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现场: <
陆家嘴某商务咖啡馆落地窗前,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深色木桌上。对面坐着的陈国栋,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透着锐利。这位拥有30年财税经验的资深专家,曾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现为多家大型集团提供独立财税顾问。他说话时带着地道的上海口音,偶尔冒出的这个事儿啊,得掰扯清楚成为标志性口头禅,让严肃的财税话题多了几分烟火气。
问题一:子公司注销,租赁担保的核心痛点是什么?
主持人:陈老师,今天想请教您:上海子公司要独立注销,母公司继续存续,这时候子公司名下的租赁合同终止,涉及的担保问题,核心要关注哪些方面?
陈国栋:(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眉头微皱)这个事儿啊,得掰扯清楚。核心就三个字——谁担责。子公司注销,主体没了,但租赁合同里的担保责任,不是注销就一了百了的。我见过太多企业,注销时光忙着清算资产、分配利润,把担保这茬儿忘了,结果后面一堆官司。关键要看三件事:担保合同怎么签的?担保人是谁?有没有约定担保责任随债务消灭而消灭?
(他放下杯子,用手比划着)比如,子公司租了厂房,母公司做了连带责任保证,子公司注销时租金还没付清,出租方找谁?找母公司!因为担保责任没跟着子公司注销自动消失。这就像你借了朋友的钱,让另一个朋友作保,你还不起,保能跑吗?跑不掉的。
问题二:租赁合同中的担保条款,企业最容易忽略哪些细节?
主持人:租赁合同中的担保条款,一般会有哪些类型?实务中企业最容易忽略的是哪部分?
陈国栋:(突然笑了,露出标志性的老法师表情)担保类型嘛,无非就是保证、抵押、质押,还有可能是保证金。保证又分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这个区别大了去了!一般保证是先告债务人,告不赢才能告我,连带责任保证是可以直接告我,不用先告债务人。企业最容易忽略的,是保证期间和担保范围。
(他身体前倾,语气严肃)我当年在XX会计师事务所,帮一家制造业集团做子公司注销审计,发现子公司给母公司的贷款做了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写的是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两年。结果子公司注销时,债务还没到期,保证期间也没过。两年后,债权人直接起诉母公司,赔了2000多万!老板当时就懵了:子公司注销了,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告诉他:合同白纸黑字写着呢,保证期间没过,您就得担责。
(他叹了口气)所以啊,做财税的,不能只看钱,还得看字。合同里的每一个条款,都可能埋着雷。
问题三:子公司注销后,母公司为什么会躺枪?
主持人:子公司和母公司都是独立法人,子公司注销后,原租赁合同的担保责任,法律上怎么处理?母公司会不会躺枪?
陈国栋:(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圈)独立法人归独立法人,但担保责任不是法人一注销就没了。根据《民法典》第688条,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子公司注销了,只要保证期间没过,债权人照样可以找保证人——如果保证人是母公司,那母公司就得背锅。
(他放下笔,讲起一个真实案例)2020年,上海某科技公司A子公司租了张江科学城一栋楼的3层,母公司B在租赁合同里作为连带责任担保人。后来A公司经营不善,准备注销。注销的时候,B集团找了家清算公司,清算报告里只写了资产清算完毕,债务清偿完毕,压根没提这个租赁合同的担保责任。
(他模仿当时老板的语气)子公司独立,跟我们没关系!结果呢?A公司注销后,出租方发现租金还欠半年,直接起诉B公司。一审、二审都输了,因为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连带责任保证,而且保证期间还没过(租金到期日是注销前3个月,保证期间到注销后两年)。最后B公司赔了800多万,老板气得直拍桌子:早知道这么麻烦,注销前先把担保处理了!
问题四:子公司注销前,如何处理租赁担保责任?
主持人:从您刚才的案例看,子公司注销前必须处理担保责任。具体该怎么操作?有没有标准流程?
陈国栋:(点点头,手指在桌上敲了敲)有!我总结个三步走,保准管用。
第一步,全面排查。子公司注销前,法务、财务、税务一起上,把子公司所有的租赁合同、担保合同都翻出来,列个清单,明确六个问题:① 租赁合同的承租方是谁?② 担保人是谁(子公司自己?母公司?第三方)?③ 担保类型(一般保证?连带责任保证?)?④ 担保范围(租金、违约金、损害赔偿金等)?⑤ 保证期间?⑥ 债务履行期限?
(他举起三根手指)第二步,分类处理。针对不同情况,方法不一样:
- 如果是子公司自己的担保(比如子公司给其他公司的租赁合同做保证),要么提前清偿债务,要么让债权人书面同意免除担保责任,并且一定要让债权人盖公章!口头承诺没用,我见过太多翻脸不认人的案例。
- 如果是母公司的担保(比如母公司给子公司的租赁合同做保证),母公司要评估风险:要么让子公司提前还钱,要么和债权人重新签协议,明确子公司注销后,担保责任自动解除;如果不想解除,那就得重新约定保证期间和范围,别用老合同。
- 如果是子公司用母公司名义签的合同(比如合同甲方是母公司,但实际承租是子公司),赶紧补个协议,明确实际承租方为子公司A,母公司B不承担合同责任,并且让出租方盖章。不然,母公司可能被认定为合同当事人,到时候想甩都甩不掉。
第三步,清算备案。在子公司清算报告中,必须写明对外担保的处理情况,比如已与债权人XX公司达成协议,免除担保责任,并且书面通知所有债权人。财税方面要注意:如果提前清偿债务,可能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得提前筹划;如果债权人免除担保责任,要确认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比如债务重组所得)。
问题五:争议点1——子公司用母公司名义签租赁合同,注销后母公司要担责吗?
