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讲个财税圈的冷笑话: <

公司解散决议公告是否需要公告抖音文章?

>

某公司会计老张,熬了三个通宵把年度报表做平,松口气时老板拍着他肩膀说:小张啊,你这报表做得比《甄嬛传》还跌宕起伏,就是……能不能下次让利润表别‘宫斗’了,直接‘一枝独秀’?

老张当时就哭了:老板,您要是早说‘想让利润表好看点’,我还能给您‘微调’一下,您非说‘要真实反映经营状况’,现在好了,‘真实’得跟公司账户余额一样‘坦诚’——就剩三位数了。

笑话讲完,言归正传。今天咱们要聊个严肃的话题:公司解散决议公告,到底要不要发抖音?

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枯燥,但请相信我,这事儿比你看《公司法》原文有趣多了——至少我不会用兹因特此公告这种让你昏昏欲睡的词,反而会告诉你,要是把公告发错地方,可能会让公司喜提一场法律连续剧。

一、先搞懂:公司解散,为啥非要公告?

如果财税工作是一部电影,那它绝对是《碟中谍》系列——会计是伊森·亨特,穿着资产负债表的紧身衣,在各种税务风险法律陷阱里穿梭;老板是任务发布官,总给你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这个月利润要翻倍,但成本一分钱不能加;而公司解散公告,就是电影里那个必须公开引爆的,你不按流程引爆,自己先被炸得粉身碎骨。

根据《公司法》第180条和《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45条,公司解散时,必须通知全体股东,并于六十日内在报纸上或者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告。注意关键词:必须报纸或系统公告——这不是可选项,是必答题。

为啥这么严格?因为公司解散不是关上门走人那么简单。它像个甩手掌柜,但甩出去的烂摊子得有人接:债权人要申报债权,员工要拿补偿款,税务要清缴税款……要是偷偷摸摸解散,债权人不知道,钱要不回来;员工不知道,社保断缴;税务不知道,罚款等着你。这时候公告,就是给所有人发通知牌:各位注意,我们要散摊子了,有事儿赶紧找,过期不候!

知道这听起来像废话文学,但很多老板就栽在这儿——总觉得公司是我开的,我想怎么关就怎么关,结果呢?公告没发,债权人把公司告了,老板个人被连带责任,房子车子差点被抵债;或者抖音上官宣解散了,但报纸和系统没公告,工商局直接把公司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想再开新公司?门儿都没有!

二、灵魂拷问:发抖音,能算公告吗?

答案很明确:不能!

别急着反驳,我知道你觉得抖音人多啊,朋友圈广啊,发个视频比报纸传播快多了。但问题是,法律认的是法定公告渠道,不是流量最高的渠道。这就好比你想结婚,去民政局领证是法定流程,你在婚礼上直播说我结婚了,能算领证吗?不能啊亲戚朋友们!顶多算预告,法律不认的。

举个真实案例(为了保护隐私,公司名就叫快乐有限公司吧,虽然他们解散时一点都不快乐):

快乐有限公司老板小李,觉得报纸公告太老土,年轻人不看抖音,于是花500块请了个网红,拍了个公司解散告别视频,配文:感谢大家陪伴,快乐公司要和大家说再见啦~以后江湖再见!视频火了,点赞10万+。

结果呢?有个债权人老王,平时不刷抖音,只在报纸上看财经版,根本不知道快乐公司解散了。等老王拿着欠条去找公司,发现人去楼空,一查才知道抖音官宣,但报纸和系统没公告。老王直接把快乐公司老板小李告上法庭,法院判决:抖音不属于法定公告渠道,债权人未收到有效通知,公司解散程序违法,老板个人承担还款责任。

小李当时就懵了:我视频都10万赞了,怎么还不算通知?法官冷静回复:点赞不能当传票用,流量不能抵债务。

这就是典型的抖音依赖症——总觉得只要我知道了,全世界都知道,殊不知法律只认官方认证的扩音器,不认网红的麦克风。

三、财税人的血泪槽点:老板的公告奇思妙想

做财税这么多年,我发现老板们对公告的理解,比薛定谔的猫还神秘。他们总觉得公告嘛,发哪儿不一样?,于是各种骚操作层出不穷,堪称财税避坑指南反面教材:

槽点1:朋友圈公告=正式公告?

某公司老板王总,解散公司时觉得朋友圈都是熟人,发个九宫格照片就行,于是配文:亲爱的朋友们,由于经营困难,本公司将于X月X日停止运营,感谢大家支持!

结果有个员工小张,平时屏蔽了老板,没看到朋友圈。等小张去讨要经济补偿金,老板说我不是公告过了吗?小张一查,果然有朋友圈,但屏蔽了部分人。劳动仲裁判决:朋友圈公告不具公开性,无法确保所有利害关系人知悉,公司需补发公告并支付补偿金。

王总当时就吐槽:我朋友圈500好友呢,还不如贴公司门口一张A4纸管用?

槽点2:短视频平台‘官宣’=报纸公告?

还有老板更潮,直接在抖音、快手、小红书同步发解散Vlog,配伤感BGM,字幕:再见,我的创业梦~

财税老会计看到直接血压飙升:大哥!法律要的是‘书面公告’‘系统公告’,不是‘视觉盛宴’!你拍得再感人,债权人没看到,照样告你!

