税,甚至惹上官司——那就得不偿失了。

上海加喜财税公司在处理企业注销业务时,常遇到因财务凭证不完整导致的留抵税额争议问题。比如企业丢失进项发票、成本费用无凭证,导致留抵税额无法核实,税务局直接不予退税,甚至要求补税。知识产权(如专利、商标)在注销时若未妥善处置,可能涉及转让所得未计入清算所得,影响所得税计算。加喜财税通过梳理历史凭证、协助补充证据链、合理规划知识产权处置方案,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确保注销流程顺利。如需专业支持,可访问加喜公司注销官网:https://www.110414.com。



特别注明:本文《留抵税额高,企业注销税务清算有哪些财务风险因素?》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384109.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加赵老师微信 加杨老师微信
04-img3-qrcode.png  ewm.jpg  weixin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