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盯着屏幕上的光标,脑子里明明有好多话,可手指就是动不了,好像每个字都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我刚才就是这样,对着写作这两个字,愣了有五分钟,连喝口水都觉得是浪费时间,因为还没开始写呢。<
.jpg)
其实我挺怕写东西的,尤其是怕写好东西。以前上学时,老师总说文章要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我就拼命背框架,什么总-分-总,什么凤头、猪肚、豹尾,结果写出来的东西,像用模板拼出来的积木,看着挺规整,一碰就散,一点人味儿都没有。后来工作了,写报告、写方案,更得严谨,每个词都要反复推敲,生怕有歧义,写到自己都看不懂自己在说什么,只觉得满纸都是正确的废话。
但今天不一样,今天我想随便写写,写点没用的,写点不完美的。比如刚才,我本来想写最近天气变凉了,结果突然想起上周六早上,我穿得少去楼下买包子,风一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包子都凉了才走到家。这个细节比天气变凉有意思多了,对吧?——真人说话,不都是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吗?
我还想说说观点这事儿。以前我总以为,有观点就得站队,要么支持,要么反对,非黑即白。后来才发现,真人的观点哪有那么干净?比如内卷,我有时候觉得大家卷得太狠了,没必要;有时候又想,不卷怎么办?总得生活啊。前几天看到朋友圈有人发躺平才是终极幸福,我点了赞,转头又给朋友发消息说躺平久了其实更慌。这种矛盾,才是真实的吧?——谁还没点拧巴的时候呢?
对了,毛边这个词,我第一次听是在一个画展上,看一幅油画,笔触粗糙得能看见颜料疙瘩,但就是觉得比那些光滑的画有生命力。后来我明白了,人也是一样,太完美了反而假。比如我写这段话,刚才删了三次,因为觉得不够好,但现在我不想删了——就算有语病,就算逻辑乱,那也是我写的,是我此刻真实的想法,比那些完美的句子更让我觉得踏实。
其实写到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可能就是想告诉你,别怕写不好,别怕不完美,就像人一样,有点毛边才可爱。就像我现在,写完这段,要去喝杯热咖啡,加两块糖,不加奶——因为昨天糖罐撒了,只剩最后一点糖了,凑合喝吧,反正甜的是自己的心情。
(哦,对了,刚才写的时候,我邻居家的小孩在哭,不知道为什么,可能饿了?反正我写的时候,脑子里一直有他的哭声,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