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滩做生意,开公司容易,关公司可真不是拍拍屁股就能走人的事。尤其是那些自动注销的企业——老板们可能觉得反正没人管,工商注销了就没事,结果几年后税务局一纸文书追上门,补税、罚款、滞纳金加起来,比当初省下的代理费高几十倍。我做了20年财税,见过太多老板栽在这个自动注销的坑里。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上海企业自动注销、工商注销后,到底该怎么处理税务筹划?别等税务局找上门,才想起还有这茬儿。<
很多老板对自动注销有个误解:以为工商那边显示注销了,公司就算合法死亡,税务上的事也就一笔勾销。大错特错!在上海,企业自动注销通常是因为长期未年报长期未报税地址失联等原因,工商部门直接依职权注销,但税务这边大概率还是非正常户状态。
举个例子,我有个客户老张,开了一家贸易公司,2019年就没经营了,也没报税,2021年工商直接显示注销。老张觉得省了注销费,挺好,结果2023年他想开新公司,一查征信,被税务局列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新公司注册都过不了审。后来找我处理,才发现他2019年还有50万增值税没申报,加上滞纳金(每天万分之五,一年就是18.25%),硬生生补了70多万。你说冤不冤?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60条,纳税人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未申报纳税的,税务机关可以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要移送公安机关。自动注销只是工商层面的退出,税务上的欠税未申报发票滞纳金一个都不会少,甚至可能影响法人股东的征信和子女上学。所以说,自动注销不是终点,税务筹划的硬仗才刚开始。
自动注销的企业,税务状态大概率是非正常户。这时候想处理税务问题,第一步不是想着筹划,而是先把非正常户转成正常户,把欠的税、滞纳金、罚款都补了。不然一切筹划都是空谈。
具体怎么操作?我给大家捋捋流程:要去税务局办税大厅查询企业当前的税务状态,确认是不是非正常户。如果是,需要提交《解除非正常户申请表》,补办税务登记,补申报未申报的税款(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税等),缴纳滞纳金和罚款。滞纳金按天算,日万分之五,一年下来就是18.25%,比很多贷款利息都高,越拖越亏。
这里有个坑:很多老板觉得反正公司都注销了,能不能少交点?我劝你别有这想法。上海税务局现在大数据管得很严,你补申报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比对历史数据,少报了税,系统直接预警。我见过一个老板,想着存货没报,少交点增值税,结果税务局查到他2019年还有100万存货没做销售申报,不仅补了13%的增值税,还按偷税处以0.5倍罚款,滞纳金加起来交了快30万。你说,是老实补划算,还是赌一把划算?
补完税、解除了非正常户,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税务筹划——怎么合法合规地处理剩下的资产、债务,避免后续风险。
企业注销后,税务筹划的重点其实是清算期的税务处理。很多老板以为工商注销了就没事,其实清算期内的资产处置、债务清偿、股东权益分配,每一项都涉及税务问题。处理不好,就是二次被查。
先说资产清算。比如公司还有存货、固定资产没处理,这时候要视同销售。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企业注销时,存货、固定资产需要按市场价计算增值税。举个例子,我有个客户李姐,服装厂注销时,仓库里还有一批成本价20万的服装,市场价30万,她想着直接拉走算了,反正公司都注销了。结果税务局查到后,要求按30万确认收入,交3.9万增值税(30万13%),还要交企业所得税(假设利润率10%,就是1万)。后来我帮她联系了下游客户,按市场价卖了,不仅合规,还回笼了资金,避免了税务风险。
再说债务处理。如果公司还有应付账款没支付,需要确认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计入收入总额,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我见过一个老板,公司注销时还有50万应付账款没支付,他想着反正对方也没找我要,就挂账吧,结果税务局查账后,要求这50万确认收入,交了12.5万企业所得税。其实他只要跟债权人沟通一下,让对方出具放弃债权声明,就能避免这笔税。
