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喜财税公司
400-018-2628

公司注销快速通道您的不二之选!

实战 专业 落地 高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注销知识库

连锁门店终止加盟,如何处理加盟商培训课程优化?

已有 7373人查阅 发表时间:2025-08-31 16:46:54

最近和几个连锁品牌的老总喝茶,聊到终止加盟这个话题,大家普遍皱眉头。有个做快餐连锁的老板说:我们去年终止了30家加盟店,合同解了,场地清了,结果还有10个加盟商找上门,说当初承诺的‘3天开店速成培训’只上了2天,要求退培训费,不然就去市场监管部门投诉。这话一出,另外几个老总直点头——原来终止加盟这事,解约只是第一步,培训课程的尾巴处理不好,后患无穷。<

连锁门店终止加盟,如何处理加盟商培训课程优化?

>

我干了20年财税,见过太多连锁企业因为培训课程没处理好,从商业伙伴变成法庭对手的案例。其实啊,终止加盟后,培训课程不是包袱,而是资源库。怎么优化?怎么把过去的投入变成未来的价值?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事儿。

终止加盟后,培训课程为啥成了烫手山芋?

先说说为啥终止加盟后,培训课程容易出问题。很多品牌方在签加盟合对培训条款写得模糊,比如提供全程开店指导定期更新培训内容,但没写清楚全程包含多少课时、更新的频率是多少。结果终止加盟时,加盟商拿着合同说:你承诺的‘10项核心技能培训’,我只学了8项,要么退钱,要么把剩下的课补上!

我之前处理过一个烘焙品牌的案子。品牌方和加盟商签合同,写的是提供价值3万元的系统培训,包括产品制作、门店管理、营销推广。结果加盟店开了半年就黄了,加盟商觉得是培训没到位,起诉到法院,要求品牌方退还培训费。法院怎么判的?看合同!合同里没写培训的具体课时、考核标准,品牌方又拿不出培训记录(比如签到表、课程视频),最后判品牌方退了一半的培训费。你说冤不冤?

很多培训课程是加盟专属的,比如品牌方的核心配方、内部管理系统,这些课程终止加盟后,加盟商还能不能用?如果继续用,算不算侵犯知识产权?如果不让用,加盟商前期投入的培训成本怎么算?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

优化不是砍课,而是拆解+重构

那终止加盟后,培训课程到底怎么优化?我给的建议是:别想着一刀切砍掉,也别照单全收继续,而是像做手术一样,把课程拆解了,再重新组合。

第一步,先给课程做体检。把现有的培训课程全部列出来,分成三类:通用技能类(比如客户沟通、基础财务、门店卫生标准)、品牌专属类(比如核心配方、内部系统操作、品牌VI使用)、过时内容类(比如已经淘汰的产品制作方法、过时的营销玩法)。通用技能类,加盟商自己开店也能用,这部分可以保留;品牌专属类,终止加盟后必须回收,避免侵权;过时内容类,直接删掉,别留着占地方。

第二步,给保留的课程换包装。比如通用技能类的客户沟通培训,原来是为加盟店设计的,现在可以改成独立店主必备沟通技巧,卖给所有想开店的人,甚至可以做成线上课程,按课时收费。我认识一个做母婴连锁的品牌,终止加盟后,把原来的导购技巧培训优化成母婴产品销售实战课,通过短视频平台卖,一年下来光课程收入就有几十万,比收加盟费还香。

第三步,给回收的课程找新用途。品牌专属类的课程,比如核心配方、内部系统,这些是品牌的命根子,必须收回来。但直接删掉太可惜,可以转化成品牌内部培训资料,给直营店员工用,或者做成加盟商复训课程(只给还在合作的加盟商用)。我之前帮一个服装品牌处理过这事,他们把原来的搭配师培训课程拆解成基础搭配和品牌风格两部分,基础搭配做成公开课,品牌风格保留给直营店,既保护了知识产权,又盘活了课程资源。

法律红线不能碰,培训优化也要合规先行

说到这儿,必须提醒大家:优化培训课程,法律合规是底线。不然辛辛苦苦优化完,结果因为合同问题打官司,就白忙活了。

培训费用的结算要清清楚楚。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十二条,特许人(品牌方)和被特许人(加盟商)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培训的内容、方式、地点、次数和费用。如果终止加盟时,培训没上完,怎么折算费用?最好在合同里写清楚:未完成的培训,按课时单价退费或者未完成的培训自动转化为加盟商自主学习的线上课程,费用不退。我见过一个品牌,合同里写培训费用不退,结果终止加盟时加盟商闹到市场监管部门,最后品牌方不仅退了费,还被罚款,就是因为合同条款太霸道。

