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喜财税公司
400-018-2628

公司注销快速通道您的不二之选!

实战 专业 落地 高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注销知识库

企业注销,商标权如何公告侵权调解?

已有 15148人查阅 发表时间:2025-08-11 05:09:15

【访谈环境】 <

企业注销,商标权如何公告侵权调解?

>

北京某知识产权交流中心会议室,落地窗外是初秋的银杏道,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长桌上投下斑驳光影。茶几上摆着三杯清茶,袅袅水汽中,一场关于企业注销后商标权保护的对话即将展开。访谈者(以下简称访)与三位嘉宾围坐:李哲(知识产权法学教授,语言严谨,逻辑清晰)、张薇(某商标代理机构合伙人,语速快,带点北方口音,善用比喻)、王磊(某科技公司原创始人,语调沉稳,偶尔停顿,像在回忆往事)。

一、开场:企业注销,商标权真的消失了吗?

访:各位老师好,今天想聊聊企业注销后商标权的保护问题。现实中常有企业注销后,商标被他人使用甚至抢注,原权利人想维权却不知从何下手。李教授,从法律角度看,企业注销后,商标权到底归谁?

李哲:(轻轻放下茶杯)这个问题得分情况。根据《商标法》第四条,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但企业注销后,其权利并非自然消亡。首先要看企业注销时是否完成清算。《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明确规定,清算组应当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包括无形资产。如果清算组未将商标权作为剩余财产处置,商标权理论上应归原股东共有;若清算程序违法,股东可能需对商标权流失承担责任。简单说,商标权不会因为企业注销自动消失,关键看清算环节是否合规。

张薇:(插话)李教授说得对,但实操中坑太多了!我见过太多小老板,公司注销时忙着跑工商、税务,觉得商标反正用不着了,要么直接放弃,要么忘了办理转移手续。结果呢?商标被第三方抢注,想维权?发现连谁是权利人都说不清,法院都不立案!

王磊:(突然开口,声音低沉)我们公司就是这样。2018年因为资金链问题注销,当时清算组只盯着固定资产,商标——我们用了十年的智创牌,就这么被忽略了。直到去年,发现市场上出现了同款产品,用的还是我们的商标,我才意识到,这不仅是损失,更是对团队心血的践踏。

访:王总,当时您发现商标被侵权时,第一反应是什么?想过维权吗?

王磊:(苦笑)第一反应是愤怒,但更多的是无力。公司都没了,找谁去?商标证上的名字是XX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已经注销,股东也散了。后来咨询律师,才知道需要先确认权利归属,才能谈维权。这中间走了不少弯路。

二、核心:公告侵权调解,从找权利人到定权属

访:这就涉及到今天的核心问题了——企业注销后,商标权被侵权时,如何通过公告程序确认权属并启动调解?李教授,法律对公告有什么具体规定?

李哲:《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提到,商标注册人死亡或者终止,自死亡或者终止之日起1年期满,未办理移转手续的,任何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注销该注册商标。但这里有个前提:需要先通过公告程序确认无权利继受人。实践中,如果原企业股东未主张权利,商标局可能直接注销商标。但若有人能证明自己是权利继受主体(如原股东),就需要通过公告公示权利主张,避免商标被不当注销。

张薇:(接过话头)对,实操中我们通常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做权利主体核查,查企业注销时的清算报告、股东会决议,看商标是否被处置;第二步,如果清算报告没提商标,就需要启动权属公告。比如,我们会帮原股东在《中国知识产权报》和商标局官网公告,声明自己是商标权利人,要求相关利害关系人30天内提出异议。这期间,如果有人抢注商标,我们就能以权利冲突为由,向商标局提出异议或无效宣告。

访:这个公告期一般多久?公告期间如果有人侵权,能直接调解吗?

张薇:公告期一般是3个月。但要注意,公告本身不等于权利确认,只是主张权利的公示。如果公告期内有人侵权,权利人(比如原股东)可以凭公告材料和初步证据,向法院起诉或请求市场监管部门调解。法院通常会要求先完成权属确认,比如通过判决明确股东享有商标权,才能进入侵权赔偿的调解或审理。

王磊:(皱眉)我们当时就卡在这里。公告做了,也找到了几个原股东,但大家对商标权归属有争议——有人觉得应该按出资比例分,有人觉得谁负责后续运营就归谁。结果公告期过了,商标还是被抢注了,调解根本没启动。

李哲:这就是清算程序缺失的后果。如果企业注销时清算组未依法处置商标,原股东之间又未达成权属协议,就会陷入权利真空。建议企业在注销前,通过股东会决议明确商标归属,要么转让给股东,要么以作价入股方式处置,避免后续纠纷。

三、难点:调解中的证据战与利益博弈

访:假设权属通过公告明确了,接下来就是侵权调解。张总,您处理过类似案例吗?调解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张薇:(喝了口水,语速快起来)难点太多了!第一个是证据链。企业注销后,很多原始证据(比如商标使用记录、销售合同)可能丢失,或者散落在不同股东手里。我们之前有个客户,公司注销5年了,商标被侵权,想证明商标在注销前有持续使用,结果财务账册没了,销售合同也找不全,最后只能按无使用记录主张较低赔偿,亏大了!