槽点3:口头通知=公告?

最离谱的是个餐饮老板,觉得公告太麻烦,直接给每个熟客打个电话说‘我们要关门了’就行。结果有个供应商没接到电话,货款没结,把老板告了。老板还委屈:我电话都打了,怎么还不算通知?法官:公告是‘向不特定多数人公开’,不是‘给你通讯录里的人挨个打电话’!

这些操作,用我们财税圈的行话来说,叫公告自由发挥综合征——老板们总觉得法条是死的,人是活的,结果活成了违法典型。

四、内幕消息:抖音公告,其实能偷偷用?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问:那抖音就一点用没有?发不得?

也不是!虽然抖音不能替代法定公告,但可以作为辅助宣传工具,帮你减少后续麻烦。这叫主菜不能少,甜品可以有。

比如,你已经在报纸和系统发了正式公告,同时在抖音发个温馨提示:各位亲,XX公司已于X月X日在XX报纸/系统发布解散公告,详情可点击链接查看~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这样做的好处是:

1. 提高知晓率:有些年轻人不看报纸,但刷抖音,能让他们知道哦,这家公司解散了;

2. 减少纠纷:提前广而告之,避免有人事后说我不知道你们解散了;

3. 维护形象:虽然公司要解散了,但姿态做足,显得有担当,说不定还能收获一波体面解散的好评。

但这有个前提:必须以法定公告为主,抖音为辅,而且抖音内容要明确标注正式公告请以报纸/系统为准,不能让人误以为抖音公告就是唯一公告。

这就好比结婚证是主菜,婚礼是甜品——没有结婚证,婚礼办得再热闹也是非法同居;但只有结婚证,没有婚礼,又显得太寒酸。两者结合,才是完美流程。

五、秘诀大公开:公司解散公告,正确姿势是啥?

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操作才能既合法又高效?别慌,财税老炮儿给你掏出压箱底秘诀,保证让你少走五年弯路:

第一步:内部决议,先自己人知道

根据《公司法》,解散公司得先开股东会,形成解散决议,并且要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这就像家庭会议,得 majority(多数人)同意才能散伙。

注意:决议要书面保存,这是法律证据,别到时候股东反悔说我没同意,你伪造的!,你有书面决议也不怕。

第二步:通知股东,别漏掉任何一个

股东会通过决议后,要书面通知全体股东。如果股东是自然人,最好用邮政EMS寄送,并保留好寄回执;如果股东是公司,要寄到工商注册地址,并拍照留存。

这步为啥重要?因为股东是自己人,他们有知情权,万一你没通知,股东告你程序违法,麻烦就大了。

第三步:法定公告,必须双管齐下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记住两选一:

- 选1:报纸公告。选省级以上报纸(比如《XX省日报》《XX商报》),刊登解散公告,连续登至少3次(不同日期)。注意:别选那种都市小报,法律不认的,一定要选有刊号的正规报纸。

- 选2:系统公告。现在更推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直接在线提交公告,流程简单,还省钱(很多地方免费),而且公告后全国都能查到,比报纸传播广。

秘诀:如果预算充足,两个都做!报纸+系统,双保险,确保万无一失。

第四步:抖音辅助,别抢戏

法定公告发完后,可以在抖音发个补充说明,但记住三原则:

1. 明确标注:开头就说本司已于X月X日在XX报纸/系统发布正式解散公告,本视频仅为温馨提示,详情请以官方公告为准;

2. 内容简洁:别整那些煽情剧情伤感BGM,就说公司解散公告已发,感谢大家支持,后续清算事宜请通过XX渠道联系;

3. 别屏蔽人:设置公开可见,别搞分组可见,否则又有人不知道,前功尽弃。

第五步:清算备案,别忘了收尾

公告期满后,要成立清算组,在60日内向工商局申请清算备案,然后办理注销登记。这就像打扫战场,把剩下的债务、税款、员工补偿金都处理干净,才能彻底消失。

六、最后一句大实话:别把公告当儿戏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公司解散公告,是法律红线,不是营销工具。你可以发抖音告别,但千万别指望用抖音替代法定公告。

财税工作就像走钢丝,左边是法律风险,右边是老板奇葩要求,我们得在中间找平衡。但有些底线,绝对不能碰——比如公告渠道,法律怎么规定的,就怎么做,别想着钻空子,最后空子没钻成,把自己钻进去了。

所以啊,各位老板和会计同仁,下次遇到公司解散公告的事儿,记住报纸/系统是主菜,抖音是甜品,主菜不能少,甜品可以有,但别本末倒置。毕竟,公司解散是结束,也是开始——结束了这家公司的故事,开始了你下一段旅程。要是因为公告发错地方,让这段旅程以官司开头,那可就太不划算了。

送大家一句财税圈名言:合规不是束缚,是保护;公告不是麻烦,是体面。 希望大家解散公司时,都能体面退场,而不是狼狈收场。

(完)

需要专业公司注销服务?

我们拥有十年公司注销经验,已为上千家企业提供专业注销服务,无论是简易注销还是疑难注销,我们都能高效解决。

立即咨询