知识产权归属要明确。培训课程里的课件、视频、手册,这些算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由合同约定;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所以品牌方一定要在合同里写清楚:品牌方开发的培训课程,包括但不限于课件、视频、手册等,其知识产权归品牌方所有;加盟商仅享有在合同期内基于加盟目的的使用权。终止加盟后,加盟商必须停止使用,删除相关资料。

培训记录要留痕。不管是线上培训还是线下培训,都要有记录:签到表、课程视频、学员反馈、考核成绩。这些不仅是证明品牌方履行了培训义务的证据,也是优化课程的重要依据。比如某个课程学员普遍反映太难懂,下次优化时就可以简化内容;某个课程学员考核通过率低,就可以增加实操环节。我建议品牌方建个培训档案库,把每个加盟商的培训记录都存好,至少保存到终止加盟后3年,万一有纠纷,这些就是护身符。

案例:从培训纠纷到课程变现,我只做了这三件事

给大家讲个我亲身经历的案例。有个做中式快餐的连锁品牌,2021年因为战略调整,终止了50家加盟店的合作。结果有15家加盟商联合起来,说品牌方承诺的30天开店培训只上了20天,要求退1.5万元/人的培训费,不然就去媒体曝光。

品牌方老板找到我,愁得头发都快白了。我看了他们的合同和培训记录,发现问题出在两点:一是合同里没写清楚培训的具体课时和内容;二是培训记录不全,很多线下培训只有签到表,没有课程视频和考核记录。

我先帮他们跟加盟商谈判:第一步,承认培训没上完,是品牌方的责任;第二步,提出折中方案——不退现金,但把剩下的10天培训转化成线上精品课,内容包括快餐店标准化运营外卖平台运营技巧,这些课程加盟商自己开店也能用,价值比现金更实在;第三步,承诺给这15家加盟商终身复训权,以后品牌方开新课程,他们可以免费参加。

谈判过程挺曲折,有加盟商不同意,说我就要钱。我就拿出合同给他们看:合同里写了‘培训费用包含课程资料和实操’,你们上了20天,资料和实操都有了,剩下的10天是线上课,价值是一样的。而且如果你们坚持要钱,走法律程序,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但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你们只上了20天,最多退1/3的费用,还要打官司,费时费力,不划算。

最后12家加盟商同意了方案,还有3家坚持要钱,品牌方按合同约定退了1/3的费用。这件事解决后,我建议品牌方把剩下的线上课程优化成快餐店创业实战营,通过抖音、小红书招生,定价2999元/人,没想到第一期就招了50个人,不仅把培训纠纷的损失赚回来了,还开辟了新的 revenue stream。

你看,终止加盟后的培训课程,处理好了是资源,处理不好是包袱。关键看你怎么想,怎么做。

上海加喜财税:财务凭证不完整、企业注销对知识产权的影响?

说到终止加盟后的课程优化,很多企业会忽略一个关键问题:财务凭证和知识产权的关联。我见过不少连锁品牌,注销公司时因为培训相关的财务凭证不完整(比如培训费发票、学员缴费记录丢了),导致知识产权(课程、课件)的归属说不清楚,原加盟商拿着这些资料继续用,甚至反过来起诉品牌方侵权。

其实啊,财务凭证是企业的经济身份证,也是知识产权的权属证明。比如你开发一套培训课程,投入了10万元(讲师费、课件制作费、场地费),这些费用都有发票、合同、付款记录,就能证明课程是你原创的。如果凭证丢了,万一有人抄袭你的课程,你很难维权。

企业注销时,知识产权更要清算。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清算组应当对公司的债权、债务进行清理。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要么转让给第三方,要么由股东继承,要么直接注销。如果没处理好,原加盟商可能会说:你们公司注销了,课程资料归我了!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上海加喜财税注销官网(https://www.110414.com)专门处理这类问题。我们会帮企业把培训相关的财务凭证整理归档,证明知识产权的投入和归属;还会在注销前做知识产权清算,明确课程、商标、专利的处置方式,避免留下法律尾巴。毕竟,企业注销不是一了百了,把旧账理清楚,才能真正轻装上阵。



特别注明:本文《连锁门店终止加盟,如何处理加盟商培训课程优化?》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355574.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加赵老师微信 加杨老师微信
04-img3-qrcode.png  ewm.jpg  weixin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