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现场】 <
秋日的北京,CBD某财税峰会茶歇区,落地窗外是车水马龙,室内飘着咖啡的醇香。我们找到了王建国老师——前税务局稽查科铁面王,如今是多家上市公司税务顾问,从业25年,手里经手的注销案例超过500个。他穿着一件半旧的夹克,袖口磨出了毛边,说话时总喜欢用手指敲敲桌面,像是在给节奏打拍子。别叫我专家,我就是个'老税务',跟税务局打了半辈子交道,他笑着摆摆手,咱们今天掰扯掰扯注销那点事儿,尤其是怎么跟税务局'打交道',这活儿,急不得,得有耐心。\
一、注销税务沟通的第一步:不是跑税务局,是自己先捋顺
记者: 王老师,很多企业老板觉得,公司注销就是跑趟税务局,交了清税证明就行。但现实中总卡在税务沟通上,您觉得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王建国: (敲了敲桌面,啪的一声轻响)老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见过太多企业,账乱成一团麻,利润表上明明盈利,银行流水却对不上,这时候跑税务局?那不是找骂吗?(笑)第一步,永远是自己先捋顺——把近三年的账务、纳税申报表、发票、合同全翻出来,像梳头发一样,一根一根理清楚。
记得2018年有个做服装的小老板,姓李,想注销公司,账上显示利润80万,但他自己说实际亏了20万。我一查,好家伙,他老婆的购物卡、孩子的学费全走公司账,还有30万的现金收入没开发票。我问他:李总,您这账是给税务局看的,还是给自己看的?他当时脸就红了。后来花了三个月,把该补的增值税、个税全补上,罚款交了8万,才把税务注销办下来。所以说,别想着蒙混过关,税务局的火眼金睛,比你想象的亮。
二、材料准备:别当甩手掌柜,要做明白人
记者: 自查之后,准备材料时有哪些常见误区?企业总说税务局材料清单太复杂,有没有简化技巧?
王建国: (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眉头微皱)误区多了去了。最常见的就是当甩手掌柜,把材料打包扔给会计,自己当甩手掌柜。我跟你说,会计是经办人,老板才是第一责任人——税务局有问题,首先找的是老板,不是会计。
去年有个科技公司,注销时财务说所有材料都齐了,结果税务局一查,发现2019年有一笔5万的技术服务费,对方公司早就注销了,发票也没备注。老板当时就懵了:我哪记得这笔钱?后来我帮他找当时的合同、银行流水,还有经办人的微信记录,硬是凑齐了证据,才证明这笔业务真实发生。所以说,材料不是堆出来的,是抠出来的——每个数字、每张发票,都得有根有据。
至于简化技巧,我总结八个字: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比如企业所得税清算,最重要的就是资产处置损益和职工薪酬,这两块税务局盯得最紧,你就把相关合同、工资表、社保凭证单独放一摞,标注清楚,专管员一看就明白,效率自然高。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税务局的人就认实在俩字。
三、沟通技巧:别当辩论选手,要做翻译官
记者: 和税务局沟通时,很多企业要么唯唯诺诺,要么据理力争,反而把关系搞僵。您觉得有效的沟通应该是什么样?
王建国: (突然笑了,露出两排整齐的牙)我当年在税务局时,最烦两种企业:一种是哭穷的,说我们小本生意,赚不到钱,您高抬贵手;另一种是拽的,搬出《税收征管法》跟我讲法。(敲敲桌子)税务局的人,不是来跟你辩论的,是来解决问题的。你得当翻译官,把企业的难处翻译成税务局能听懂的话。
举个例子。2020年有个餐饮企业,疫情期间亏损严重,想注销,但账上有20万的存货,税务局要补企业所得税5万。老板急了:疫情三年,我都没开门,哪来的存货?直接跟专管员吵起来了。我后来去沟通,没说疫情困难,而是带了当时的封控通知、外卖平台流水,跟专管员说:您看,3月到5月,北京全域封控,他们店门都没开,这20万存货其实是过期食材,当时就扔了——这是当时的照片和垃圾清运单。我们不是想逃税,是确实没发生销售,能不能按'资产损失'处理?专管员看了材料,点点头:哦,这样啊,那你们走资产损失备案吧。后来补了点税,但没罚款。你看,翻译一下,问题就解决了。
四、棘手案例:从两套账到主动坦白
记者: 您经手过最棘手的注销案例是什么?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硬骨头?
王建国: (眼神突然变得严肃,手指在桌上慢慢划着)最棘手的,就是两套账。我2019年接了个案子,做建材的老板姓张,公司想注销,账上利润300万,但他私下承认实际有800万利润,因为有两套账。当时他急得直冒汗:王老师,这要是查出来,我不是得进去?
我跟他聊了三天三夜。第一天,我骂他:你这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啊!第二天,我给他算账:就算你补了500万税款,最多罚250万,加起来750万;但要是被稽查查出来,除了罚款,还有滞纳金,可能得1000万,甚至刑事责任。第三天,我帮他设计方案:主动向税务局坦白,但分两步走——先注销税务,再处理两套账的历史问题。
我跟专管员沟通时,没直接说两套账,而是说:我们公司早期财务不规范,有些收入没及时入账,现在注销了,想把历史问题彻底解决。然后拿出我们自查的未入账收入清单,补了税,交了罚款。最后专管员说:张总,你们还算识相,以后做生意,账可得做明白。
(停顿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处理这种事,核心是态度——别想着对抗,要想着配合。税务局不怕你犯错,就怕你不老实。
五、争议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一刀切还是灵活处理?
