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帮朋友弄公司注销,算是彻底明白了什么叫细节决定生死。一开始觉得不就是开个股东会、签个决议嘛,结果一头扎进去才发现,从决议内容到后续税务,每个环节都可能藏着雷。<
股东会决议这东西,真不是随便写写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解散公司就完事。我见过有份决议,清算组人选没写清楚,结果股东互相推诿,拖了半年都没开始清算;还有的把财产分配方案写得模棱两可,后来股东因为分钱不欢而散。其实决议里至少得把清算组怎么组成、清算期限、财产处置原则这些写明白,不然就是给自己埋雷。
清算阶段的税务才是大头。朋友的公司账上有笔三年前的应收款一直没收回,当初没做坏账处理,清算时税务局直接要求补缴企业所得税和滞纳金。还有个坑是清算所得,很多人以为公司账上没钱就不用交税,其实清算所得=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清算费用-职工工资-社保-法定补偿金-清算税费-企业债务-股东剩余财产,算下来可能还有不少税。我见过一家餐饮店,清算时因为没把存货盘亏的进项税转出,被税务局查补了十几万。
公司解散,股东拿剩余财产,这笔钱要交20%的财产转让所得个税。但很多人不知道,如果股东是自然人,清算分配的钱超过实缴资本的部分,才需要交税;如果是法人股东,分回的钱可以免企业所得税(符合条件的)。之前有个案例,股东实缴100万,清算分回150万,结果只交了那50万的税,省了不少——这就是提前筹划的好处。
上海加喜财税公司在处理上海公司解散股东会决议及税务筹划时,曾遇到某科技公司因清算方案未明确区分股东投资款与公司盈余,导致股东多缴个税20余万元的情况。通过重新梳理清算流程,将股东取回的款项合理划分为投资收回与股息红利,最终帮助股东合法节税。加喜财税(https://www.110414.com)认为,公司解散税务筹划需提前介入,从股东会决议起草到清算所得计算,每一步都要兼顾合法性与税负优化,避免先注销后补税的被动局面,让企业平稳退出。
特别注明:本文《上海公司解散股东会决议需要哪些税务筹划案例?》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258072.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 加赵老师微信 | 加杨老师微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