主持人:这里有个争议点,实务中很常见:如果租赁合同是子公司以母公司名义签订的(比如甲方是母公司B),但实际承租和履约都是子公司A,这种情况下,子公司A注销后,母公司B是否要承担责任?这种情况多吗?
陈国栋:(听到这个问题,眼睛一亮)这个问题啊,实务中坑最多!特别是集团化运作的企业,为了方便,经常让子公司用母公司名义签合同。这种情况,关键看合同相对性和实际履行情况。
(他拿起杯子喝了口水)如果合同甲方是母公司B,但实际承租人是子公司A,租金也是子公司A付的,那就要看B公司有没有追认这个合同。比如,B公司后来盖章确认由子公司A实际承租,或者B公司收到了租金但没有提出异议,那B公司就可能被认定为合同当事人,要承担合同责任。
(他讲起2023年的一个案子)某餐饮集团C子公司,用母公司D的名义租了南京路沿街商铺,结果子公司注销了,出租方找D公司要租金。D公司老板说:合同是子公司签的,我们不知道!但法院查了银行流水,租金都是D公司收的,而且D公司还发过函,让子公司按时支付租金。最后认定D公司是合同当事人,要承担责任。
(他拍了下桌子)所以啊,企业千万别图方便,让子公司用母公司名义签合同!到时候锅甩不掉,哭都来不及。实在要签,也得补个协议,明确实际承租方是子公司,母公司不担责。
问题六:争议点2——母公司口头承诺担保责任延续,有效吗?
主持人:另一个挑战性问题:子公司注销前,母公司口头向出租方承诺担保责任延续,但没有书面确认,这种情况下,母公司是否要承担担保责任?如果出租方事后主张,母公司怎么抗辩?
陈国栋:(听到这个问题,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口,然后轻轻放下杯子,眼神变得严肃)这个问题啊,是口头承诺的陷阱。根据《民法典》第685条,保证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但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他身体向后靠,语气变得谨慎)实务中,租赁合同的担保,尤其是连带责任保证,一般都要求书面形式,因为口头承诺很难举证。我见过一个案子,子公司E注销前,母公司F的老板跟出租方老板喝咖啡,说:你放心,子公司注销了,这担保责任我们母公司接着扛。结果子公司注销后,出租方找F公司要钱,F公司不认,说当时是开玩笑的。出租方没有书面证据,最后法院驳回了诉讼请求。
(他笑了笑,补充道)但反过来,如果出租方能证明口头承诺是真实的,比如有录音、证人证言,或者F公司后来有部分履行担保责任的行为(比如代付了一部分租金),那F公司就可能要承担责任。
(他举起右手,像发誓一样)所以啊,做企业,口头承诺是大忌!哪怕是关系再好的合作伙伴,涉及到钱和责任,一定要白纸黑字写清楚,不然翻脸不认人的时候,哭都来不及。
问题七:给行业新人的建议——如何成为靠谱的财税人?
主持人:想请您给财税行业的新人一些建议,尤其是在处理企业注销、合同担保这类复杂业务时,应该注意什么?
陈国栋:(听到这个问题,语气突然变得温和,眼神里带着长辈的期许)做财税这行,不能只盯着数字,得懂法律,还得懂人性。我当年刚入行的时候,师傅跟我说:会计是死的,人是活的,但法律是活的,数字是死的。意思是,做财税,既要懂会计准则、税法,还要懂合同法、公司法,不然就会掉坑里。
(他喝了口咖啡,继续说)新人要注意三点:
第一,细节决定成败。合同里的一个词、一个标点,都可能影响责任承担。比如连带责任保证和一般保证,差一个字,结果天差地别;比如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搞混了,债权人可能超过起诉时间,但你作为财税人,得提醒企业风险还在。
第二,沟通比专业更重要。遇到不懂的,别自己瞎琢磨,多跟法务、老板、债权人沟通。比如子公司注销前处理担保责任,你得跟老板说清楚不处理的风险,跟债权人说清楚怎么对我们最有利,跟法务确认协议有没有法律漏洞。沟通到位了,事情才能办顺利。
第三,风险意识要时刻绷紧。企业注销不是甩包袱,而是负责任。把该处理的都处理了,该留证的都留了(比如债权人出具的免除担保责任函、重新签订的担保协议),才能睡得安稳。我常说:财税人不是'记账先生',是企业的'风险守门人'。把好这道关,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他站起身,拍了拍主持人的肩膀,笑着说)记住,做这行,经验是积累的,教训是交学费的,但别交太多学费。多看案例、多问问题、多总结,慢慢就能成为老法师。
访谈结束时,窗外的阳光已经偏西,陈国栋的话还在耳边回响。这场关于子公司注销与租赁担保的对话,不仅梳理了法律条文和实操流程,更传递了一种严谨、务实、有温度的财税理念。正如陈国栋所说:财税工作,既要'低头算账',也要'抬头看路'。对于企业而言,唯有提前规划、规范操作,才能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规避风险,行稳致远。
特别注明:本文《上海子公司独立注销,母公司存续,变更登记需要哪些租赁合同终止担保?》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276575.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