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喜财税公司
400-018-2628

公司注销快速通道您的不二之选!

实战 专业 落地 高效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公司注销知识库

企业注销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客户的医疗事故赔偿申诉纠纷?

已有 2236人查阅 发表时间:2025-08-08 06:44:17

说实话,做了20年财税,见过企业注销的千奇百怪,但最让人头疼的,绝对是医疗行业企业注销时的医疗事故赔偿申诉纠纷。你想想,一个诊所、医院要关门了,这时候患者突然拿着几年前的病历找上门,说当年手术有问题,现在要赔偿——老板懵了,会计懵了,连我都跟着头大。这事儿吧,它不单纯是财税问题,还扯着法律、人情,甚至可能让企业注销卡在最后一步。今天我就以一个老财税人的身份,跟你聊聊这事儿到底该怎么处理,顺便分享两个我亲身经历的案例,希望能帮你避坑。<

企业注销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客户的医疗事故赔偿申诉纠纷?

>

为啥医疗事故赔偿是企业注销的雷区?

你可能觉得,企业注销不就是先清算、再公告、最后注销吗?流程走完就完了。但医疗行业不一样,它的债务往往有滞后性——有些医疗事故可能当时没发现,几年后才爆发;有些患者当时没追究,企业要注销了才想起来索赔。这时候问题就来了:企业都准备关门了,这笔赔该不该赔?钱从哪儿来?赔完还能不能顺利注销?

根据《公司法》第185条,清算组在清算期间得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业务。但未了结业务包不包括这种潜在的、未来的赔偿请求?法律上没说死,实践中很容易扯皮。更麻烦的是,《民法典》第1168条明确说了,法人终止的,清算义务人得承担清算责任。要是清算时没处理好赔偿,患者一纸诉状把你告到法院,别说注销了,股东可能还得自掏腰包担责。我见过太多老板以为注销就万事大吉,结果因为漏赔了几万块,最后倒贴几十万的例子——你说冤不冤?

第一步:别慌!先搞清楚这债到底算不算数

遇到患者索赔,老板第一反应往往是这事儿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凭什么赔我?其实啊,你先别急着下结论,得先判断这笔债的性质。我一般会让客户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有没有医疗事故鉴定?患者手里有没有病历、缴费凭证这些能证明诊疗行为和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东西?要是啥都没有,光靠一张嘴说,那大概率是无理索赔,你不用慌,该走流程走流程,该拒绝就拒绝。但要是患者有完整的病历,甚至已经做了医疗事故鉴定,那你就得重视了——这事儿可能有戏。

第二,索赔金额合不合理?有些患者张口就要几十万,但你得看他要的是不是实际损失。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医疗事故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等,每项都有计算标准。要是狮子大开口,你可以要求他提供证据,或者建议走司法鉴定,对金额进行评估。我之前遇到一个案例,患者要10万精神损失费,结果我一查,他的伤残等级才十级,法院最后只判了2万——所以啊,金额别怕大,关键是看依据。

第三,有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民法典》第188条说了,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三年。医疗事故赔偿的时效,一般从患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比如患者2020年做手术,2023年才发现神经损伤,那2026年之前起诉都有效。但要是患者2020年就知道有问题,拖到2027年才来找你,那你可以直接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拒绝。不过这里有个坑:有些医疗损害后果是持续性的,比如后遗症会逐渐加重,这时候时效可能会从损害结果确定之日起算,所以具体还得看情况。

第二步:清算组别当甩手掌柜,主动排查才是王道

很多企业老板觉得,注销是会计和律师的事,自己不用管。但医疗事故赔偿这事儿,光靠会计查账根本不够——你得让清算组主动出击,把所有可能的雷都挖出来。

我一般建议清算组做两件事:一是查历史档案,把近五年的门诊病历、住院记录、手术记录都翻一遍,看看有没有患者投诉、医疗纠纷的记录;二是发风险告知,在当地报纸或者企业官网发个清算公告,明确告知如有医疗事故赔偿纠纷,请在X日内向清算组主张权利。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挤出那些潜在的索赔者,避免你注销后有人突然冒出来;二是万一真有纠纷,你能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通知义务,在法律上占优势。

我之前帮一个社区诊所注销时,就是这么做的。我们在报纸上发了公告,结果真有个患者打电话来说,三年前在诊所拔牙伤了牙神经,当时没在意,现在看到公告才想起来。我们赶紧让他提供病历,然后找了第三方医疗机构做鉴定,确认诊所存在轻微过错,最后协商赔了1.5万,诊所顺利注销。你要是不发公告,等诊所注销了患者再找,那麻烦就大了——企业都没了,你让患者告谁?告股东?股东可能还得担责。

