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喜财税公司
400-018-2628

公司注销快速通道您的不二之选!

实战 专业 落地 高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注销知识库

上海危化品生产公司注销需要注销哪些合同?

已有 9653人查阅 发表时间:2025-08-16 00:25:57

在上海做危化品生产这行十几年,我常说一句话:危化品公司的注销,就像拆,合同就是引线——哪根没处理好,都可能让你前功尽弃。这话不是夸张。生产运营类的合同,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每一条都绑着安全责任和合规风险,处理起来最是马虎不得。<

上海危化品生产公司注销需要注销哪些合同?

>

记得2021年接过一个案子,客户是浦东一家小型精细化工企业,老板想注销公司,觉得反正不干了,合同终止就行。结果呢?他们和一家原料供应商签了为期三年的采购合同,合同里明确约定无论是否生产,需方每年最低采购100吨。老板觉得我不买了,合同自然作废,直接单方面停了订单。供应商不干了,起诉他们违约,索赔80万。更麻烦的是,这批原料里有一种遇水反应的危化品,仓库里还堆着30吨没开封——不继续采购,供应商不负责回收;自己处理,又没资质,环保部门盯着呢。最后老板花了50万违约金,又找了有资质的危废处理公司花了20万处置费,才把这事了结。我见到他时,他直拍大腿:早知道注销前要把这些‘死合同’盘清楚,何至于此?

所以啊,生产运营类的合同,第一步就是全面摸排。你得把所有在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加工承揽合同(比如委托其他企业代工中间体)都列出来,然后逐条看终止条款。有些合同会约定合同终止需提前X个月书面通知,有些会有违约金条款,还有些会涉及知识产权归属(比如委托加工时对方提供的技术诀窍)。我一般会建议客户做个合同清单,把合同主体、标的、金额、履行期限、终止条件、违约责任都列清楚——这就像给画电路图,你得清楚哪根线连着。

特别要注意的是长期供货合同和独家代理合同。这类合同往往有最低采购量或排他性条款,单方面终止很容易吃官司。我之前处理过一家企业,他们和经销商签了华东地区独家代理合同,注销时经销商要求支付区域独家代理权补偿费,理由是企业注销导致代理权无法继续。最后协商下来,客户不得不支付了15万补偿——这钱,本可以省下来的,只要在签合同时就约定若因政策或企业自身原因导致无法继续经营,代理权自动终止,无需补偿。

销售合同里的产品质量责任也得盯紧。危化品一旦出问题,追溯期可能长达三年。我见过有企业注销后,客户在使用他们之前生产的产品时发生泄漏,起诉到法院——虽然企业注销了,但股东在清算时未履行通知义务,被法院判承担连带责任。所以销售合同终止时,一定要书面通知所有客户,明确产品质保期至X年X月X日,并保留好通知凭证,避免秋后算账。

说实话,处理这类合同时我常有个疑问:为什么很多企业主总觉得合同是签的时候才重要?他们愿意花几十万买设备,却不愿意花几万块请律师审合同条款?直到后来我才明白,不是他们不懂,是总觉得倒霉事不会轮到自己。可危化品行业,安全无小事,合规无小事——合同里的每一个字,都可能在未来变成催命符。

仓储运输类合同:危化品流通的安全命门

如果说生产运营类合同是源头,那仓储运输类合同就是命脉。危化品的仓储和运输,本身就是高风险环节,公司注销时,这部分合同处理不好,轻则罚款,重则出安全事故,吃牢饭都有可能。

2022年我处理过个印象深刻的案子,客户在金山石化园区,有家合作的运输公司,他们签的是长期运输框架协议,约定无论运输量多少,每月最低保底运费2万元。客户注销时,运输公司说合同还有三个月才到期,要么付清6万保底运费,要么继续履行合同。客户觉得我车都没了,运什么货?直接拒绝了。结果运输公司把仓库里的危化品扣了——说不付运费,货不能动。这批货是易燃液体,扣在仓库里,园区管委会急了,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由,每天罚款5万。最后客户没办法,又找了家运输公司把货转运,才把这事解决,光罚款和转运费就花了40多万。