最后是股东权益分配。很多老板觉得公司注销了,剩下的钱都是我的,直接从公司账户转走。这可是大忌!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企业注销时,股东从企业取得的剩余资产,其中相当于被清算企业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中该股东所占的部分,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缴纳20%个税。举个例子,公司注销时,未分配利润还有100万,股东占股60%,那60万就要交12万个税(60万20%)。如果股东有借款没还,也可能被认定为分红,补税就更亏了。
案例一:做对的:王总的公司,2022年自动注销,2023年找我处理税务。我先帮他查了税务状态,发现2019-2021年有200万增值税没申报,滞纳金已经交了80万。我没让他硬补,而是帮他梳理了业务:原来他2019年给客户做了100万服务,客户没付款,他就没开票也没申报。我让他联系客户补,确认收入,同时申请滞纳金减免(因为疫情原因,符合政策)。最后补了20万增值税,滞纳金减免了10万,总共只花了30万,比直接补缴省了50万。王总后来还介绍朋友来,说早找你就好了,少交了半个公司钱。
案例二:做错的:赵总的公司,2021年自动注销,他觉得反正没人查,就没处理税务。结果2024年,他收到税务局的《税务处理决定书》,要求补缴2019-2020年企业所得税80万,罚款40万(偷税),滞纳金30万,总共150万。赵总当时就懵了:公司都注销三年了,怎么还追?我告诉他,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52条,因税务机关责任或纳税人计算错误未缴少缴的,追征期是3年;但偷税、抗税、骗税的,无限期追征。他因为长期未申报,被认定为偷税,所以无限期追征。最后赵总不仅掏了150万,还被列入失信名单,贷款、出行都受限。
你看,同样是自动注销,有的老板通过税务筹划省了几十万,有的老板因为不懂规矩,多交了几百万,甚至影响征信。所以说,自动注销后的税务筹划,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做才划算的问题。
做了20年财税,我见过太多老板在自动注销上栽跟头。最后给大家掏句大实话:
第一句:自动注销不是省钱,是埋雷。你以为省了几千块注销费,结果可能要交几十万、几百万的税和罚款。与其事后补救,不如一开始就主动注销,把税务清算做干净。
第二句:税务筹划不是逃税,是合规。很多老板把筹划当成钻空子,其实真正的筹划是懂政策、用政策。比如疫情期间的税收优惠、小微企业的小规模纳税人减免,这些政策用好了,能省不少钱,但前提是你得合规申报。
第三句: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很多老板觉得自己懂点财务,就自己处理注销税务问题。其实税务清算涉及的政策多、流程复杂,一不小心就踩坑。我见过一个老板自己申报,漏了土地增值税,结果被罚了200万。后来找我处理,虽然帮他减免了部分罚款,但还是亏了100多万。你说,是花几千块请专业顾问划算,还是亏100多万划算?
很多企业自动注销后,税务清算时最头疼的就是财务凭证不完整。比如餐费、礼品费没有发票,采购成本没有合同,这些都会导致税务部门核定征收——也就是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核定利润,补税罚款。我见过一个客户,因为2019年有50万成本没发票,税务局直接按收入的10%核定利润,多交了15万企业所得税。所以说,凭证管理一定要从经营开始就做好,别等注销了才临时抱佛脚。
企业注销时,知识产权(商标、专利、著作权)的处理也容易被忽略。如果知识产权没转让、没注销,可能会被税务部门核定价值,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比如一个公司注销时还有商标没处理,税务局按市场价评估100万,要求按6%交6万增值税,按25%交25万企业所得税。其实只要提前把商标转让给股东或第三方,就能避免这笔税。上海加喜财税(https://www.110414.com)在处理企业注销时,会提前帮客户梳理知识产权,选择最优处置方案,避免不必要的税务风险。财务凭证和知识产权,看似是小问题,实则可能成为烦,专业的事还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特别注明:本文《上海企业自动注销,工商注销后如何处理公司税务筹划?》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342993.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