案例1:小诊所注销遇旧账,沟通+鉴定化解纠纷

说个我2018年遇到的案例,张老板在郊区开了个小牙科,想回城里发展,打算把诊所注销。清算刚开始,就来了个李女士,说五年前在诊所补牙,后来牙神经坏死,现在要做根管治疗,要诊所赔2万医疗费。

张老板当时就火了:都过去五年了,凭什么找我?而且我当时给你补的牙没问题,是你自己没好好刷牙!李女士也不让步,当场拿出病历,说上面有术后注意事项,她都照做了,就是诊所的材料有问题。

我接手这事儿后,先让会计查了诊所的财务账,没发现当时有李女士的退款记录。然后我建议张老板别跟李女士吵,坐下来谈。我带着李女士去了市里的医疗事故鉴定中心,做了个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结果出来:诊所使用的补牙材料存在轻微质量瑕疵,但李女士的牙神经坏死主要还是龋齿发展过快,双方各负50%责任。

拿到鉴定报告,我跟李女士说:你看,鉴定结果出来了,你也有责任,我们最多赔你1万,而且是按现在的物价算,五年前的费用还得打折。李女士虽然不乐意,但看到鉴定报告也没话说了,最后同意签和解协议,诊所赔了8000块,顺利注销了。

这个案例给我的教训是:遇到医疗事故赔偿,千万别硬刚,该鉴定就鉴定,该沟通就沟通。很多时候患者要的不是钱,是一个说法。你把道理摆清楚,把责任分清楚,事儿反而好解决。

案例2:医院改制漏赔款,股东倒贴十几万

再说说一个反面教材,王老板2015年和朋友合伙开了个整形医院,2020年医院改制,王老板想退出,就启动了注销程序。清算的时候,他们找了家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审计报告显示医院无未了结债务,于是股东们把剩下的财产一分,就申请注销了。

结果2021年,有个患者小张把剩下的股东告了,说2019年在医院做隆鼻手术,感染了鼻子,现在鼻子畸形,要赔15万。王老板他们懵了:医院都注销了,我们哪有钱赔?

法院开庭后,小张提供了完整的病历、手术记录,还有医院的消毒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医院当时使用的手术器械消毒不合格。更关键的是,清算的时候,医院根本没把小张的投诉纳入未了结债务。

最后法院判决:股东们在未清偿的债务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他们得分摊这15万赔偿。王老板自己就赔了5万多,还搭进去律师费。你说冤不冤?

这事儿告诉我们:企业注销时,清算不是简单走流程,必须把所有可能的债务都查清楚。尤其是医疗行业,纠纷周期长、风险高,清算组最好找专业的律师和会计师介入,做全面的风险排查。别为了省那点咨询费,最后倒贴更多钱。

最后一句大实话:处理医疗事故赔偿,财税是基础,法律是武器,人情是润滑剂

做了20年财税,我见过太多企业因为怕麻烦想省钱,在注销时留下隐患。其实啊,企业注销遇上医疗事故赔偿,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怎么处理。记住这几个原则:该鉴定的鉴定,该沟通的沟通,该预留的钱预留出来——别想着少赔点不赔,最后可能赔得更多。

对了,最近总有客户问我:企业注销时财务凭证不完整,会不会影响医疗事故赔偿的处理?还有知识产权(比如专利、商标)没处理好,会不会让赔偿更复杂?其实财务凭证不完整,你根本证明不了当时的诊疗行为没问题,患者一告一个准;知识产权没处理,比如医院的名字、专利技术,注销后可能被他人冒用,引发新的纠纷。这些细节,都得在注销前搞定。

上海加喜财税公司对财务凭证不完整,企业注销对知识产权有何影响?服务见解:财务凭证是医疗事故赔偿纠纷中的证据之王,缺少病历、收费凭证、消毒记录等关键凭证,企业将无法证明诊疗行为的合规性,极易在赔偿中陷入被动。知识产权方面,若企业名下有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未在清算前完成评估、处置,可能导致资产流失,甚至影响债务清偿顺序——例如,知识产权价值未纳入清算财产,会挤占赔偿资金池。加喜财税通过专业团队梳理财务凭证,协助完成知识产权清算,确保每一笔债务都有据可依,让企业注销合规、无后顾之忧。详情可访问加喜公司注销官网:https://www.110414.com。



特别注明:本文《企业注销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客户的医疗事故赔偿申诉纠纷?》属于政策性文本,具有一定时效性,如政策过期,需了解精准详细政策,请联系我们,帮助您了解更多“公司注销知识库”政策;本文为官方(公司企业注销网 - 上海专业公司企业注销及疑难注销一站式服务)原创文章,转载请标注本文链接“https://www.110414.com/gongsizhuxiaowenda/240187.html”和出处“公司企业注销网”,否则追究相关责任!

加刘老师微信 加赵老师微信 加杨老师微信
04-img3-qrcode.png  ewm.jpg  weixin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