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某科技公司注销受阻,监事因社保问题被列异常名单 <
2024年3月15日,某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3年度企业注销典型案例通报,其中XX科技公司监事李某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一事引发热议。据悉,该公司因经营不善申请注销,但在社保清算环节,监事李某未妥善处理15名员工的社保欠费问题,导致社保部门不予出具《清算确认书》,最终企业注销流程停滞,李某个人也因未履行法定清算责任被公示。
这不是个例。该局登记注册科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23年该市企业注销申请中,38%因社保问题卡壳,其中超六成监事对注销=社保清零的认知存在盲区。很多监事觉得‘公司没了,社保就跟着注销了’,却忘了社保清算不是‘自动清零’,而是必须主动‘拆弹’——欠缴、断缴、员工权益保障,哪一步处理不好,都可能让注销变成‘雷区’。
【我的踩坑日记:当监事遇上注销,我成了救火队长】
去年深秋,我接到了一个烫手山芋——朋友创业的某设计公司因资金链断裂申请注销,我是公司监事,也是清算组成员之一。当时我以为注销就是跑跑流程,直到翻开社保账本,才发现自己掉进了深坑。
公司的社保账户显示:2023年1月至9月,有8名员工的社保未足额缴纳,其中3人医保断缴2个月,2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未按实际工资调整,还有一笔1.2万元的滞纳金未缴。更麻烦的是,这8名员工里,有2人已经离职并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缴社保;剩下6人还在职,但担心公司注销后社保没人管,天天在群里@我。
说实话,那段时间我焦头烂额。白天跑社保局、税务局,晚上查法条、算欠款,感觉自己像个消防员,哪里起火灭哪里。有次社保局的窗口大姐看我抱着一大摞材料来回跑,叹了口气:小伙子,早干嘛去了?要是平时按时缴,现在哪这么麻烦?这句话像一记耳光,打得我脸红——作为监事,我确实没尽到监督义务,总觉得老板说了算,社保缴费是财务的事,现在才知道,清算时所有的锅都得自己背。
【专家视角:社保清算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监事在注销中的社保责任,是法定义务,不是‘可做可不做’的选项。北京某律所公司法律师陈默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公司法》第184条明确规定,清算组需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业务,包括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社会保险费等。这意味着,社保清缴是注销的前置程序,没有社保局的《清算确认书》,税务注销无法完成,企业最终也拿不到注销通知书。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据《2023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显示,在注销企业中,45%存在社保欠缴问题,其中28%因未补缴滞纳金被加收50%-100%的罚款;更有15%的监事因未履行清算义务被员工起诉,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很多监事以为‘公司注销后法人资格消失,自己就不用负责’,这是误区。陈默补充道,清算期间,监事是清算组成员,需对清算行为负责;若因故意或重大过失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
【问答解惑:监事最关心的社保问题,一次说清楚】
Q:公司没钱补缴社保,监事该怎么办?
A:别慌,有缓兵之计。向社保局提交《困难企业缓缴申请》,说明公司经营状况、欠缴原因及补缴计划,通常可申请3-6个月的缓缴期(需提供资产清算证明、员工谅解书等材料)。若公司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可尝试社保核销——但需经社保局审核、公示,且仅限确实无法缴纳的特殊情况(如公司资产为负、股东已实缴出资等),难度较大,不建议作为首选。
Q:员工社保断缴了,会影响他们的权益吗?监事需要额外做什么?
A:影响可不小!医保断缴次月就无法报销,养老保险断缴会影响缴费年限,失业保险断缴则可能失去领取资格。作为监事,你需要做三件事:①主动联系员工,说明补缴计划(最好书面确认);②优先补缴医保和养老保险(这两项直接影响员工基本生活);③协助符合条件的员工申请失业保险金(若公司已缴纳失业险)。记住,员工权益不是‘包袱’,而是注销时必须‘拆掉’的‘引线’——处理不好,随时会‘炸’。
【经验复盘:处理社保,就像拆,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经过3个月的折腾,我最终带着公司的《清算确认书》走出了社保局。回头看,整个过程就像拆一颗定时:欠缴是引线,滞纳金是,员工情绪是,而监事就是那个拆弹专家。
我的经验是,处理社保清算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摸底——先去社保局打印《社保缴费明细单》,搞清楚欠了多少钱、欠了哪些险种、哪些员工断缴,别想当然地以为都缴齐了;第二步沟通——员工不是敌人,而是盟友,主动说明情况、给出补缴时间表,多数人都会理解(我遇到的那6名员工,在看到缓缴计划后就没再闹事);第三步优先级——钱不够时,先保医保和养老保险(这是员工的救命钱),再处理失业保险和滞纳金(可与社保局协商减免,比如我申请滞纳金减免了50%,理由是公司已无盈利能力,全额缴纳将导致员工工资都无法结清)。
【未来展望:别让监事成为背锅侠,也别让注销变成生死劫】
这次经历像一堂生动的法律课,让我彻底明白:监事不是挂名的橡皮图章,而是公司治理的守门人;注销不是一关了之的终点,而是负责任收尾的起点。
未来,我希望监管部门能出台更细化的注销指引,比如建立社保清算绿色通道——对小微企业、确实无财产的企业,允许分期补缴或适当减免滞纳金;也希望企业能提前规划,别让社保欠缴成为注销的拦路虎。而对于各位监事同行,我想说:与其事后救火,不如事前防火——定期检查社保缴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老板,这才是对自己、对员工、对公司最好的保护。
毕竟,注销程序的终点,不该是甩锅的起点,而该是负责的终点。毕竟,商业世界里的每一次告别,都该体面、干净、问心无愧。
特别注明:本文《注销程序中,监事如何处理公司社保?》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351944.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