这事儿给我敲了个警钟:仓储运输类合同,尤其是框架协议或长期服务合同,一定要看清楚服务期限和终止条件。很多企业为了省事,签的是无固定期限合同,或者一方可随时终止,需提前30天通知——这种合同看似灵活,其实风险很大。我建议客户在签这类合就明确若因企业注销、停产等原因导致无法继续履行合同,乙方(运输/仓储方)应配合甲方办理货物转移手续,甲方无需支付剩余期限的保底费用。这需要双方协商,但至少要在合同里留个口子。

仓储合同更要当心。危化品仓库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放的,必须是有资质的危化品专用仓库。我见过有企业注销时,为了省事,把仓库里的剩余原料堆在普通出租屋里,结果被环保部门查到,以非法储存危化品为由,罚了200万,负责人还被行拘。所以仓储合同终止时,一定要和仓库方确认货物是否已全部清退,并让对方出具仓储费用结清证明和危化品已全部移出证明——这可是注销时安监部门要核查的重要文件。

运输合同还要注意在途货物。我之前有个客户,注销时还有一批货在从江苏运回上海的途中,运输合同还没履行完。这时候就得和运输方协商,是继续运输到指定地点还是中途转运。如果继续运输,要明确运费怎么算;如果转运,要确保转运方也有危化品运输资质。千万别图省事,让运输方随便找个地方卸了——危化品运输路线、卸货地点都是有规定的,随便卸货,出了事故,运输方会找你追责,因为合同里托运人还是你的公司。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事儿。有次我问客户:你们和运输公司签合同,有没有约定‘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责任划分’?客户一脸茫然:啥责任划分?我们给钱,他们运货,不就完了?我当时就急了:危化品运输,万一出泄漏、爆炸,责任大了去了!合同里必须明确‘因运输方原因导致事故,由运输方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甲方损失’,还要约定‘运输方必须具备相应资质,车辆必须符合危化品运输标准’。后来客户按我说的改了合同,结果半年后真出事了——运输车辆刹车失灵,导致泄漏,幸好有合同约定,运输方承担了全部赔偿,客户没受损失。

所以啊,仓储运输类合同,别看它只是运货存货,里面藏的安全责任和合规风险,比你想的大得多。注销前,一定要把这些合同的尾巴都处理干净,别让它们成为注销路上的绊脚石。

许可资质关联合同:无形的合规尾巴怎么甩

危化品生产公司最值钱的是什么?不是设备,不是厂房,是那些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环保批复、应急预案备案……这些许可资质背后,往往关联着一堆服务合同,比如检测合同、咨询合同、培训合同,注销时处理不好,就是甩不掉的合规尾巴。

我去年接了个案子,客户在奉贤,想注销公司,结果发现安全生产许可证还在有效期内,而且他们和一家安全评价机构签了年度安全评价服务合同,合同里写着无论是否生产,每年需支付安全评价费5万元。客户觉得我不生产了,还要交评价费?不交钱,安全评价机构不配合注销——因为安监部门要求注销安全生产许可证前,需提交最终的安全评价报告。最后客户没办法,只能付了5万块,才拿到报告,顺利注销。

这事儿让我挺无奈的。很多企业在签这类许可资质维护合同时,根本没仔细看条款,只想着有证就行,结果注销时被绑住了脚。其实这类合同,一定要看清楚服务期限和终止条件。比如安全评价合同,可以约定若因企业注销、停产等原因无需继续取得许可,甲方(企业)提前X天书面通知乙方,乙方应配合完成最后一次安全评价,甲方按实际服务比例支付费用。这样注销时就能避免白花钱。

还有环保验收合同和应急预案备案服务合同。危化品生产企业的环保验收很严格,废水、废气、危废处理设施都要达标。我见过有企业注销时,环保部门要求提交环保验收合格证明,可他们和环保工程公司的合同还没履行完,设施还没验收。结果企业只能先付完工程款,让工程公司做完验收,才能注销——这中间多花了十几万,还拖了三个月时间。

更麻烦的是培训合同。危化品企业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很多企业会和外部的培训机构签年度培训服务合同。注销时,如果合同还没到期,培训机构可能会要求支付剩余期限的培训费。其实培训合同可以约定若企业注销,未履行的培训服务自动终止,甲方无需支付剩余费用,或者按实际培训次数结算。我一般建议客户,在签这类合就保留因企业自身原因导致无法继续履行的,可单方终止合同的权利——这需要和培训机构协商,但至少能给自己留条后路。

