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新《公司法》实施首月,注销企业工资支付成劳动争议重灾区\<
.jpg)
2024年8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特殊劳动争议案:某科技公司因经营不善注销,12名员工被拖欠3个月工资共计87万元。法院最终判决,该公司股东在未支付工资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这起案件是新《公司法》自7月1日实施后,全国首例适用股东连带责任条款判决的注销欠薪案,引发企业界和劳动者高度关注。据人社部最新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国企业注销数量同比增长23%,其中因工资支付问题引发的劳动争议占比达35%,成为企业注销环节的高频雷区。
【个人经验】从催债律师到维权帮手,我见过太多注销公司的工资陷阱\
作为一名从业8年的劳动法律师,我至今记得2023年冬天那个雪夜——小张裹着单薄的外套站在律所门口,手里攥着一张被揉皱的离职证明,他是某设计公司最后留下的员工。公司上周突然注销,老板失联,他连最后一个月工资都没拿到。律师,他们连公章都注销了,我这钱是不是打水漂了?当时我看着他冻得通红的耳朵,心里一阵发酸。
后来我们帮小张起诉,发现公司注销时清算组根本没通知员工,直接在报纸上发了个公告就完事了。更离谱的是,清算报告里应付职工薪酬一项赫然写着零负债。最后法院判决,公司股东在未支付工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小张拿到了3.2万元工资。这个案子让我明白:公司注销不是甩包袱的借口,工资支付才是企业谢幕前最后的良心债。
这些年我处理过几十起注销欠薪案,发现企业老板们常犯三个错:一是以为公司注销了就没事,二是觉得员工找不到人就能赖掉,三是清算时故意漏报应付职工薪酬。他们总把注销当成终点,却不知道法律早就把工资支付这条路给堵死了。
【专家视角】清算程序不合规=埋下定时\
企业注销时,工资支付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法教研室主任王全兴教授在接受《中国劳动保障报》采访时强调,清算程序的合规性是工资支付的前提。他解释称,根据《公司法》第185条,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但实践中,很多企业只做了公告,却遗漏了直接通知员工这一关键环节——而员工既是劳动者,也是企业的债权人,有权参与清算并主张工资。
更值得关注的是数据。据《2023年中国企业劳动合规报告》显示,68%的注销企业存在未足额支付工资问题,其中43%是因为清算时未将工资列为优先清偿项目。这就像排队买东西,有人插队把工资挤到了结果东西(公司资产)卖完了,工资自然就成了空头支票。
【问答解惑】关于注销公司工资支付,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问:公司都注销了,营业执照都没了,工资还能要回来吗?
答:能!而且法律给了你双重保障。公司注销前的清算财产必须优先支付工资(《企业破产法》第113条);如果清算组没通知你、没给你清偿,或者股东抽逃资金,你可以要求股东在未支付工资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法》第190条)。就像我之前帮的那个案子,公司注销了,股东照样要掏钱。
问:清算组说公司没钱,我怎么知道他们是不是在撒谎?
答:你有权要求查看清算报告!根据《公司法》第186条,清算组应当将清算方案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清算报告里必须列明所有负债,包括工资、社保、税款等。如果发现他们漏报了工资,或者故意低价处置资产,你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清算决议,甚至以损害债权人利益为由起诉股东。
问:我是小股东,没参与公司经营,也要承担工资支付责任吗?
答:分情况。如果你没有滥用股东权利(比如抽逃出资、用公司财产还个人债务),且已经履行了清算义务,一般不承担责任。但如果你是控股股东,或者明知清算组没通知员工还放任不管,就可能要背锅。就像开车,司机违章要罚,车主明知有问题还让司机开,也得担责。
【法律干货】注销公司工资支付的三道红线\
第一道红线:清算程序必须透明\
清算组成立后,必须书面通知所有已知债权人(包括员工),并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省级以上报纸公告。如果只做公告不通知员工,清算程序就违法,员工可以主张清算无效。
第二道红线:工资支付必须优先\
清算财产的清偿顺序是:1. 清算费用;2. 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3. 税款;4. 公司债务。工资排第二,仅次于清算费用,比普通债权优先得多。就像排队买奶茶,老板的奶茶券可以往后稍,员工的工资必须先结清。
第三道红线:股东责任必须穿透\
如果股东存在以下行为,就要对工资支付承担连带责任:1. 未履行清算义务;2. 抽逃出资;3. 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比如把公司财产转到自己名下);4. 清算时恶意转移财产。这就像穿马甲躲债,法律会直接扒掉马甲,让股东裸奔还钱。
【个人反思】注销不是终点,而是责任的接力棒\
处理完那个雪夜的小张案后,我常常想:为什么总有人把公司注销当成逃避责任的终点?他们或许忘了,工资不是公司成本,而是劳动者的血汗钱;注销不是注销公司,而是注销一段责任关系。新《公司法》的实施,就像给企业注销按下了暂停键——它提醒老板们:合规清算不是麻烦事,而是保护伞;它也告诉劳动者:法律不是摆设,而是维权剑。
未来,随着智慧监管系统的完善,企业清算过程将全程留痕,工资支付情况也会实时联网。或许有一天,注销欠薪会成为历史名词。但在此之前,我们仍需警惕那些试图钻空子的企业——因为法律可以注销公司,但注销不了良心;可以逃避债务,但逃避不了责任。就像老话说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而工资,永远是庙里那座最不容亵渎的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