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做医疗器械的朋友,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凌晨三点突然惊醒,猛地想起哎?企业许可证好像快过期了?然后开始翻手机日历、查邮件,越想越心慌——这玩意儿过期了,手里的销售合同咋办?仓库里的积压器械咋处理?税务那边会不会找上门?别慌,我干财税这行20年,见的许可证过期踩坑案例比你们吃的盐还多。今天就跟大伙儿掏心窝子聊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过期,财务到底该怎么收拾残局?<
去年我遇到个张总,做二类医疗器械的,挺精明的一个人,偏偏在许可证过期这事上栽了跟头。他那会儿许可证还有一个月到期,急着签个大单,想着续期肯定能下来,先签了再说。财务小姑娘提醒他许可证过期了签合同可能有风险,张大手一挥:怕啥,续期材料都交了,最多耽搁俩月。结果呢?续期卡在某个环节,硬是拖了三个月才下来。这期间他签了200万的合同,财务按正常流程确认了收入,报了税。好家伙,年底税务稽查来了,一看许可证过期期间的销售记录,直接定性为无证经营,不仅200万收入全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补税,还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罚款更是按偷税处理的50%——算下来差不多亏了80万。
这事儿给我敲了个警钟: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过期,财务要盯死的第一个就是收入确认时点。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从事医疗器械生产活动,应当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许可证过期,相当于你无证生产,这时候签的合同、开的发票,在税务和监管眼里都是不合规的。我的建议是:许可证到期前3个月,财务就得跟老板、法务、生产部门开个会,把续期进度摸清楚。如果续期有风险,立刻停止新签合同,已签但未交付的,赶紧跟客户协商暂停或解除——哪怕赔点违约金,也比被税务稽查强。实在没办法已经交付了,账务上先挂预收账款,等许可证下来再转收入,同时准备好续期证明材料,万一被查,至少能证明主观无恶意。
许可证过期最头疼的,往往是仓库里那堆积压的医疗器械。我见过个李姐,她家做一类和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证过期时,仓库里还有150万的存货,其中80%是许可证范围内的产品。李姐急得团团转:许可证过期了,这些货不能卖,放在仓库还要交管理费,干脆打折处理吧!财务一听就慌了:打折处理得做资产减值啊,这150万的存货,要是按三折卖,就得计提105万的减值损失,今年直接亏穿!李姐觉得减值是会计的事,先把货处理了再说,结果年底审计时,减值准备被税务师质疑计提依据不足——你凭什么认定这些存货只能卖三折?有没有第三方评估报告?没有的话,税务不认,这105万不能税前扣除,相当于又得补税。
这事儿说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过期,库存处理不是想卖就卖,财务得把好资产减值和税务合规两道关。我的经验是,许可证过期后,存货分三类处理:第一类是许可证续期稳了,只是暂时没下来的,这部分不用急着处理,但每月要做减值测试,比如看市场价有没有跌、保质期快不快过,按测试结果计提减值准备,记得留好市场询价记录、客户沟通记录;第二类是许可证续期没戏,产品必须下架的,这部分赶紧找第三方评估机构做价值评估,按评估净值计提减值,评估报告要留着,不然税务不认;第三类是临近保质期的,哪怕能续期,也得赶紧打折清仓,打折前跟税务报备一下,说明情况,避免后续被说人为调节利润。对了,千万别偷偷摸摸贱卖给地下渠道,那可是无证经营的叠加版,轻则罚款,重则刑事责任。
医疗器械企业最值钱的是什么?是研发出来的专利、技术诀窍。许可证过期,这些知识产权也可能跟着悬。我2018年遇到过个王总,他家公司有个核心专利,是跟许可证绑定的——许可证过期,专利就不能用于生产。许可证过期前,王总忙着续期,财务忙着处理库存,把专利维护费(年费)给忘了。结果续期没下来,专利因为没交年费失效了,想重新申请?对不起,核心技术已经被别人抢先注册了。王总气得直拍大腿:为了省几万块年费,损失了上千万的专利,值当吗?
这事儿让我觉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过期,财务得把知识产权当成救命稻草来护。我的建议是,许可证到期前,财务牵头跟研发、法务部门搞个知识产权盘点:哪些专利是许可证必备的?哪些专利可以独立使用?哪些商标、软著需要续期?然后列个清单,逐项核对续期时间、缴费状态。如果许可证续期有风险,赶紧把独立知识产权(比如不依赖生产许可的专利、商标)剥离出来,要么转让给关联公司,要么作价入股,至少能保住一部分无形资产。对了,研发费用也别乱砍——许可证过期期间,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虽然不能资本化(因为没法生产),但费用化处理还是可以的,这部分费用能抵税,相当于给企业回血。
干了20年财税,我发现很多企业许可证过期出问题,根本原因是没人牵头或没人敢说真话。老板总觉得续期小事一桩,财务怕得罪老板不敢提,结果拖到过期才慌。其实财务完全可以当恶人——提前3个月给老板发预警函,列清楚许可证到期时间、续期材料清单、财务风险点(比如收入确认、库存处理、知识产权),让老板签字确认。我以前给企业做咨询,就设计过这种许可证续期跟踪表,里面列了续期材料是否齐全预计续期时间财务应对措施等10项内容,每周更新一次,老板一看就知道这事有多急,自然重视起来。
别信关系户能搞定续期这种话。我见过有老板花50万找中介续期,结果中介卷款跑了,许可证还是没下来。财务要做的,是帮企业守住底线:续期材料该准备的准备,不该签的合同不签,不该卖的存货不卖——哪怕老板骂你死脑筋,也比企业倒闭强。
很多企业许可证过期后,觉得续期无望直接选择注销,这时候财务凭证不完整、知识产权处置不当,很容易留下后遗症。我们加喜财税(https://www.110414.com)就遇到过一个案例:某械企许可证过期后注销,财务凭证缺了研发费用发票、库存盘点表,导致税务清算时应付款项无法核销,被追缴了30万税款;更可惜的是,企业名下的3个专利因为没提前评估,注销时直接作价0元,结果被原股东低价捡漏,其实这些专利市场价值超200万。其实许可证过期注销前,财务凭证要补齐(比如采购合同、银行流水、出入库单),知识产权最好通过转让、拍卖等方式变现,既能回笼资金,又能避免资产流失。加喜财税的专业团队,能帮企业梳理财务凭证、评估知识产权价值,让注销少踩坑、多留钱。
特别注明:本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过期,如何处理财务问题?》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283110.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