记者: 现在企业注销时,常遇到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多年前挂靠的发票、早已不往来的应收账款。您觉得,这些问题是该一刀切补税,还是可以灵活处理?
王建国: (眉头拧成了川字,沉默了十秒)这个问题啊,就像老中医看病,得望闻问切,不能一刀切。我见过有的企业,10年前的应收账款,对方公司都注销了,税务局还让确认收入,这不合理;但也有企业,明明收了钱,非说是借款,不开发票,这就属于钻空子。
(突然笑了)我当年在税务局时,我们科长有句话: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原则是不能丢。 比如应收账款,如果对方公司注销了,你有法院的破产裁定、工商注销证明,就能确认为坏账,所得税前扣除;如果是挂靠发票,你得提供真实的业务合同、资金流水,证明业务真实发生,否则就是虚开发票,没得商量。
去年有个企业,2015年有一笔其他应收款50万,说是借给朋友,但朋友失联了。税务局不让税前扣除,企业急了。我帮他找了当时的借款合同、银行转账记录,还有律师的下落不明证明,最后税务局认可了,允许作为坏账损失处理。所以说,灵活不是无原则,而是用证据说话。
六、理念思考:注销不是终点,是合规的起点
记者: 您觉得,企业注销税务沟通的核心是什么?从更深层次看,这对企业有什么启示?
王建国: (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核心啊,就两个字:诚信。我常说,注销就像企业的毕业典礼,不是跑路,而是给过去一个交代。你把该交的税交了,该罚的款交了,税务局才会给你毕业证(清税证明)。
反过来想,注销时的税务处理,其实是企业合规意识的试金石。我见过有的企业,注销时斤斤计较,为了几万块钱罚款跟税务局扯皮,结果耽误了注销时间,还影响了征信;也见过有的企业,主动补税、主动说明问题,虽然花了钱,但注销顺利,后来新公司办贷款,银行一看清税证明,直接批了。所以说,合规不是成本,是投资——投资的是企业的信用。
七、行业趋势:电子化时代,人情味还重要吗?
记者: 现在电子化注销普及了,很多流程可以线上办理,这对税务沟通有什么影响?未来会不会完全线上化?
王建国: (摆摆手)工具是死的,人是活的。电子化注销确实方便了,比如一网通办,不用跑断腿,但线上沟通,少了人情味,反而更容易出问题。我见过有的企业,线上提交材料,没写清楚资产处置方式,直接被驳回;还有的,线上跟专管员沟通,语气生硬,专管员直接打回来让重填。
(喝了口茶)未来啊,线上+线下肯定是主流,但线下沟通永远不可替代。 就像去年,有个企业线上注销时,专管员问你们那笔固定资产处置,收入为什么低于市场价?企业会计在线上解释不清,我建议他们约专管员线下见面,带了当时的评估报告、市场询价单,专管员一看就明白了,当场通过了。所以说,别想着全靠线上,该见面时,还得当面锣、对面鼓地把事儿说清楚。
八、给新人的建议:跑断腿,磨破嘴,才能长本事
记者: 您刚入行时,肯定也踩过不少坑。给现在刚入财税行业的新人,尤其是想专攻注销税务沟通的年轻人,一些建议吧。
王建国: (突然笑了,眼角的皱纹堆起来)我当年刚进税务局,跟着师傅跑企业,专管员骂我连个材料清单都看不懂,我脸通红,但记住了:别怕骂,骂你说明你有机会学。
给新人三个建议:
第一,多跑税务局。别总待在办公室,多去专管员办公室坐坐,问问最近注销要注意什么,哪怕只是帮专管员倒杯水,混个脸熟,都比强。
第二,多听多记。企业老板说话云里雾里,你得听出弦外之音;税务局的人说话言简意赅,你得记下重点。我当年有个小本子,专记专管员爱说的话,比如材料要齐逻辑要对,现在还留着呢。
第三,守住底线。别为了帮企业省钱,出歪主意——比如虚开发票、隐瞒收入。我见过有的年轻人,为了业绩帮企业做假账,最后跟着老板一起进去,不值当。咱们这行,账是镜子,照的是人心;税是尺子,量的是规矩,守住规矩,才能走远。
(站起来,拍了拍记者的肩膀)记住,沟通不是吵架,是找共同点——企业想顺利注销,税务局想收齐税款,咱们就是中间人,把双方的需求捏合到一起,事儿就成了。
【访谈后记】
王建国老师离开时,夹克袖口的毛边在阳光下晃了一下,像他25年税务生涯里,那些被磨平的棱角,却依然闪着光。注销税务沟通,从来不是技术活,而是人心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模糊的细节清晰化,把对立的利益统一化。正如他所说:咱们不是在办注销,是在给企业的过去,画上一个合规的句号。\
特别注明:本文《注销过程中,如何与税务局沟通解决税务问题?》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280106.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