对了,还有特种设备检测合同。危化品生产常用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这些特种设备需要定期检测。如果注销时检测合同还没到期,而设备又打算报废,就得和检测机构协商终止合同,按实际检测比例退费。我之前处理过一家企业,他们有台反应器还在检测期内,注销时检测机构要求支付全额检测费,否则不出具检测合格证明。后来我帮他们查了《特种设备安全法》,发现设备报废的,检测机构应终止合同,未履行的检测费用应退还,最后才成功维权。

说实话,处理许可资质关联合我常有种拆盲盒的感觉——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合同里藏着什么坑。所以我的建议是:企业在签这类合一定要让法务或专业律师审一遍,把终止条件违约责任写清楚;注销时,提前列出所有和许可资质相关的合同,逐个联系对方,协商终止事宜,保留好书面凭证。别小看这些合规尾巴,甩不掉,注销就卡壳;甩不好,后患无穷。

边角料合同:别让小尾巴拖垮注销全流程

除了生产、仓储运输、许可资质这些大头合同,还有些看似不起眼的边角料合同,比如劳动合同、保险合同、办公租赁合同,甚至网站服务合同。这些合同金额不大,但处理不好,照样能让你的注销流程卡壳。

先说劳动合同。危化品企业生产岗位多,员工流动性可能也大。注销时,劳动合同必须全部终止,还要支付经济补偿。我见过有企业注销时,忘了和几个长期病假的员工终止合同,结果员工起诉企业,要求支付待岗工资和赔偿金,最后多花了20多万。所以劳动合同处理,一定要全面排查,包括在职员工、待岗员工、退休返聘人员——退休返聘人员虽然没劳动合同,但如果有劳务协议,也得按协议约定处理。经济补偿金要按《劳动合同法》规定计算,N+1,不能少,不然员工去劳动仲裁,注销流程就得暂停。

然后是保险合同。企业财产险、安全生产责任险、货物运输险……注销时,这些保险合同都要及时退保,或者变更被保险人。我之前有个客户,注销时忘了退安全生产责任险,结果保单还没到期,保险公司继续扣费。客户找保险公司理论,保险公司说合同没终止,保费照收。最后客户只能申请退保,扣除已承保期限的保费,才拿回剩余保费——这中间折腾了一个多月,还影响了注销进度。

还有办公租赁合同。如果公司的办公场所是租赁的,注销时需要和房东解除合同。我见过有企业注销时,办公租赁合同还有半年才到期,房东要求支付违约金。其实可以和房东协商转租,或者找 sublessee(次承租人)接手,这样能减少损失。我之前帮客户找了个创业公司接租办公场所,房东同意免收违约金,双方皆大欢喜。

甚至还有网站服务合同和邮箱服务合同。有些企业有自己的官网,或者企业邮箱,注销时如果没及时取消,会继续扣费。虽然金额不大,但也是不必要的支出。我一般建议客户,在启动注销程序时,就列出所有服务类合同,包括软件服务费、会员费、咨询费,逐个联系对方,确认是否需要终止服务,并保留好服务终止确认函。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有趣的事儿。有次我帮客户整理合同,发现他们还和一家风水咨询公司签了办公室风水调理合同,每年2万块。客户老板当时脸都绿了:我都注销公司了,还调理啥风水?最后赶紧终止了合同,退了一半费用。虽然这是个极端例子,但也说明:注销时,一定要地毯式搜查所有合同,别让这些奇葩合同成为你的笑柄和负担。

说实话,处理这些边角料合同时,我常有种大海捞针的感觉——合同散落在财务、行政、各个部门,有的纸质版找不到了,有的电子版加密打不开。所以我建议客户,平时就要做好合同管理,把所有合同分类归档,电子版和纸质版同步保存,标注合同主体、履行期限、关键条款。这样注销时,才能快速找到所有合同,逐一处理,避免遗漏。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问一个问题:在追求快速注销和彻底清零之间,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危化品企业的谢幕多一点耐心和敬畏?毕竟,危化品行业的每一个合同,都连着安全和责任;每一次注销,都应该是责任的完整交接,而不是风险的随意丢弃。你说呢?



特别注明:本文《上海危化品生产公司注销需要注销哪些合同?》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278401.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加赵老师微信 加杨老师微信
04-img3-qrcode.png  ewm.jpg  weixin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