第二个是对方态度。很多侵权者就是赌你公司没了不好维权,要么拖延调解,要么干脆不露面。去年我们帮一个食品企业处理商标侵权,对方公司注销后,商标被个体户抢注,调解时个体户说商标是花钱买的,你们有本事就去告啊——后来我们通过查他的进货渠道、销售记录,证明他是明知故犯,才逼他坐下来谈。

王磊:(点头)我们当时也遇到类似情况。侵权方说你们公司都没了,商标权早不存在了,调解一度陷入僵局。后来律师建议,我们收集了注销前的商标宣传册、客户证言、甚至早期的电商订单,证明智创牌在我们注销时已有一定知名度。这些证据成了调解的——对方意识到,一旦进入诉讼,不仅要赔偿,还可能被认定为恶意侵权,最后才同意和解。

访:李教授,从法律角度看,调解中如何平衡原权利人利益与交易安全?比如,如果商标已经被第三方善意取得,还能追回吗?

李哲:这是个复杂问题。《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规定,善意取得人取得物权,需满足受让价格合理转让手续完备等条件。商标权作为无形资产,其善意取得比不动产更难认定,因为商标权以注册为生效要件,受让人有义务查询商标状态。如果原企业注销后商标未办理转移,受让人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就不能主张善意取得。

但实践中,法院会考虑权利外观——如果商标局未将商标注销,登记状态仍为有效,受让人可能被认定为善意。这时,原权利人可能无法追回商标,但可以主张侵权赔偿。及时公告、明确权属,不仅是维权的前提,也是保护交易安全的关键。

四、出路:给企业的注销前清单与注销后指南

访:看来企业注销前后的商标处理,确实需要提前规划。三位能不能给其他企业一些建议?比如,注销前要做什么?注销后发现侵权怎么办?

王磊:(先开口,语气诚恳)作为过来人,我建议企业注销前,一定要把商标纳入清算清单。我们当时要是能开个股东会,明确商标归谁,或者直接转让给某个股东,就不会有后来的麻烦。所有与商标相关的文件——注册证、使用合同、宣传材料,都要统一整理存档,哪怕公司注销了,这些证据也是维权的命根子。

张薇:(补充)对!我再加一条:注销前做一次商标体检。看看商标有没有到期(注册商标有效期为10年,可续展),有没有被质押、许可,有没有正在进行的异议或无效宣告程序。这些遗留问题不解决,注销后就是定时。比如我们有个客户,商标许可协议没到期,公司就注销了,结果被许可方继续使用商标,原权利人想维权都找不到合同依据。

李哲:(总结性发言)从法律层面,我建议企业分三步走:注销前,通过清算组将商标权作为剩余财产处置,签订书面协议,办理商标转让手续;注销后,若发现商标被侵权,第一时间收集证据(包括注销文件、权属证明、侵权证据),启动权属公告,明确权利主体;维权时,优先通过调解解决(可请求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或专业调解机构),调解不成再诉讼。记住,商标权是无形资产,不会因为企业注销而贬值,只会因为无人看管而流失。

访:非常感谢三位今天的分享。从法律理论到实操案例,从企业疏漏到维权路径,让我们对企业注销后的商标权保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核心观点?

张薇:(抢答)注销不是商标权的终点站,清算和公告才是安全锁!

王磊:(慢慢地说)别让心血,因为忘了而白费。

李哲:(微笑)保护商标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生命线,哪怕企业消失,这条线也不能断。

【访谈后记】

走出会议室,银杏叶正随风飘落。三位嘉宾的话在耳边回响:企业注销不是一了百了,商标权作为无形资产,其处置需要比固定资产更谨慎的法律意识和操作规范。现实中,太多企业因不懂法怕麻烦而忽视商标保护,最终陷入维权困境。或许,正如李教授所说,保护商标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生命线——这条线,不该因企业的暂时告别而断裂。而对于每一个创业者而言,提前规划、留存证据、及时维权,才是对多年心血最好的守护。



特别注明:本文《企业注销,商标权如何公告侵权调解?》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254663.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加赵老师微信 加杨老师微信
04-img3-qrcode.png  ewm.jpg  weixin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