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喜财税公司
400-018-2628

公司注销快速通道您的不二之选!

实战 专业 落地 高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注销知识库

注销公司后,如何处理客户合同纠纷调解?

已有 753人查阅 发表时间:2025-08-28 02:42:30

【新闻报导】注销潮下的遗留难题:某科技公司调解结案,行业警示敲响 <

注销公司后,如何处理客户合同纠纷调解?

>

2023年12月,随着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的一份民事调解书生效,一场持续8个月的合同纠纷终于画上句号。某软件开发公司因经营不善注销后,其客户A公司以软件未交付为由,将该公司原股东李某、王某诉至法院,索赔150万元。经法院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分期赔偿协议,原股东承担70%责任,A公司自担30%损失。

这起案件并非个例。据中国贸促会商事法律服务中心2023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全国企业注销数量同比增长23%,其中约35%的注销企业涉及未履行完毕的合同纠纷,而原股东是否担责如何高效调解成为争议焦点。注销不是‘甩包袱’,而是责任的重新洗牌。该中心调解部部长张伟在发布会上强调,企业注销前的合同梳理与风险防控,已成为现代企业治理的必修课。

【个人经验分享】我踩过的坑:从想跑路到主动调解的蜕变

说实话,3年前我亲手注销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时,根本没想过合同纠纷这回事。当时工作室账上只剩5万块,欠着2个月房租,还有3个客户的尾款没收——我天真地以为:公司注销了,债务跟着公司走,跟我没关系。

直到第一个客户小王找上门。他去年让我们做的LOGO,只交付了初稿,说好的修改和终稿一直没给,结果我们公司突然注销,他联系不上人,直接在我朋友圈下留言:姓刘的,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当时我脸都绿了,心里又急又气:公司都没了,你还想怎样?

后来我才知道,自己错得离谱。我翻出《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条,清算组应当通知已知债权人,可我们注销时,根本没通知这几个客户,只是在本地报纸上发了个公告——谁知道谁会看报纸啊?更麻烦的是,其中一个客户签的合同里写着合同终止需书面通知,我们连个招呼都没打,直接人间蒸发。

客户们开始联合起来,有的在工商局投诉我们虚假注销,有的准备起诉我和另一个合伙人。那段时间我天天失眠,总觉得自己像个逃犯。直到律师朋友点醒我: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调解。注销公司不是终点,是责任的起点。

硬着头皮,我联系了所有未履行完毕的客户,约到咖啡馆见面。一开始气氛很僵,小王拍着桌子说:你们就是诈骗!我没敢反驳,只是递上茶,说:我知道错了,公司注销是我们考虑不周,但能不能看看怎么补救?后来我提出:要么退一半定金,要么帮他们找其他设计工作室接手项目,费用我们出。

没想到,小王松口了。他说:其实我不是非要钱,就是觉得你们做事不地道。最后3个客户,2个接受了退款,1个同意转介绍。虽然赔了钱,但至少没上法庭,没影响征信。现在想想,当时的慌乱和逃避,其实源于对注销和责任的无知——就像拆房子,地基里的钢筋(合同责任)没处理干净,房子(公司)塌了,麻烦才刚开始。

【专家观点】清算义务是底线,调解是最优解

企业注销后,合同纠纷的核心在于‘责任归属’。北京某律所合伙人陈律师在《企业注销法律风险白皮书》中指出,根据《公司法》,清算组未履行通知义务或未清偿债务,导致债权人损失的,清算组成员应承担赔偿责任。这意味着,即使公司注销了,原股东、清算组成员仍可能‘背锅’。

陈律师特别强调,调解在处理此类纠纷中的优势:诉讼周期长、成本高,且容易撕破脸。调解则能兼顾效率与情理,比如通过‘分期付款’‘以物抵债’‘第三方代履行’等方式,既降低债权人损失,也避免原股东陷入‘执行难’的困境。据他团队统计,2022年代理的32起注销企业合同纠纷中,85%通过调解结案,平均处理周期比诉讼缩短60%。

【问答环节】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问:公司注销了,原来的合同是不是自动失效了?

答:当然不是!合同具有相对性,公司注销后,其权利义务由清算组或承继者(如股东)概括承受。简单说,就是公司没了,债还在。

问:注销时已经公告了,客户没看到,我能免责吗?

答:不能!《公司法》要求清算组通知已知债权人,公告是补充通知,不能替代对已知客户的直接通知。如果客户能证明你当时知道他的存在,公告就形同虚设。

问:客户起诉我,我能以公司已注销为由拒绝吗?

答:想多了。法院会审查注销程序是否合法,如果清算有瑕疵(比如未通知债权人),法院会直接判令原股东承担责任。到时候就不是赔不赔的问题,而是赔多少的问题了。

问:调解和打官司,选哪个更划算?

答:如果金额不大、证据清晰,调解绝对是首选。我当年那个案子,如果打官司,律师费、诉讼费加起来可能比赔偿款还多,而且耗时半年以上。调解呢?从联系客户到签协议,用了1个月,总共花了3万块,省时省力还留了情面。

【风格切换】说白了,注销公司就像分手,好聚好散才是王道

有时候我觉得,公司注销和情侣分手真像——当初合作时你侬我侬,合同签得比情书还厚;一到分手(注销),就开始互相甩锅、推卸责任。但别忘了,分手后还有共同财产(未履行合同)、孩子(客户资源)要处理,闹得太僵,最后谁都没好处。

我见过更离谱的:有个老板注销公司时,把客户合同原件全当废纸卖了,结果客户起诉,他连合同内容都说不清,法院直接判他全额赔偿+惩罚性赔偿。这就像分手时把对方的照片全撕了,结果对方拿着备份来告你侵犯隐私,不是自找的吗?

其实客户找上门,要的不是鱼死网破,而是解决问题。我后来总结了个三步走经验:第一步,把所有未履行合同列个清单,标明客户、金额、进度;第二步,主动联系客户,别等他们找上门,态度诚恳点,承认我们没做好;第三步,提出具体方案,哪怕是分期退钱,也比装死强。

【个人反思】如果重来一次,我会做这三件事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注销工作室时,如果能早点明白这些事,或许能少走很多弯路。

第一,注销前做一次合同体检。把所有合同翻一遍,哪些履行完了,哪些没履行,哪些可能有风险,列个明细表。就像搬家前先打包,哪些能扔,哪些要带走,清清楚楚。

第二,别怕麻烦,该通知的通知。客户不是敌人,是曾经的合作伙伴。哪怕公司注销了,发个短信、打个电话,说声对不起,我们没做好,但我们会负责,客户可能就不会那么生气。

第三,留个后手。比如和客户约定若公司注销,由原股东个人继续履行合同,或者在清算时预留一部分合同履行保证金。虽然麻烦,但比事后打补丁强。

未来,随着企业注销常态化,合同纠纷调解可能会成为一门显学。但我更希望,每个创业者都能从一开始就明白:注销不是终点,而是责任的交接仪式。就像一场演出,谢幕时鞠个躬,说声谢谢大家,比匆匆跑下台,体面得多。



特别注明:本文《注销公司后,如何处理客户合同纠纷调解?》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337892.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加赵老师微信 加杨老师微信
04-img3-qrcode.png  ewm.jpg  weixin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